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东日专利>正文

自行车广告座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11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自行车鞍座保护装置,由于设有罩盒并安装于鞍座底部其由罩顶与罩帘和档案及罩盖组成的半封闭体系对鞍座具有防雨雪霜露、风沙泥尘、烈日曝晒功能故可彻底杜绝在自行车上使用塑料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又可美化周边市容。当非工作状态时将罩项和罩帘折回装入罩盒内而既不影响正常骑行、其外形感观又整齐,并适合在各类车型上安装使用。而在罩盒、罩顶、罩帘和档帘及罩盖等部位制作广告内容后成为新的大众型户外流动广告载体。(*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鞍座的保护装置。目前我国拥有近6亿辆自行车。在日常生活当中,每当遇到雨雪天气或大风季节时,人们往往对自行车鞍座的保护措施普遍采取用塑料袋套其部位的方式。通常情况下,人们将这些曾使用过的塑料袋当做废弃物随手扔掉继而形成了满街飞舞的塑料垃圾。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年平均降水日是109.6天。如果有70%的自行车在降雨雪天使用一次一个塑料袋,那么在全国范围内仅在雨雪季节里所产生的废弃塑料袋每年就有460.32亿个/次。这些大量的废弃塑料垃圾在我们的周围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而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我们人类自身和自然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为此本人曾研制开发了可替代塑料袋来保护鞍座的《自行车座保护套(ZL96218372.5)》和《一种带广告的自行车座套(ZL97200569.2)》两项专利技术。然而,其产品虽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但还存在着由于其支架是被连接固定在鞍座下方的三角架上,当高个子车主将鞍座拔高时其支架是固定的长度而无法随其延伸和当骑行时其支架是搭放在鞍座后下方的货架上,而有些自行车是无货架装置故致适合安装的车型受局限以及因各部件均暴露在外,尤其是篷帘部位在搭放货架时其布面无规则地堆放在外而造成外形感观不够整齐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替代塑料袋保护鞍座,又能保持外形感观整齐,并适合于各种车型安装,同时还能起到广告媒介作用的自行车鞍座保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方案是在鞍座的上方设置一种由用拉杆穿入并连接于被横杆安装成一体的两个罩盒部位的罩顶和罩帘与档帘及罩盖共同组成的半封闭体系装置,并以定位杆将其安置于鞍座的后部再用连杆被固定在鞍座的底部。其中,在罩盒、罩顶、罩帘和档帘及罩盖的表面印刷或制作广告内容后使其成为传播载体。在上述方案中,罩顶是作用于鞍座上方的半椭圆状遮隐体。罩帘是缝接于罩顶边缘下方作用于鞍座底部与上方周围的遮隐体,其横向两边末端的罩帘粘扣是用做与档帘粘扣粘接。拉杆是用于贯穿罩顶边缘后连接罩盒的零件,起着支撑罩顶与罩帘的作用。档帘是遮隐鞍座后部的部件,其横向两端处的档帘粘扣与罩帘粘扣粘接,并与罩盒连接后遮档鞍座的后部。罩盖是安装在罩盒其侧上方的部件,其作用是遮档因档帘顶端与罩顶的交接而形成的缝隙处和将罩顶与罩帘装入罩盒内后遮盖其顶端。罩盒是罩顶与罩帘、档帘及罩盖部件的载体,其相对应的两个罩盒通过其底孔与横杆连接成一体并置于鞍座的后部。其后槽用于连接拉杆,是拉杆的上下滑动口。其前槽是档帘的安装口,将档帘的横面两端分别穿过此口再用立杆插入其端使档帘的两边展开绷紧。其侧孔用于连接罩盖。定位杆是在罩盒与连杆之间起着调节其位置作用的零件。连杆是连接定位杆及罩盒并使其固定在鞍座底部的零件,通过以连杆将罩盒调整到鞍座后部的定位杆连接再与鞍座底部的固定实现其整个装置附载于车身的目的。其中,在制做罩盒、罩顶、罩帘和档帘及罩盖部件时,其表面分别制作广告文字或图案使被安装组合装置后的上述各部件成为带有广告内容的载体。由于本方案采用了由罩顶与罩帘和档帘及罩盖组成的半封闭体系装置对鞍座的保护技术,故能有效地防雨雪霜露以及风沙泥尘而完全可以取代过去通常用套塑料袋对鞍座所能起到的保护作用,从而为彻底杜绝在自行车鞍座上使用塑料袋所产生的“白色污染”将成为现实提供了可能的保障条件。