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406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净水装置,包括进水口、过滤支路、回流支路、水体净化装置和取水装置;过滤支路包括前置滤芯、增压装置和RO膜滤芯;前置滤芯设有原水进水口和初滤出水口;RO膜滤芯具有初滤进水端、纯水出水端和废水端;原水进水口与进水口连通;初滤出水口与初滤进水端连通,纯水出水端与取水装置连通;水体净化装置设有污水处理口,水体净化装置对污水进行净化;回流支路包括相互连通的存水箱和混合离子交换器;存水箱与水体净化装置连通。所述家用净水装置通过回流支路中的混合离子交换器对废水进行脱盐处理,并将废水重新过滤并利用,提高废水利用率,并通过水体净化装置则对厨房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净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
,尤其涉及一种家用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类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这部分水储量很少,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相当于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一,因此,人类利用的淡水非常紧缺。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不少污染水源的事例,导致水资源缺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0003]目前家庭中常采用反渗透膜来对自来水进行净化,以制取可以直接饮用的纯水。在净化时产生较多的浓水浪费掉,对水的利用率并不高。而且,目前家庭中洗菜、洗手和冲洗等产生的污水无法进行再利用,导致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家用净水装置,以解决现有净水装置无法有效利用净化产生的废水的问题,并解决现有家庭中洗菜、洗手和冲洗等产生的污水无法有效利用的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家用净水装置,包括进水口、过滤支路、回流支路、水体净化装置和取水装置;
[0007]所述过滤支路包括前置滤芯、增压装置和RO膜滤芯;所述前置滤芯设有原水进水口和初滤出水口;所述RO膜滤芯具有初滤进水端、纯水出水端和废水端;
[0008]所述原水进水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初滤出水口与所述初滤进水端连通,所述增压装置设置于所述初滤出水口与所述初滤进水端之间;所述纯水出水端与所述取水装置连通;
[0009]所述回流支路的入口端与所述废水端连通,所述回流支路的出口端连通于原水进水口与进水口之间;
[0010]所述水体净化装置设有污水处理口,所述水体净化装置对污水进行净化;
[0011]所述回流支路包括相互连通的存水箱和混合离子交换器;所述存水箱与所述水体净化装置连通;所述存水箱用于存储所述RO膜滤芯产生的废水和所述水体净化装置净化的净化水;
[0012]所述混合离子交换器对所述存水箱储存的水进行脱盐处理。
[0013]所述家用净水装置中,所述水体净化装置包括截留层和填料层;所述截留层和填料层可拆卸连接;
[0014]所述截留层包括顶框板和分流板;所述顶框板呈中空矩形结构;所述分流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顶框板的内壁,并将所述顶框板分成两个污水入口;所述污水处理口设置于所述分流板的上方;所述分流板间距设置有截留挡条;
[0015]所述填料层安装于所述截留层的底部,所述填料层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内设粗砾
石过滤层、细砂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所述底框的底部设有净化水出口,所述净化水出口与所述存水箱连接。
[0016]所述家用净水装置中,所述分流板设置于所述顶框板的中部,所述分流板包括左倾斜面和右倾斜面;
[0017]所述左倾斜面向左侧倾斜,所述右倾斜面向右侧倾斜。
[0018]所述家用净水装置中,所述截留层还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截留板和右截留板;
[0019]所述左截留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左倾斜面的斜下方,且所述左截留板朝右逐渐向下倾斜;
[0020]所述右截留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右倾斜面的斜下方,且所述右截留板朝左逐渐向下倾斜;
[0021]所述左截留板和右截留板均间距设置有倒刺挡条。
[0022]所述家用净水装置中,所述粗砾石过滤层、细砂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分别通过滤网分隔;
[0023]所述粗砾石过滤层内部填充有直径为1~3cm的石英石,所述细砂过滤层的内部填充有直径为0.1~0.5cm的细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内部填充有粒径为0.5~1cm的活性炭颗粒物。
