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干坞止水钢闸门的平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331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干坞止水钢闸门的平整结构,包括:预埋承压钢板,预埋承压钢板预埋在浮坞门沉箱的侧壁上;找平机构,找平机构包括两个垫块,垫块与预埋承压钢板侧壁固定连接,垫块远离预埋承压钢板的一侧设有支撑板;钢闸门连接机构,钢闸门连接机构包括压板,压板位于钢闸门门体的一侧,压板通过螺栓与浮坞门沉箱固定连接,压板与支撑板之间设有止水带,止水带与支撑板相抵,止水带的支板与压板相抵,止水带的支板与压板之间设有缓冲垫。压紧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缓冲垫、支撑板、止水带三者通过自身的形变,能够使止水带与支撑板紧密的贴合,从而避免了预埋承压钢板的平整度偏差导致钢闸门其与止水带之间产生缝隙的情况,增强了止水效果。了止水效果。了止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干坞止水钢闸门的平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浮坞门密封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干坞止水钢闸门的平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干坞施工中,为了可以进行浮坞门的开闭,常使用可以拆卸的止水钢闸门,止水钢闸门与浮坞门沉箱通过预埋在浮坞门沉箱的预埋钢板及止水钢闸门上的Ω止水带接触,从而实现无缝止水效果,但由于预埋钢板的平整度较差,一般存在

1.6cm~+1.5cm的偏差,导致接触位置存在空隙,止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干坞止水钢闸门的平整结构。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干坞止水钢闸门的平整结构,包括:
[0006]预埋承压钢板,预埋承压钢板预埋在浮坞门沉箱的侧壁上;
[0007]找平机构,找平机构包括两个垫块,垫块呈与预埋承压钢板等长的条形,垫块与预埋承压钢板侧壁固定连接,垫块远离预埋承压钢板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同时压紧在两个垫块上,支撑板与预埋承压钢板和/或垫块固定连接;
[0008]钢闸门连接机构,钢闸门连接机构包括压板,压板位于钢闸门门体的一侧,压板通过螺栓与浮坞门沉箱固定连接,压板与支撑板之间设有止水带,止水带与支撑板相抵,止水带的支板与压板相抵,止水带的支板与压板之间设有缓冲垫。
[0009]进一步的,两个垫块相对于止水带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0010]进一步的,支撑板和预埋承压钢板之间设有两条发泡橡胶条,两条发泡橡胶条分别位于与两个垫块贴合,发泡橡胶条通过粘结剂粘附在预埋承压钢板上。
[0011]进一步的,支撑板、预埋承压钢板与两个垫块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密封填充层。
[0012]进一步的,支撑板通过两排螺栓与预埋承压钢板固定连接,每排的螺栓等间距设置。
[0013]进一步的,固定支撑板和预埋承压钢板的螺栓贯穿发泡橡胶条设置。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压紧时本技术的缓冲垫、支撑板、止水带三者通过自身的形变,能够使止水带与支撑板紧密的贴合,从而避免了预埋承压钢板的平整度偏差导致钢闸门其与止水带之间产生缝隙的情况,增强了止水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16]图中:1

预埋承压钢板;2

浮坞门沉箱;3

找平机构;31

垫块;32

支撑板;33

发泡
橡胶条;34

密封填充层;4

钢闸门连接机构;41

压板;42

止水带;43

缓冲垫;
[0017]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所示,一种用于干坞止水钢闸门的平整结构,包括:
[0020]预埋承压钢板1,预埋承压钢板1预埋在浮坞门沉箱2的侧壁上;
[0021]找平机构3,找平机构3包括两个垫块31,垫块31呈与预埋承压钢板1等长的条形,垫块31与预埋承压钢板1侧壁固定连接,垫块31远离预埋承压钢板1的一侧设有支撑板32,支撑板32采用8mm厚Q345B锰钢板,支撑板32同时压紧在两个垫块31上,支撑板32与预埋承压钢板1和/或垫块31固定连接;
[0022]钢闸门连接机构4,钢闸门连接机构4包括压板41,压板41位于钢闸门门体的一侧,压板41通过螺栓与浮坞门沉箱2固定连接,压板41与支撑板32之间设有截面为Ω形的止水带42,止水带42与支撑板32相抵,止水带42的支板与压板41相抵,止水带42的支板与压板41之间设有缓冲垫43,缓冲垫43采用6mm厚橡胶垫。
[0023]进一步的,两个垫块31相对于止水带4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垫块31外缘间距34cm。
[0024]进一步的,支撑板32和预埋承压钢板1之间设有两条5cm宽的发泡橡胶条33,两条发泡橡胶条33分别位于与两个垫块31贴合,发泡橡胶条33通过粘结剂粘附在预埋承压钢板1上。
[0025]进一步的,支撑板32、预埋承压钢板1与两个垫块31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密封填充层34。
[0026]进一步的,支撑板32通过两排M16螺栓与预埋承压钢板1固定连接,每排的螺栓等间距设置。
[0027]进一步的,固定支撑板32和预埋承压钢板1的螺栓贯穿发泡橡胶条33设置。
[0028]本技术使用时,钢闸门通过钢闸门连接机构4与浮坞门沉箱2相连,压板41使止水带42压紧在支撑板32上实现密封,由于支撑板32中部没有刚性的垫块31进行支撑,而是采用硬度较低的密封填充层34进行填充,因而允许其在受到压力时自身产生形变,加上缓冲垫43的加入,使得压紧时缓冲垫43、支撑板32、止水带42三者通过自身的形变,能够使止水带42与支撑板32紧密的贴合,从而避免了预埋承压钢板1的平整度偏差导致钢闸门其与止水带42之间产生缝隙的情况,增强了止水效果。
[002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干坞止水钢闸门的平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承压钢板(1),预埋承压钢板(1)预埋在浮坞门沉箱(2)的侧壁上;找平机构(3),找平机构(3)包括两个垫块(31),垫块(31)呈与预埋承压钢板(1)等长的条形,垫块(31)与预埋承压钢板(1)侧壁固定连接,垫块(31)远离预埋承压钢板(1)的一侧设有支撑板(32),支撑板(32)同时压紧在两个垫块(31)上,支撑板(32)与预埋承压钢板(1)和/或垫块(31)固定连接;钢闸门连接机构(4),钢闸门连接机构(4)包括压板(41),压板(41)位于钢闸门门体的一侧,压板(41)通过螺栓与浮坞门沉箱(2)固定连接,压板(41)与支撑板(32)之间设有止水带(42),止水带(42)与支撑板(32)相抵,止水带(42)的支板与压板(41)相抵,止水带(42)的支板与压板(41)之间设有缓冲垫(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涵乔光孙阳阳王旭高玉亮王晨曦许俊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