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译点读笔元件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368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教育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是一种扫译点读笔元件组系统,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安装在主体架上;补光灯,所述补光灯设置有多个,并分布在摄像头四周的主体架上;其中,补光灯内部安装有两个发光管,而两个发光管的连接方式为电气连接极性相反对接;补光灯的补光和摄像头的拍照的物理元件基本在同一个物理位置,实现了在狭小的空间无法放置两套补光和两套拍摄元件;能将两种需求合二为一既方便了使用者,也大幅减低了成本。也大幅减低了成本。也大幅减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译点读笔元件组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教育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是一种扫译点读笔元件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流行的扫描翻译产品,他的原理是将一行文字通过扫描的方式获得一张完整的图片,将这张完整的图片通过OCR技术将其转换成TXT字符串,在这些字符字符串再通过翻译引擎,将其单词或句子翻译成目标语言。
[0003]市场上流行的另一款产品是—点读笔,他的原理是通过拍摄预先在书本上的隐形OID码,然后对其解码判断出点读笔所点的位置。
[0004]前者是在可见光下实现的,而后者是在红外光和红外摄像下实现的。
[0005]这两款产品都被广泛应用与学生学习和教育市场。在很多场合会同时需要这两种功能。比如在点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单词或句子进行翻译,目前的解决方案是需要购买两个产品,如果能将两种需求合二为一既方便了使用者,也大幅减低了成本,这就是本专利技术的初始动力。
[0006]将两种方式合二为一的难点是扫描拍摄需要的是照亮纸面的光(称补光)是白光,也就是可见光,拍摄的摄像传感器是普通可见光摄像头。而点读二维码识别需要的是红外光照射,拍照对应也需要红外摄像;这两种方式所拍的“景物”是同一个景物,也有是说补光和拍照的物理元件基本在同一个物理位置,在狭小的空间无法放置两套补光和两套拍摄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译点读笔元件组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扫译点读笔元件组系统,包括:
[0009]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安装在主体架上,摄像头利用其上设置有滤镜实现波长为400-900nm的通带滤波;
[0010]补光灯,所述补光灯设置有多个,并分布在摄像头四周的主体架上;其中,补光灯内部安装有两个发光管,而两个发光管的连接方式为电气连接极性相反对接;正向供电点亮一个发光管(比如点亮白光),反向供电点亮另一个发光管(比如点亮红外光),可以使用标准两个脚的标准LED灯封装,而且补光的物料位置是相同的,不会引起光路问题。
[0011]补光灯的补光和摄像头的拍照的物理元件基本在同一个物理位置,实现了在狭小的空间无法放置两套补光和两套拍摄元件;能将两种需求合二为一既方便了使用者,也大幅减低了成本。
[0012]在本专利技术扫译点读笔元件组系统中:所述摄像头上设有滤镜,并利用滤镜实现波长为850nm的通带滤波。
[0013]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镜的带宽为400-900nm。
[0014]在本专利技术扫译点读笔元件组系统中:所述补光灯设置有两个,且呈对称分布在摄像头两侧的主体架上;
[0015]而两侧的补光灯分别形成了一个补光光路;摄像头形成了拍摄光路,补光光路和拍摄光路交汇在一起。
[0016]在本专利技术扫译点读笔元件组系统中:所述发光管包含有发光管Ⅰ和发光管Ⅱ,发光管Ⅰ和发光管Ⅱ的连接方式为电气连接极性相反对接在电路线上。
[0017]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光管Ⅰ正极连接在电路线上,和发光管Ⅱ负极连接在电路线上,完成发光管Ⅰ和发光管Ⅱ电气连接极性相反对接在电路线上。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扫译点读笔元件组系统,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安装在主体架上;补光灯,所述补光灯设置有多个,并分布在摄像头四周的主体架上;其中,补光灯内部安装有两个发光管,而两个发光管的连接方式为电气连接极性相反对接;补光灯的补光和摄像头的拍照的物理元件基本在同一个物理位置,实现了在狭小的空间无法放置两套补光和两套拍摄元件;能将两种需求合二为一既方便了使用者,也大幅减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扫译点读笔元件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补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拍摄光路;2-摄像头;3-补光灯;4-补光光路;
[0023]31-发光管Ⅰ;32-发光管Ⅱ;33-电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扫译点读笔元件组系统,包括:摄像头2,所述摄像头2安装在主体架上,摄像头2利用其上设置有滤镜实现波长为400-900nm的通带滤波;补光灯3,所述补光灯3设置有多个(多个补光灯3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具体为多少个并不作限制),并分布在摄像头2四周的主体架上;其中,补光灯3内部安装有两个发光管,而两个发光管的连接方式为电气连接极性相反对接;正向供电点亮一个发光管(比如点亮白光),反向供电点亮另一个发光管(比如点亮红外光),可以使用标准两个脚的标准LED灯封装,而且补光的物料位置是相同的,不会引起光路问题。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补光灯3的补光和摄像头2的拍照的物理元件基本在同一个物理位置,实现了在狭小的空间无法放置两套补光和两套拍摄元件;能将两种需求合二为一既方便了使用者,也大幅减低了成本。解决了将两种方式合二为一的难点是扫描拍摄需要的是照亮纸面的光(称补光)是白光,也就是可见光,拍摄的摄像传感器是普通可见光摄像头。而点读二维码识别需要的是红外光照射,拍照对应也需要红外摄像;这两种方式所拍的“景物”是同一个景物,也有是说补光和拍照的物理元件基本在同一个物理位置,在狭小的空间
无法放置两套补光和两套拍摄元件的问题。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摄像头2上设有滤镜,并利用滤镜实现波长为850nm的通带滤波。以及,所述滤镜的带宽为400-900nm。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补光灯3设置有两个,且呈对称分布在摄像头2两侧的主体架上;而两侧的补光灯3分别形成了一个补光光路4;摄像头2形成了拍摄光路1,补光光路4和拍摄光路1交汇在一起。
[0029]其中,补光灯3除了设置有两个,还可以设置为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具体为多少个并不作限制,只要能满足补光灯3形成的一个补光光路4与摄像头2形成的拍摄光路1交汇在一起即可,优选的,所述补光灯3设置有两个。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发光管包含有发光管Ⅰ31和发光管Ⅱ32,发光管Ⅰ31和发光管Ⅱ32的连接方式为电气连接极性相反对接在电路线33上。具体的,所述发光管Ⅰ31正极连接在电路线33上,和发光管Ⅱ32负极连接在电路线33上,完成发光管Ⅰ31和发光管Ⅱ32电气连接极性相反对接在电路线33上。
[0031]发光管Ⅰ31正向供电,点亮发光管Ⅰ31(比如点亮白光),发光管Ⅱ32反向供电,点亮发光管Ⅱ32(比如点亮红外光),可以使用标准两个脚的标准LED灯封装,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译点读笔元件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安装在主体架上,摄像头利用其上设置有滤镜实现波长为400-900nm的通带滤波;补光灯,所述补光灯设置有多个,并分布在摄像头四周的主体架上;其中,补光灯内部安装有两个发光管,而两个发光管的连接方式为电气连接极性相反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译点读笔元件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上设有滤镜,并利用滤镜实现波长为850nm的通带滤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扫译点读笔元件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镜的带宽为400-9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文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