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耳式护听器隔声量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376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隔声量测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入耳式护听器隔声量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a.将需要测试的入耳式护听器安装在隔声量测量系统上,将隔声量测量系统佩戴在耳朵上,并通过隔声量测量系统控制入耳式护听器插入至测试人员的耳道内;b.在测试空间内,利用声源发出噪声,通过隔声量测量系统测量耳道内的声压级SP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耳式护听器隔声量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隔声量测量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入耳式护听器隔声量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能会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甚至职业性噪声聋。为减少听力损害事件的发生,在高噪声场合就需要使用护听器。入耳式护听器是插入外耳道,或置于外耳道口处的护听器,以阻止声音经由外耳道进入内耳。通常由软橡胶或软塑料制成。常见的有慢回弹型、松树型、蘑菇型和硅橡胶型入耳式护听器。
[0003]对于入耳式护听器目前没有标准的测试方法,国内标准仍以主观测试为依据,该标准是给参加测试的受试者佩戴护听器,测量受试者佩戴护听器前后的噪声感受,由于该标准采用不同个体(人)参加试验,进行采集数据,不同受试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得出的隔音感觉不同,只能近似评估防噪入耳式护听器的隔音效果,不能准确获得不同入耳式护听器的隔声量或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耳式护听器隔声量测量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测量方法,更便于准确的测量出不同的入耳式护听器的隔声量,便于使用者更好的选择需要使用的入耳式护听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入耳式护听器隔声量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0007]a.将需要测试的入耳式护听器安装在隔声量测量系统上,将隔声量测量系统佩戴在测试人员的耳朵上,并通过隔声量测量系统控制入耳式护听器插入至测试人员的耳道内;
[0008]b.在测试空间内,利用声源发出噪声,通过隔声量测量系统测量耳道内的声压级SPL
I
,通过位于耳外的外部传声器测量耳道外的声压级SPL
II

[0009]c.通过CPB频谱分析仪对隔声量测量系统测量耳道内的声压级SPL
I
和外部传声器测量耳道外的声压级SPL
II
进行1/3OCT或1/1OCT频谱分析,则隔声量定义为SPL
II

SPL
I

[0010]优选的,在步骤b中,所述声源包括AHAI2034声源、AHAI2043功放和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控制AHAI2043功放和AHAI2034声源发声,以发出各类噪声提供声场。
[0011]优选的,在步骤b中,所述外部传声器为AHAI14615E传声器。
[0012]优选的,在步骤c中,所述频谱分析仪为AHAI2001

1多通道分析仪,AHAI2001

1多通道分析仪与AHAI14615E传声器和隔声量测量系统之间通过BNC

SMB延伸线连接。
[0013]优选的,在步骤b中,将声源分别放置在测试人员上下、左右和前后的六个方向,并通过隔声量测量系统和外部传声器分别进行六次测量,得到隔声量测量系统进行六次测量
的平均值声压级SPL
I
和外部传声器进行六次测量的平均值声压级SPL
II

[0014]优选的,在步骤b中,控制声源发出粉红噪声。
[0015]优选的,在步骤b中,声源发出的粉红噪声的噪声频率在100~10000Hz之间。
[0016]优选的,在步骤b中,声源与隔声量测量系统和外部传声器之间的距离为1米,且隔声量测量系统和外部传声器并排放置。
[0017]优选的,在步骤b中,测试空间内的混响时间对于每个测试信号的混响时间不超过1.6秒。
[0018]优选的,在步骤b中,通过隔声量测量系统测量耳道内的声压级SPL
I
时,控制测试人员在测试空间内的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试。
[0019]优选的,在步骤b中,测试空间为消声室或半消声室。
[0020]优选的,在步骤b中,测试空间的气压为65kPa~108kPa,测试空间的气温为

