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缆及其制造方法、填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388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缆及其制造方法、填充装置,涉及微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在将微缆吹入子管的过程中,微缆容易发生形变,损坏微缆的性能的技术问题。所述微缆包括缆芯和包覆缆芯外周面的外护套,缆芯包括中心加强件、多根光单元以及密封胶,多根光单元绕中心加强件绞合,密封胶填充于多根光单元的绞合缝隙内。所述填充装置包括注胶并线模、注胶阀、密封胶泵以及气源,所述注胶并线模内设置有填充通道和注胶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微缆用于传输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微缆用于传输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微缆用于传输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缆及其制造方法、填充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缆
,尤其涉及一种微缆及其制造方法、填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缆又称为微型光缆,通常在光性能相同的情况下,微缆比同芯数的传统光缆外径小、重量轻,因此,微型光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0003]微缆可以采用气吹敷设,在微缆的气吹敷设过程中,首先利用压缩空气将子管吹入已敷设好的母管中,然后根据发展需求,利用压缩空气分批次地将微缆吹入子管中。其中,母管通常为硅芯管,子管通常为高密度聚乙烯管,母管与子管可用于保护微缆。通过气吹敷设的方式,可以简化施工流程,且节约施工成本。
[0004]然而,在将微缆吹入子管的过程中,微缆容易发生形变,损坏微缆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微缆及其制造方法、填充装置,用于在将微缆吹入子管的过程中,减小对微缆性能的损害。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微缆,其中,所述微缆包括缆芯和包覆所述缆芯外周面的外护套,所述缆芯包括中心加强件、多根光单元以及密封胶,多根所述光单元绕所述中心加强件绞合,所述密封胶填充于多根所述光单元的绞合缝隙内。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缆具有如下优点;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缆包括缆芯和外护套,外护套包覆在缆芯外周面上,缆芯包括中心加强件以及多根绕中心加强件绞合的光单元,多根光单元的绞合缝隙内填充有密封胶。密封胶可以充满光单元的绞合缝隙,并且密封胶可以与光单元、外护套等部位粘合,不会在外护套包围的区域内留下缝隙。外护套包围的区域内没有缝隙,也就不会产生内外气体压力差,并且密封胶固化后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在气吹敷设微缆时,可以保持外护套内外的受力平衡,微缆不会发生变形或形变量很小,从而在将微缆吹入子管的过程中,减小了对微缆性能的损害。
[0010]如上所述的微缆,其中,所述密封胶的材质包括活性树脂、增稠剂以及增粘剂,其中,所述增稠剂和所述增粘剂均匀的混合在所述活性树脂中。
[0011]如上所述的微缆,其中,所述密封胶固化后的硬度为35HA~45HA,所述密封胶固化后的密度为1.2g/cm3~1.4g/cm3。
[0012]如上所述的微缆,其中,所述光单元包括光纤束,所述光纤束包括多根光纤和固化树脂,多根所述光纤呈束状间隔分布在所述固化树脂内部。
[0013]如上所述的微缆,其中,所述固化树脂为热固化树脂;
[0014]所述光单元还包括包覆所述光纤束外周面的二次被覆层,所述二次被覆层的材质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且所述二次被覆层的厚度为0.1mm~0.3mm。
[0015]如上所述的微缆,其中,每根所述光纤束中的光纤数量为12根或24根;
[0016]当每根所述光纤束中的光纤数量为12根时,所述光纤束的直径为0.9mm~1.2mm,所述光单元的直径为1.3mm~1.7mm;
[0017]当每根所述光纤束中的光纤数量为24根时,所述光纤束的直径为1.4mm~1.7mm,所述光单元的直径为1.6mm~2.3mm。
[0018]如上所述的微缆,其中,所述固化树脂为光固化树脂,所述光固化树脂包括基础树脂、光敏剂以及活性剂,其中,所述光敏剂与所述活性剂均匀混合在所述基础树脂中。
[0019]如上所述的微缆,其中,每根所述光纤束中的光纤数量为12根或24根;
[0020]当每根所述光纤束中的光纤数量为12根时,所述光纤束的直径为1.0mm~1.5mm;
[0021]当每根所述光纤束中的光纤数量为24根时,所述光纤束的直径为1.5mm~2.0mm。
[0022]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微缆,其中,所述外护套的材质为聚氨酯弹性体、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
[0023]所述外护套的厚度为0.4mm~0.8mm。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填充装置,其中,所述填充装置包括注胶并线模、注胶阀、密封胶泵以及气源,所述注胶并线模内设置有填充通道和注胶通道,
