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纤维纸防伪标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3918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荧光纤维纸防伪标识,属于防伪标识领域。包括依次多层叠置复合的表面信息层、基材层、不干胶层和硅油纸层,在表面信息层与基材层之间或基材层与不干胶层之间,还可设置有隐含信息层,其特征是所述的标识基材层为设置有有色纤维和/或荧光纤维的荧光纤维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基材主体材料的特点,赋予防伪标识基材主体材料以新的防伪形式,在防伪标识的基材主体材料中增加了携带防伪信息的能力,使防伪标识具有更多的防伪功能和识别特征,能更好的满足不同用户或不同防伪等级的需要,为用户拓展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也增加了防伪技术组合和应用的方式。可广泛用作各种商品及其包装的防伪标识或保真标志领域。(*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标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商品防伪/保真的防伪标识。
技术介绍
目前,各生产厂家为了防止自己的产品被假冒,纷纷使用各种商品防伪手段,如采用镭射防伪标识、彩色防伪油墨印刷的防伪标贴、具有光变、温变等物理特性的防伪标识或带有查询电话、网址的防伪标贴等,以增加商品的防伪和保真性能。授权公告号为CN 2548180Y的中国专利“一次性激光全息刮开式防伪标识”、授权公告号为CN 2558032Y的中国专利“一次性揭启隐密型防伪标”、授权公告号为CN 2580540Y的中国专利“一次性揭启覆膜分条防伪标识”、授权公告号为CN 2583747Y的中国专利“一次性彩色覆盖膜刮开式防伪标识”、授权公告号为CN 2602450Y的中国专利“激光刮开式物流防伪标识”以及授权公告号CN 2580541Y的中国专利“一次性镭射覆盖膜刮开式防伪标识”中公开了各种采用刮开式、揭启式、信息隐密式以及具有物流管理功能的防伪标识。上述已公开的各种防伪标识,均采用普通纸或PET镀铝膜作为防伪标识的基材主体材料,在材料防伪方面没有充分利用基材主体材料的特点,不能充分满足防伪标识使用单位不断提高的防伪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分利用基材主体材料的特点,赋予防伪标识的基材主体材料以新的防伪形式,在防伪标识的基材主体材料中增加了携带防伪信息的能力,使防伪标识具有更多的防伪功能和识别特征的荧光纤维纸防伪标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荧光纤维纸防伪标识,包括依次多层叠置复合的表面信息层、基材层、不干胶层和硅油纸层,在表面信息层与基材层之间或基材层与不干胶层之间,还可设置有隐含信息层,其特征是其所述的标识基材层为荧光纤维纸。其所述的荧光纤维纸上设置有在可见光下可识别的有色纤维和/或在紫外线下可见的荧光纤维。在所述表面信息层表面设置有可刮开式油墨层;其所述的表面信息层是PET、PVC或OPP膜和模压着激光全息信息图象的镀铝膜构成的复合层;其所述的可刮开式油墨层是由可刮开式油墨、保护膜和需要隐藏的信息构成的复合层。或者,在所述不干胶层和硅油纸层之间设置隐秘信息层和另一不干胶层;其所述的隐秘信息层是模压有激光全息防伪图像的一次性PET镀铝膜;其所述的表面信息层是永久性PET镀铝膜或防伪印刷纸;其所述的永久性PET镀铝膜的镀铝层上模压有激光全息防伪图像;其所述的防伪印刷纸上载有防伪功能性油墨印刷的多层次图像。或者,在所述表面信息层与基材层之间或基材层与压敏胶层之间设置隐含信息层、粘胶层和分条层;其所述的隐含信息层是油墨印刷层,其所述的分条层是透明PET膜或均匀分割成条状的透明PET膜;其所述的粘胶层为热敏胶层。或者,在所述表面信息层表面某个区域设置隐藏信息层和覆盖于隐藏信息层表面的保护膜层,在保护膜层的表面复合彩色覆盖膜层。或者,在所述表面信息层表面的局部区域设置物流管理信息层,其所述的物流管理信息层是条形码、流水码、字母、区域代码或汉字信息层。或者,在所述表面信息层表面的局部区域设置隐藏信息层和覆盖于隐藏信息层表面的遮盖层,其遮盖层为由表面层、镀铝层、热敏胶层和易碎膜层构成的镭射覆盖膜,其所述的镀铝层为载有全息图像的非透明全息膜。