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325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梁结构,它涉及混凝土建筑技术领域;所述支撑柱的上部外侧面分别与右横梁、左横梁、前横梁和后横梁插接连接,所述支撑柱、右横梁、左横梁、前横梁和后横梁的上端通过镶块卡接固定,它通过将横梁插接固定在支撑柱上,再通过镶块卡接固定,其现场作业量小,能够简便快速地实现横梁和支撑柱的快速连接,并通过在工厂将横梁和支撑柱预制成形,能够保证制作精度,提高装配化程度,并通过相互错位交叉成网状的插杆,来保证连接节点的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于装配式标准化、模块化生产,减少现场施工作业,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梁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房屋建筑主要是现浇混凝土建筑,但是现浇混凝土建筑污染环境,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与国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策略相冲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符合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结构形式,较传统现浇结构更为节能环保,具有显著的特点和优势,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业化逐步成为建筑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发展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0003]然而预制装配式建筑相比于现浇建筑,整体性差,抗震性能有所不足,研究可靠优良的新连接节点势在必行。现行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多采用套筒、浆锚、焊接等方式,现场作业量较大,施工不方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预制混凝土框架梁结构,它现场作业量小,能够简便快速地实现横梁和支撑柱的快速连接,并通过在工厂将横梁和支撑柱预制成形,能够保证制作精度,提高装配化程度,并通过相互错位交叉成网状的插杆,来保证连接节点的强度,因此本技术能够适用于装配式标准化、模块化生产,减少现场施工作业,提高施工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支撑柱、右横梁、左横梁、前横梁、后横梁和镶块;所述支撑柱的上部外侧面分别与右横梁、左横梁、前横梁和后横梁插接连接,所述支撑柱、右横梁、左横梁、前横梁和后横梁的上端通过镶块卡接固定。
[0006]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的上部四个外侧面上均固定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均固定设置有数个贯穿的通孔,所述不同平面上的通孔均保持相互错位设置。
[0007]作为优选,所述右横梁、左横梁、前横梁和后横梁的内侧面上均固定设置有与凹槽保持相互配合的凸台,所述凸台上均固定设置有数个插杆和插孔,所述不同平面上的插杆和插孔均保持相互错位设置,所述一侧的插杆穿过通孔插接固定在对面的插孔内。
[0008]作为优选,所述右横梁、左横梁、前横梁和后横梁上的插杆相互错位交叉在一起固定构成网状结构。
[0009]作为优选,所述镶块为外宽内窄的花瓣形结构,所述组合在一起的支撑柱、右横梁、左横梁、前横梁和后横梁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与镶块保持相互配合的花形槽。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将横梁插接固定在支撑柱上,再通过镶块卡接固定,其现场作业量小,能够简便快速地实现横梁和支撑柱的快速连接,并通过在工厂将横梁和支撑柱预制成形,能够保证制作精度,提高装配化程度,并通过相互错位交叉成网状的插杆,来保证连接节点的强度,因此本技术能够适用于装配式标准化、模块化生产,减少现场施工作业,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支撑柱1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插杆8插接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组装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支撑柱1、右横梁2、左横梁3、前横梁4、后横梁5、镶块6、凸台7、插杆8、插孔9、凹槽11、通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8]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19]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支撑柱1、右横梁2、左横梁3、前横梁4、后横梁5和镶块6;所述支撑柱1的上部外侧面分别与右横梁2、左横梁3、前横梁4和后横梁5插接连接,所述支撑柱1、右横梁2、左横梁3、前横梁4和后横梁5的上端通过镶块6卡接固定。
[0020]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1的上部四个外侧面上均固定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均固定设置有数个贯穿的通孔12,所述不同平面上的通孔12均保持相互错位设置。
[0021]进一步的,所述右横梁2、左横梁3、前横梁4和后横梁5的内侧面上均固定设置有与凹槽11保持相互配合的凸台7,所述凸台7上均固定设置有数个插杆8和插孔9,所述不同平面上的插杆8和插孔9均保持相互错位设置,所述一侧的插杆8穿过通孔12插接固定在对面的插孔9内。
[0022]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右横梁2、左横梁3、前横梁4和后横梁5上的插杆8相互错位交叉在一起固定构成网状结构。
[0023]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镶块6为外宽内窄的花瓣形结构,所述组合在一起的支撑柱1、右横梁2、左横梁3、前横梁4和后横梁5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与镶块6保持相互配合的花形槽。
[002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预制成形的横梁和支撑柱1运输到施工现场,再将支撑柱1安装固定在地基上,再通过将对应的横梁上的凸台7与支撑柱1上的凹槽11插接连接,此时一侧的插杆8穿过通孔12插接固定在对面的插孔9内,再通过镶块6将支撑柱1和横梁卡接固定即可,其现场作业量小,能够简便快速地实现横梁和支撑柱1的快速连接,并通过在工厂将横梁和支撑柱1预制成形,能够保证制作精度,提高装配化程度,并通过相互错位交叉成网状的插杆8,来保证连接节点的强度,因此本技术能够适用于装配式标
准化、模块化生产,减少现场施工作业,提高施工效率。
[00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
[00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支撑柱(1)、右横梁(2)、左横梁(3)、前横梁(4)、后横梁(5)和镶块(6);所述支撑柱(1)的上部外侧面分别与右横梁(2)、左横梁(3)、前横梁(4)和后横梁(5)插接连接,所述支撑柱(1)、右横梁(2)、左横梁(3)、前横梁(4)和后横梁(5)的上端通过镶块(6)卡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上部四个外侧面上均固定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均固定设置有数个贯穿的通孔(12),所述不同平面上的通孔(12)均保持相互错位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框架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横梁(2)、左横梁(3)、前横梁(4)和后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浩褚江卢小琴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