[0025]所述填充通道包括填充入口与填充出口,中心加强件与多根光单元从所述填充入口穿入所述填充通道,从所述填充出口穿出所述填充通道;所述注胶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注胶阀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填充通道连通;所述密封胶泵和所述气源均与所述注胶阀连通;
[0026]所述密封胶泵用于向所述注胶阀内泵注密封胶;所述气源用于调节所述注胶阀内的气压大小,以控制所述注胶阀的出胶速度;所述填充通道用于向多个所述光单元的绞合缝隙内填充所述密封胶。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填充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填充装置通过密封胶泵将密封胶泵入注胶阀中,通过气源控制注胶阀的出胶速度,注胶阀将密封胶注入密封通道中,密封胶经过密封通道与填充通道最终填充在位于填充通道内的光单元的绞合缝隙中。这样设置,由于注胶阀的出胶速度可以调控,从而可以保证密封胶充分填充在多根光单元的绞合缝隙中,提高了缆芯的气密性。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微缆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微缆的制造方法包括:
[0030]提供中心加强件与多根光纤;
[0031]对多根所述光纤均匀放线,使多根所述光纤经过并线模具,以使多根所述光纤呈束状间隔排布;
[0032]将呈束状间隔排布的多根所述光纤牵引至涂覆模具中,使多根所述光纤呈束状间隔分布在固化树脂内部,形成未固化的光纤束;
[0033]使未固化的光纤束经过固化装置,形成固化后的光纤束;
[0034]将固化后的光纤束牵引至第一挤塑模具中,在固化后的光纤束外周面挤塑二次被覆层;固化后的光纤束与二次被覆层共同形成光单元;
[0035]将多个所述光单元绕所述中心加强件绞合,并在多个所述光单元的绞合缝隙内填充密封胶;所述中心加强件、多个所述光单元以及所述密封胶共同形成缆芯;
[0036]在所述缆芯外周面挤塑外护套,所述外护套与所述缆芯共同形成微缆。
[003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缆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003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缆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中心加强件与多根光纤;对多根光纤均匀放线,使多根光纤经过并线模具,以使多根光纤呈束状间隔排布;将呈束状间隔排布的多根光纤牵引至涂覆模具中,使多根光纤呈束状间隔分布在固化树脂内部,形成未固化的光纤束;使未固化的光纤束经过固化装置,形成固化后的光纤束;将固化后的光纤束牵引至第一挤塑模具中,在固化后的光纤束外周面挤塑二次被覆层;固化后的光纤束与二次被覆层共同形成光单元;将多根光单元绕中心加强件绞合,并在多根光单元的绞合缝隙内填充密封胶;中心加强件、多根光单元以及密封胶共同形成缆芯;在缆芯外周面挤塑外护套,外护套与缆芯共同形成微缆。经过上述步骤形成的微缆中的密封胶可以充满多根光单元的绞合缝隙,并且密封胶可以与光单元、外护套等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和包覆所述缆芯外周面的外护套,所述缆芯包括中心加强件、多根光单元以及密封胶,多根所述光单元绕所述中心加强件绞合,所述密封胶填充于多根所述光单元的绞合缝隙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的材质包括活性树脂、增稠剂以及增粘剂,其中,所述增稠剂和所述增粘剂均匀的混合在所述活性树脂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固化后的硬度为35HA~45HA,所述密封胶固化后的密度为1.2g/cm3~1.4g/cm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包括光纤束,所述光纤束包括多根光纤和固化树脂,多根所述光纤呈束状间隔分布在所述固化树脂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树脂为热固化树脂;所述光单元还包括包覆所述光纤束外周面的二次被覆层,所述二次被覆层的材质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且所述二次被覆层的厚度为0.1mm~0.3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缆,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光纤束中的光纤数量为12根或24根;当每根所述光纤束中的光纤数量为12根时,所述光纤束的直径为0.9mm~1.2mm,所述光单元的直径为1.3mm~1.7mm;当每根所述光纤束中的光纤数量为24根时,所述光纤束的直径为1.4mm~1.7mm,所述光单元的直径为1.6mm~2.3mm。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树脂为光固化树脂,所述光固化树脂包括基础树脂、光敏剂以及活性剂,其中,所述光敏剂与所述活性剂均匀混合在所述基础树脂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缆,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光纤束中的光纤数量为12根或24根;当每根所述光纤束中的光纤数量为12根时,所述光纤束的直径为1.0mm~1.5mm;当每根所述光纤束中的光纤数量为24根时,所述光纤束的直径为1.5mm~2.0mm。9.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静缪小明钱慧慧缪斌谭枫乐梦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