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皮带加压排杂组合装置及残膜回收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是一种皮带加压排杂组合装置,以及用其所构成的残膜回收机。
技术介绍
[0002]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因其高效增收,增温保墒等优点,在新疆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使用后的残膜连年得不到有效的回收,给农田造成了严重的残膜污染。
[0003]为了解决因地膜使用量的提高而造成的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开发研究残膜回收机械,以解决人工回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0004]目前使用的残膜回收机在使用中,残膜经过收膜辊回收进入废膜箱后,只在收集在箱中,不能对残膜有效打捆, 占用废膜箱空间较大,装卸停机频率高,致使收膜工作效率低,而且在卸下时散落一地,给后序工作带来不便,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开发研究残膜打捆的办法。
[0005]基于利用皮带将残膜打捆的思路, 设计一种能够对皮带张紧加压的皮带加压排杂组合装置是设计人员的现在研究的方向,同时,带有这种可对皮带张紧加压的皮带加压排杂组合装置的残膜回收机也是进一步的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加压排杂组合装置,设置于机架上,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环形宽型皮带、与其配套使用的皮带辊、皮带加压装置,以及排杂铰龙,所述环形宽型皮带绕在所述皮带辊以及排杂铰龙上;所述环形宽型皮带的结构包含皮带本体,在所述皮带本体的上表面均布设有多个凸块,在下表面中部位置,设有纵向通长的向下凸起的导条;所述皮带辊的结构包含辊轴,在所述辊轴中部位置设有环形凹槽Ⅰ,所述环形凹槽Ⅰ的数量、形状、大小、位置,与所述皮带本体下表面所设的导条相适配,所述环形宽型皮带绕在所述皮带辊上,下表面的导条嵌入在环形凹槽Ⅰ内;所述排杂铰龙位于机架的下部,所述排杂铰龙的结构包含两段转向均朝外的铰龙段,即铰龙段Ⅰ、铰龙段Ⅱ,所述铰龙段Ⅰ、铰龙段Ⅱ之间通过带轮连接,所述带轮设有环形凹槽Ⅱ,所述环形凹槽Ⅱ,其数量、形状、大小、位置,与所述皮带本体下表面所设的导条相适配,所述环形宽型皮带绕过所述排杂铰龙,下表面的导条嵌入在环形凹槽Ⅱ内;所述铰龙段Ⅰ、铰龙段Ⅱ的螺旋叶片上沿,均设有水平方向延伸的挡片;所述皮带加压装置主要包括加压臂、加压弹簧,所述加压臂的结构包含“>”型拐臂、支撑轴,所述“>”型拐臂设有两组,分别设于支撑轴的两端,每组所述“>”型拐臂包含上段臂、下段臂,所述上段臂与下段臂的连接呈30度~180度的夹角;在上段臂、下段臂的拐点处设有连接孔,支撑轴两端通过连接孔分别与两组“>”型拐臂固定连接;每组所述的“>”型拐臂的上段臂上端分别连接有加压弹簧,所述加压弹簧的另一端与机架连接;所述皮带辊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型拐臂的下段臂连接;所述支撑轴与机架铰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加压排杂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环形宽型皮带配套使用的皮带辊至少为一个,所述排杂铰龙至少为一个;在所述环形宽型皮带的皮带本体的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凸起的上导条。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皮带加压排杂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本体下表面中部位置所设导条,为一根导条或者2
‑
4根并排相邻设置的导条;所述辊轴中部位置所设的环形凹槽Ⅰ与之相适配,对应地设有一个环形凹槽Ⅰ或者2
‑
4个并排相邻设置的环形凹槽Ⅰ;所述带轮上所设的环形凹槽Ⅱ也与之相适配,对应地设有一个环形凹槽Ⅱ或者2
‑
4个并排相邻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速,王鲁,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市光大农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