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库岸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3673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库岸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清理岸坡、铺设基质袋、固定基质袋、植物种植、植物灌溉和定时维护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库岸消落带上设置基质袋,利用铁丝网和锚杆固定基质袋的方法,进行植物的种植,植物生长后根系可深入基质袋及库岸消落带的土壤内,使得库岸消落带的绿化效果明显,避免了在库岸消落带上开挖钻孔的操作,避免对库岸消落带造成进一步的破坏,保证了消落带的生态稳定性。了消落带的生态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库岸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修复
,具体说涉及用于修复库岸消落带生态环境的一种库岸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消落带是指水库、湖泊等水体季节性涨落使水陆衔接地带的土地被周期性地淹没和出露而形成的干湿交替地带。消落带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前的过渡区域,是陆域集水区泥沙、有机物、化肥和农药等进入水域前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也是水体循环调节的缓冲带,对水陆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起着廊道、过滤器、屏障等作用,在净化陆域集水区面源污染、稳定库岸、防止水土流失、提供生物生境、美化景观、维持水陆界面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等方面,都提供着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但是由于消落带的岩质岸坡坡度大、缺少可供植物生长的土壤,植被条件差,部分岸坡由于长期周期性的淹水风干,容易造成坍塌。
[0003]公开(公告)号为CN109577276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适于水库消落区岩质岸坡的生态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乔灌木植生系统、草本植生系统和灌溉系统,乔灌木植生系统包括若干个钻设在岸坡坡面的乔灌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库岸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清理岸坡,在低水位时期,对消落带库岸上的杂物、杂草、石块和垃圾等进行清理,使库岸表面整洁;步骤二:铺设基质袋,根据岸坡的地形,在清理后的库岸上铺设装满生长基质的基质袋,基质袋依次排列设置,基质袋铺设的水平方向与库岸的水平方向相平行;步骤三:固定基质袋,通过铁丝网对铺设完成后的基质袋进行压紧固定,通过锚杆对铁丝网的四周和中间部位进行安装固定;步骤四:植物种植,根据岸坡的地形地貌特征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再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征选择播种时间,以及做出不同的栽植要求;步骤五:植物灌溉,通过喷灌系统对基质袋和基质袋上的植物进行喷灌;步骤六:定时维护,及时对枯黄、枯死或者倒伏的植株进行清除、修剪和补种,对出苗差的种植区,及时补播或补种植物种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库岸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袋为采用土工布制成的土工布袋,土工布袋的开口直径为8cm

15cm,长度为15m

25m,所述土工布袋沿“U”形依次水平排列于库岸上,土工布袋的两端密封,相邻的土工布袋首尾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库岸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袋内的生长基质由泥炭、树皮和珍珠岩按质量比1:2:1混合后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库岸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网设置为菱形网格状或方形网格状,采用镀锌铁丝制成,铁丝网的规格为8

16mm,网格孔为4

8cm
×4‑
8cm,铁丝网的四周与锚杆固定连接,根据铁丝网的尺寸面积在中间增加锚杆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库岸消落带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包括狗牙草、马蹄金中的至少一种,播种的时间为晚春和初夏低水位时,播种的量为狗牙根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生刘守平高永胜蔡鑫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