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人进样的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自动摄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400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检验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机器人进样的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自动摄谱方法,首先启动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气控制系统控制进样系统进行进样,再通过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电极系统和光栅摄谱仪进行摄谱,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夹放第二电极;S2、夹放第一电极;S3、摄谱;S4、回收第一电极;S5、回收第二电极;S6、循环摄谱;实现了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光栅摄谱仪的自动连续进样,流程自动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消除固有的电磁辐射、高温、强光和有毒气体对操作员的危害,提高了分析测试质量。提高了分析测试质量。提高了分析测试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机器人进样的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自动摄谱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验检测
,尤其涉及基于机器人进样的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自动摄谱方法,用于对待分析测试样品中各金属元素组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技术介绍

[0002]在检验检测领域中,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类分析测试方法。在国土系统,常用摄谱法,该方法原理为:把待分析测试样品用交流或直流电弧进行蒸发和激发,使样品中的金属元素或化合物在高温度下解离为原子或离子,进而辐射出各种不同特征波长的复合光;经分光系统分光后,可得到分析测试样品中各元素的特征光谱;根据特征光谱的波长可进行定性分析,根据特征光谱的强度,可进行定量分析。
[0003]摄谱法使用的仪器一般为光栅摄谱仪,待分析测试样品以固体粉末状装入石墨电极上端孔穴中,样品石墨电极按顺序插于样品盘中的小孔中备用,一般插放50

100件待分析测试样品,称为下电极,上电极一般为石墨,两端或一端为尖状,不装填待分析测试样品。
[0004]目前,在现有技术中使用操作光栅摄谱仪的一般流程如下:1、准备:仪器开机预热,完成准备工作;把待分析测试样品盘放于仪器工作台上,操作人员坐于光栅摄谱仪电极架对面。
[0005]2、摄谱:(1)下电极进样准备:操作人员右手持镊子从样品盘夹取第一根样品下电极,同时左手拇指和食指捏压下电极夹两臂,使电极夹两臂间的弹簧被压缩,下电极夹持部被打开;操作人员右手用镊子夹持把样品下电极送入下电极夹持部,保持样品端垂直向上,调整下电极在下电极夹持部中的上下位置,左手松开下电极夹两臂,下电极借助弹簧弹力被垂直夹持在下电极夹持部中。(2)上电极进样准备:操作人员右手持镊子夹取一根上电极,同时左手拇指和食指捏压上电极夹两臂,电极夹两臂间的弹簧被压缩,上电极夹持部被打开,操作人员右手用镊子把上电极夹持送入上电极夹持部,保持上电极尖端向下,并调整上电极在上电极夹持部中的上下和左右位置,使与下电极样品端垂直相对并保持1