同时,上述体系还可以有效地抵御烈日强光的曝晒而具有防晒功能。而且设置了罩盒及采取了将罩顶与罩帘折回装入罩盒内的方法,其布面的堆叠部分全部被装进罩盒内,从而外形表面利落、感观整齐。并将罩盒安置于鞍座的后部再者将其固定在鞍座的底部,其整个装置是与鞍座高度的升降形成同步。因此,既不影响正常骑行,又适合于各种类型的自行车上安装使用。另外,其表面分别带有广告内容的罩盒、罩顶、罩帘和档帘以及罩盖等部件,随着自行车体的移动尤其在拥有自行车王国号称的我国将成为新的大众型户外流动广告媒体。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图;图2是图1实施例中罩盒部件的结构图;图3是图1实施例中档帘部件的结构图。在图1所示组合图中,罩顶(2)是其面积大于鞍座的半椭圆形体,用于阻止鞍座上方的掉落物,其边缘留有供穿拉杆(5)的空隙。罩帘(3)是其顶端与罩顶边缘缝接、其底端略长于鞍座底面的悬帘体,用于防止鞍座周围从侧面袭来的落入物,其横向两个边端略长于罩顶(2)的边缘其两边末端各有罩帘粘扣(16),用做与档帘粘扣(15)粘接以阻止从档帘(4)与罩帘(3)的接触口袭入物并防止此口被风刮掀开。拉杆(5)是用于支撑罩顶(2)和罩帘(3)并相对于罩顶(2)边缘形状的半椭圆状零件,将其两端从罩顶(2)的边缘穿过后连接在罩盒(1)的后槽(13)。档帘(4)是阻止鞍座后部侵袭物的帘状遮档物,其横向的两端分别留有供插立杆(14)的缝隙并还有供与罩帘粘扣(16)粘接的档帘粘扣(15),如图3所示。将其两端先穿过罩盒(1)的前槽(12)后再插入立杆(14)以阻止其所穿过前槽(12)的端面被抽回。罩盖(6)是遮档罩顶(2)与档帘(4)的交接处和遮盖罩顶(2)与罩帘(3)被装入后的罩盒(1)其顶端的部件,将其安装在罩盒(1)的侧孔(11)形成以侧孔(11)为活动轴的可摆动装置。罩盒(1)是罩顶(2)与罩帘(3)、档帘(4)及罩盖(6)的载体,本实施例中有两个相对应的罩盒(1),如图2所示。其侧孔(11)供连接罩盖(6)。其前槽(12)供穿入档帘(4)。其后槽(13)供连接拉杆(5),因此槽是窄横面上下结构的长条形状其安装后的拉杆(5)在被动的推拉作用下可以上下滑动。其底孔(10)是横杆(8)和定位杆(9)的连接处。横杆(8)是连接两个罩盒(1)的零件,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罩盒(1)各自的底孔(10)连接后使两个罩盒(1)成为一体装置。定位杆(9)是连接罩盒(1)与连杆(7)的零件,其一端与罩盒(1)的底孔(10)连接,另一端则与连杆(7)连接后使两个罩盒(1)的位置处于鞍座的后部,并同时调节罩盒(1)的安置高度。连杆(7)是将罩盒(1)固定于车体的零件,其一端与定位杆(9)连接,另一端则与鞍座底部的螺杆连接后固定。被安装后的上述装置当处在工作状态时,罩顶(2)与罩帘(3)和档帘(4)及罩盖(6)在鞍座的上方中央形成半封闭体系,并分别对鞍座的上方与周围和后部及档帘(4)与罩顶(2)的接触部位起到防护各种物体浸袭的作用。而非工作状态时,将罩顶(2)与罩帘(3)折回装入罩盒(1)内并用罩盖(6)遮盖罩盒(1)的顶端。此时,因在拉杆(5)的撑展作用下其面平整的罩顶(2)在两个罩盒(1)之间成立式后壁,而罩帘(3)的堆叠部分其正面被档帘(4)遮隐,其底面则被横杆(8)托住而不会暴露于外。所以,其整个装置的表面利落、外观整齐。另外,在图1所示组合图中,罩盒(1)的前、后壁及侧壁、罩顶(2)的顶面与罩帘(3)的外表面和档帘(4)的前后两面以及罩盖(6)的表面均可制作广告内容。当本装置处在工作状态时,其罩顶(2)与罩帘(3)和档帘(4)及罩盖(6)部分的广告内容因均被暴露在外而可供人们观阅。而非工作状态时,则罩顶(2)、档帘(4)、罩盖(6)和罩盒(1)部分的广告内容就会暴露于外供人们观阅。故被安装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广告座罩,它由罩盒(1)与罩盖(6)和罩顶(2)与罩帘(3)及档帘(4)组成,其特征在于:罩顶(2)和罩帘(3)用拉杆(5)连接在罩盖(6)下方的罩盒(1)内与横杆(8)安装成一体,并用定位杆(9)和连杆(7)被固定于鞍座的底部。其中,罩盒(1)、罩顶(2)与罩帘(3)、档帘(4)及罩盖(6)的表面制作广告文字或图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东日
申请(专利权)人:姜东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