10℃~50℃,测试空间的相对湿度为:25%~90%。
[0021]优选的,需要测试的入耳式护听器为软橡胶或软塑料制成的耳塞。
[0022]优选的,通过隔声量测量系统控制入耳式护听器插入至测试人员的耳道内之前,将隔声量测量系统和外部传声器并排放置,并控制隔声量测量系统和外部传声器与声源的相同距离,隔声测量系统放在仿真耳设备上,仿真耳内有一个测试传声器测量耳朵内接收的声压级;比较三个传声器(隔声量测量系统、仿真耳内的测量传声器以及外部传声器)在100~10000kHz范围内的1/3OCT频谱,可以得出修正值。隔声量测量系统测试的声压级为SPL1、仿真耳内的测量传声器测试的声压级为SPL2、外部传声器测试的声压级为SPL0,修正值的公式计算公式为:
[0023]Correction=(SPL2

SPL0)

(SPL1

SPL0);
[0024]该修正值可以直接叠加在真人佩戴测隔声测量系统测试的隔声量上。
[0025]声压的叠加:
[0026]声压的叠加,实质上是声强的叠加,声强与声压的平方成正比。
[0027]优选的,在步骤c中,所述频谱分析仪电连接AWA8522型5V外接电源,并通过双向USB线连接电脑。
[0028]优选的,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隔声量测量系统包括:声导管、隔音套筒、测试传声器和挂耳支架;测试传声器和外部传声器采用相同的传声器,优选为1/4”测试传声器;
[0029]所述声导管的用于安装需要测试的入耳式护听器;
[0030]所述声导管与隔音套筒的开口端密封配合连接,以将耳道内的声压级SPL
I
导送至隔音套筒内,通过安装在隔音套筒内的测试传声器进行测量;
[0031]所述隔音套筒安装在挂耳支架上,以通过挂耳支架佩戴在测试人员的耳朵上。
[0032]优选的,所述声导管靠近所述隔音套筒的一端管体上设有外螺纹结构,外螺纹结构上螺纹配合连接限位环,限位环卡挡在入耳式护听器的外侧;所述限位环的内侧设有与入耳式护听器贴合的密封环,密封环的内径大于入耳式护听器中心通孔的直径;所述声导管上胶接有橡胶密封套,以对声导管和入耳式护听器的中心通孔之间进行相对密封。
[0033]优选的,所述隔声量测量系统还包括入耳式传声器;所述入耳式传声器包括传声器本体、球形接装盒和第一螺杆;所述球形接装盒的一端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有传声器本体;所述球形接装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杆的一端,第一螺杆的另一端螺纹配合
在声导管远离所述隔音套筒的一端管体内。
[0034]优选的,所述传声器本体为MEMS型传声器。
[0035]优选的,所述隔音套筒包括套筒本体、筒盖和短管;所述套筒本体的一端开放、一端封闭;所述筒盖的一端密封套接在套筒本体的开放端,筒盖的另一端与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短管的另一端与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耳式护听器隔声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量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a.将需要测试的入耳式护听器安装在隔声量测量系统上,将隔声量测量系统佩戴在测试人员的耳朵上,并通过隔声量测量系统控制入耳式护听器插入至测试人员的耳道内;b.在测试空间内,利用声源发出噪声,通过隔声量测量系统测量耳道内的声压级SPL
I
,通过位于耳外的外部传声器测量耳道外的声压级SPL
II
;c.通过频谱分析仪对隔声量测量系统测量耳道内的声压级SPL
I
和外部传声器测量耳道外的声压级SPL
II
进行频谱分析,声压级SPL
II

声压级SPL
I
=隔音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声源包括AHAI2034声源、AHAI2043功放和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控制AHAI2043功放和AHAI2034声源发声,以发出各类噪声提供声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外部传声器为AHAI14615E传声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频谱分析仪为AHAI2001

1多通道分析仪,AHAI2001

1多通道分析仪与AHAI14615E传声器和隔声量测量系统之间通过BNC

SMB延伸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将声源分别放置在测试人员上下、左右和前后的六个方向,并通过隔声量测量系统和外部传声器分别进行六次测量,得到隔声量测量系统进行六次测量的平均值声压级SPL
I
和外部传声器进行六次测量的平均值声压级SPL
II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控制声源发出粉红噪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泉泉谢连科张用石鑫张永王坤窦丹丹张兆波陈超臧玉魏张国英马新刚尹建光崔相宇李方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