2mm的工作间隙,左手松开上电极夹两臂,上电极借助弹簧弹力被垂直夹持在上电极夹持部中。(3)上下电极工作间隙微调:操作人员用左手旋转电极架上的旋套 ,直至上下两根石墨电极间隙符合摄谱技术要求。(4)摄谱:启动摄谱仪摄谱按钮,电弧光源产生高压提供给上下电极,击穿两根电极之间的工作间隙,进行样品蒸发和激发,摄谱过程中,操作人员随时手动调节上下电极工作间隙,保证弧光不熄灭,直至摄谱工序结束。(5)操作人员分别用左手松开上下电极夹臂,用右手持镊子分别夹持取下上下两根电极放入废料器皿,第一个样品进样摄谱结束。(6)重复以上流程(2)~(5)摄谱工序,完成批量样品摄谱工作。
[0006]目前现有技术中人工手动操作光栅摄谱仪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1、整个摄谱过程须人工值守,操作人员须保持双臂架持状态,易疲劳,劳动强度大,难以连续生产,生产效率低;2、整个摄谱过程完全依赖人工操作,人工成本高,经济效益低;3、在高压电弧蒸发和激发过程中,产生电磁辐射,靠近激发源的操作人员有受到
电磁辐射的潜在危害;4、样品在高压电弧蒸发和激发下,会产生高温、强光和有毒气体,对操作人员健康有潜在危害;5、摄谱过程中,调节上下电极工作间隙须人工手动,因不同操作人员的手法动作及目视误差判断不一,致使在摄谱过程中不同样品间上下两根电极工作间隙不能保持一致,影响分析测试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影响分析测试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基于机器人进样的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自动摄谱方法,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避免人工检测危险,避免人工检测影响测试精度和准确度。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机器人进样的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自动摄谱方法,首先启动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气控制系统控制进样系统进行进样,再通过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电极系统和光栅摄谱仪进行摄谱,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夹放第二电极105:控制机器人手爪103移动至第二电极盛样盘107夹持第二电极105,将第二电极105移送至第二金属电极夹头213上方,并插入第二夹头电极孔215内部,到达设定位置后启动第二电动推杆207,通过第二弹簧209推动第二高压绝缘滑块211对第二电极105进行夹紧;S2、夹放第一电极104:控制机器人手爪103移动至第一电极盛样盘106夹持第一电极104,将第一电极104移送至第一金属电极夹头212上方,并插入第一夹头电极孔214内部,到达设定位置后启动第一电动推杆206,通过第一弹簧208推动第一高压绝缘滑块210对第一电极104进行夹紧;S3、摄谱:启动电弧光源404输出高压至第一电极104和第二电极105上,击穿两电极之间间隙,进行摄谱,同时通过第一位移传感器218对第一电极104尖端实时检测,通过第二位移传感器219对第二电极105样品端实时检测,并将位移信号传输至电气控制箱302,通过电气控制箱302分别反馈信号至第一升降台202和第二升降台203,进行高度调节;S4、回收第一电极104:摄谱结束,控制机器人手爪103至第一金属电极夹头212夹持第一电极104,启动第一电动推杆206,通过第一弹簧208拉动第一高压绝缘滑块210对第一电极104进行释放,机器人手爪103夹持第一电极104至废电极收集器皿108,回收第一电极104;S5、回收第二电极105:回收第一电极104结束,控制机器人手爪103至第二金属电极夹头213夹持第二电极105,启动第二电动推杆207,通过第二弹簧209拉动第二高压绝缘滑块211对第二电极105进行释放,机器人手爪103夹持第二电极105至废电极收集器皿108,回收第二电极105;S6、循环摄谱:回收第二电极105结束,重复步骤S1至S5,进行下一次摄谱。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样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101、机器人手臂102、机器人手爪103、第一电极104和第二电极105;所述电极系统包括可相对移动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所述第一电极部设有
可容纳第一电极104的第一金属电极夹头212以及对第一电极104进行夹紧的第一夹紧机构;所述第二电极部设有可容纳第二电极105的第二金属电极夹头213以及对第二电极105进行夹紧的第二夹紧机构。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包括第一高压绝缘杆204以及设置在第一高压绝缘杆204内部的第一电动推杆206、第一弹簧208和第一高压绝缘滑块210。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包括第二高压绝缘杆205以及设置在第二高压绝缘杆205内部的第二电动推杆207、第二弹簧209和第二高压绝缘滑块211。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高压绝缘杆204一端与第一电动升降台202连接,所述第一高压绝缘杆204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夹头212连接,所述第一高压绝缘杆204内部与所述第一金属电极夹头212的第一夹头滑块孔220相通。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机器人进样的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自动摄谱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启动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气控制系统控制进样系统进行进样,再通过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电极系统和光栅摄谱仪进行摄谱,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夹放第二电极(105):控制机器人手爪(103)移动至第二电极盛样盘(107)夹持第二电极(105),将第二电极(105)移送至第二金属电极夹头(213)上方,并插入第二夹头电极孔(215)内部,到达设定位置后启动第二电动推杆(207),通过第二弹簧(209)推动第二高压绝缘滑块(211)对第二电极(105)进行夹紧;S2、夹放第一电极(104):控制机器人手爪(103)移动至第一电极盛样盘(106)夹持第一电极(104),将第一电极(104)移送至第一金属电极夹头(212)上方,并插入第一夹头电极孔(214)内部,到达设定位置后启动第一电动推杆(206),通过第一弹簧(208)推动第一高压绝缘滑块(210)对第一电极(104)进行夹紧;S3、摄谱:启动电弧光源(404)输出高压至第一电极(104)和第二电极(105)上,击穿两电极之间间隙,进行摄谱,同时通过第一位移传感器(218)对第一电极(104)尖端实时检测,通过第二位移传感器(219)对第二电极(105)样品端实时检测,并将位移信号传输至电气控制箱(302),通过电气控制箱(302)分别反馈信号至第一升降台(202)和第二升降台(203),进行高度调节;S4、回收第一电极(104):摄谱结束,控制机器人手爪(103)至第一金属电极夹头(212)夹持第一电极(104),启动第一电动推杆(206),通过第一弹簧(208)拉动第一高压绝缘滑块(210)对第一电极(104)进行释放,机器人手爪(103)夹持第一电极(104)至废电极收集器皿(108),回收第一电极(104);S5、回收第二电极(105):回收第一电极(104)结束,控制机器人手爪(103)至第二金属电极夹头(213)夹持第二电极(105),启动第二电动推杆(207),通过第二弹簧(209)拉动第二高压绝缘滑块(211)对第二电极(105)进行释放,机器人手爪(103)夹持第二电极(105)至废电极收集器皿(108),回收第二电极(105);S6、循环摄谱:回收第二电极(105)结束,重复步骤S1至S5,进行下一次摄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人进样的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自动摄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101)、机器人手臂(102)、机器人手爪(103)、第一电极(104)和第二电极(105);所述电极系统包括可相对移动的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所述第一电极部设有可容纳第一电极(104)的第一金属电极夹头(212)以及对第一电极(104)进行夹紧的第一夹紧机构;所述第二电极部设有可容纳第二电极(105)的第二金属电极夹头(213)以及对第二电极(1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花陈璐邵长伟孙鹏飞张同生宋慧靖蒿艳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