[0024]所述家用净水装置中,所述存水箱内设有臭氧消毒装置,所述臭氧消毒装置对所述存水箱储存的水进行消毒。
[0025]所述家用净水装置中,所述回流支路还包括储水桶和碳棒滤芯;
[0026]所述碳棒滤芯的进水端与所述混合离子交换器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碳棒滤芯的出水端与所述储水桶的进水端连接;
[0027]所述储水桶的出水端设有计量泵,所述储水桶用于存储碳棒滤芯排出的处理水。
[0028]所述家用净水装置中,还包括取水逆止阀,所述取水逆止阀设置于所述纯水出水端与取水装置之间。
[0029]所述家用净水装置中,还包括进水阀和高压开关;
[0030]所述进水阀设置于所述初滤出水口与所述增压装置之间;
[0031]所述高压开关位于所述取水逆止阀和所述取水装置之间;所述高压开关分别与所述增压装置及进水阀电连接。
[0032]本专利技术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可以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3]所述家用净水装置设置了回流支路和水体净化装置,通过回流支路中的混合离子交换器对废水进行脱盐处理,并将废水重新过滤并利用,提高了废水的利用率。通过混合离子交换器的处理,降低废水中钙离子、镁离子等金属离子的含量,从而避免废水回流导致RO膜滤芯结垢的现象,提高RO膜滤芯的使用寿命;
[0034]并且,通过水体净化装置对厨房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能够重新利用冲洗蔬菜、水果或白米冲洗产生的水,使其能够进行二次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节能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0035]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
[0036]图1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水体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水体净化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39]附图中:进水口a、取水装置b、污水处理口c、净化水出口d;
[0040]水体净化装置1;前置滤芯2、增压装置3、RO膜滤芯4、存水箱5、混合离子交换器6、取水逆止阀7、进水阀8、高压开关9、储水桶101、碳棒滤芯102、计量泵103;
[0041]截留层11、填料层12;原水进水口21、初滤出水口22;初滤进水端41、纯水出水端42、废水端43;臭氧消毒装置51;
[0042]顶框板111、分流板112、截留挡条1121、左截留板113、右截留板114、倒刺挡条1131;底框121、粗砾石过滤层122、细砂过滤层123、活性炭过滤层124。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过滤支路、回流支路、水体净化装置和取水装置;所述过滤支路包括前置滤芯、增压装置和RO膜滤芯;所述前置滤芯设有原水进水口和初滤出水口;所述RO膜滤芯具有初滤进水端、纯水出水端和废水端;所述原水进水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初滤出水口与所述初滤进水端连通,所述增压装置设置于所述初滤出水口与所述初滤进水端之间;所述纯水出水端与所述取水装置连通;所述回流支路的入口端与所述废水端连通,所述回流支路的出口端连通于原水进水口与进水口之间;所述水体净化装置设有污水处理口,所述水体净化装置对污水进行净化;所述回流支路包括相互连通的存水箱和混合离子交换器;所述存水箱与所述水体净化装置连通;所述存水箱用于存储所述RO膜滤芯产生的废水和所述水体净化装置净化的净化水;所述混合离子交换器对所述存水箱储存的水进行脱盐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净化装置包括截留层和填料层;所述截留层和填料层可拆卸连接;所述截留层包括顶框板和分流板;所述顶框板呈中空矩形结构;所述分流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顶框板的内壁,并将所述顶框板分成两个污水入口;所述污水处理口设置于所述分流板的上方;所述分流板间距设置有截留挡条;所述填料层安装于所述截留层的底部,所述填料层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内设粗砾石过滤层、细砂过滤层和活性炭过滤层;所述底框的底部设有净化水出口,所述净化水出口与所述存水箱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用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设置于所述顶框板的中部,所述分流板包括左倾斜面和右倾斜面;所述左倾斜面向左侧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兴亿韩小娟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盈沣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