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优点是1.采用荧光纤维纸作为标识的基材层,充分利用了基材主体材料所具有的特点,赋予防伪标识基材主体材料以新的防伪形式,使防伪标识具有更多的防伪功能和识别特征;2.有色纤维以及荧光纤维的基本技术参数,纤维的长度、分布密度、投放纤维的比例、纤维直径、颜色、显色方式等,都可以根据不同的防伪要求进行全面设计,以满足不同用户或不同防伪等级的需要;3.为用户拓展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也增加了防伪技术组合和应用的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中,采用荧光纤维纸1作为标识的基材层,在荧光纤维纸上采用一般彩色印刷或加入防伪油墨的印刷,构成表而信息层2,然后在基材层的另一面涂布不干胶并复合硅油纸(也叫防粘纸),构成不干胶层3和硅油纸层4,就可以制作成普通不干胶系列的防伪标识。所述的荧光纤维纸,系在造纸时按照一定的密度和比例要求,将有色纤维掺入纸浆内,或在纸张未定型前撒在纸张表面,使其成品纸中带有区别于纸张本身且随机分布的有色纤维。掺入纸浆中的有色纤维有彩色纤维1-1与无色荧光纤维1-2两种,前者自然光源下用肉眼即可在纸面观察到,后者必须在紫外线照射下方可显现。无色荧光纤维又可分为长波荧光纤维和短波荧光纤维,长波荧光纤维发黄光、红光、绿光,短波荧光纤维发红光、绿光。长、短波荧光纤维条亦可混合在一起使用,使荧光纤维纸可以在不同波长的光线下显示不同的颜色,其效果更特殊。有色纤维的形态可粗可细,可长可短;纤维一般都是随机分布,故其疏密嵌露多少各异。对于不同的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技术参数,使制得的防伪标识更难于仿制,防伪性能更佳。图2中,采用荧光纤维纸1作为标识的基材层,再经过一般彩色印刷或防伪油墨印刷,构成表面信息层2,然后在基材层的另一面涂布不干胶并复合硅油纸(也叫防粘纸),构成不干胶层3和硅油纸层4。再在标识的表面信息层2上加工(打印或喷印)数码或其他防伪信息,构成隐含信息层5,再通过使用覆盖墨(也叫刮开墨)或者其他覆盖信息的材料把该信息遮盖起来,构成可刮开式油墨层6,即可制成各种刮开类防伪标识。其余同图1。图3中,采用荧光纤维纸1作为标识的基材层,经过一般彩色印刷或防伪油墨印刷,构成表面信息层2。然后,在荧光纤维纸的背面复合带有隔离层的膜或类似的材料,再在上面加工数码或其他防伪信息,构成隐秘信息层7。最后,在隐秘信息层上涂布不干胶并复合硅油纸(防粘纸),构成不干胶层3和硅油纸层4,即可制成揭启类的防伪标识。其余同图1。如果欲制作揭启隐密型结构的防伪标识,可以先复合激光膜,然后在激光膜上加工数码或其他防伪信息,其余同上。图4中,采用荧光纤维纸1作为标识的基材层,在所述的表面信息层2表面的局部区域设置条形码、流水码、字母、区域代码或汉字等具有物流管理信息的物流管理信息层8,即可制成物流防伪类防伪标识。结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前述的CN 2548180Y、CN 2558032Y、CN 2580540Y、CN2580541Y、CN 2583747Y以及CN 2602450Y等专利中公开的各项技术方案,还可以设计和/或组合出更多的各种采用刮开式、揭启式、信息隐密式以及具有物流管理功能的防伪标识或标志。由于本技术采用荧光纤维纸作为标识的基材层,充分利用基材主体材料的特点,赋予防伪标识基材主体材料以新的防伪形式,在防伪标识的基材主体材料中增加了携带防伪信息的能力,使防伪标识具有更多的防伪功能和识别特征,能更好的满足不同用户或不同防伪等级的需要,为用户拓展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也增加了防伪技术组合和应用的方式。本技术可广泛用作各种商品及其包装的防伪标识或保真标志领域。权利要求1.一种荧光纤维纸防伪标识,包括依次多层叠置复合的表面信息层、基材层、不干胶层和硅油纸层,在表面信息层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荧光纤维纸防伪标识,包括依次多层叠置复合的表面信息层、基材层、不干胶层和硅油纸层,在表面信息层与基材层之间或基材层与不干胶层之间,还可设置有隐含信息层,其特征是:其所述的标识基材层为荧光纤维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赵俊江巩建敏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