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管道通风用动力分布式支路风机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302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管道通风用动力分布式支路风机模块,包括风机、箱体,箱体由依次相连的吸风段、中间段和排风段组成,风机安装在中间段内,在吸风段前端开有吸风口、排风段的后端开有排风口,分别用于接入相邻的不同房间,在吸风口处安装有手动/电动密闭阀,在吸风口、排风口与风机之间的箱体内分别安装有过滤器和消毒杀菌模块。将风机安装在箱体内,并在箱体的两端配置吸风口、排风口,以用于直接接入相邻的不同房间,从而实现相邻房间之间的风量传递,省去了通风管道的安装布置以及通风管道滋生细菌的问题,大大介于了安装成本以及后期维护成本,并在箱体内设置过滤、消毒杀菌模块,确保了空气质量,使通风更加安全放心。使通风更加安全放心。使通风更加安全放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管道通风用动力分布式支路风机模块


[0001]本技术属于正负压通风系统、传染病防护、医疗安全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无管道通风用动力分布式支路风机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常规通风空调系统中,多采用风机加通风管道的方式将经空气处理机组(新风机组)处理后的空气输送至各个房间,大面积的通风管道在长期使用后会残留各类灰尘,若空气中含湿量过大,通风管道则成为了各类病菌的大型培养皿,存在传播病毒的风险,通风管道消毒杀菌工作较为繁杂且容易出现消杀不完全不彻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拟提供一种便于无管道通风系统使用的动力分布式支路风机模块,该风机模块不需要借助通风管道,既能实现户与户之间的风量传递,并能进行风量传递过程中的消毒、杀菌。
[0004]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管道通风用动力分布式支路风机模块,包括风机,还包括箱体,箱体由依次相连的吸风段、中间段和排风段组成,所述风机安装在中间段内,在吸风段前端开有吸风口、排风段的后端开有排风口,分别用于接入相邻的不同房间,在吸风口处安装有手动/电动密闭阀,在吸风口、排风口与风机之间的箱体内分别安装有过滤器和消毒杀菌模块。
[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吸风段、排风段分别垂直相连地安装在中间段的两端,并位于中间段的同一侧,使得箱体整体呈“U”形。
[0006]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过滤器采用高效过滤器,在所述过滤器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压差变送器,用于检测过滤器两端的压差,并配备有报警器,当压差达到设定限值时,提醒清洗或更换过滤器。
[0007]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过滤器采用横向抽拉滑轨安装在箱体内,所述横向抽拉滑轨分别由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U”形折弯板构成,所述U形折弯板的底部焊接在箱体内壁上。
[0008]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消毒杀菌模块采用紫外线消毒杀菌模块。
[0009]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吸风口内还安装有防尘过滤网。
[0010]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箱体安装在房间的吊顶层内,并位于相邻两个不同房间的交界位置处。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单独设计的支路风机模块,将风机安装在箱体内,并在箱体的两端配置吸风口、排风口,以用于直接接入相邻的不同房间,从而实现相邻房间之间的风量传递,省去了通风管道的安装布置以及通风管道滋生细菌的问题,大大介于了安装成本以及后期维护成本,并在箱体内设置过滤、消毒杀菌模块,确保了空气质量,使通风更加安全放心。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与新风机组、排风机组联合运行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所示,一种无管道通风用动力分布式支路风机模块,主要由风机1、箱体2、吸风口3、排风口4、过滤器6、消毒杀菌模块7、手动/电动密闭阀8组成。
[0017]箱体2由依次相连的吸风段2a、中间段2b和排风段2c组成,分成三段式结构。风机1安装在中间段2b内,在吸风段2a前端开有吸风口3、排风段2c的后端开有排风口4。吸风口3、排风口4分别用于接入相邻的不同房间,实现户与户之间的风量传递。
[0018]在吸风口3处安装有手动/电动密闭阀8,能根据需要进行吸风口3的打开和关闭。在吸风口3、排风口4与风机1之间的箱体2内分别安装有过滤器6和消毒杀菌模块7。
[0019]最好是,吸风段2a、排风段2c分别垂直相连地安装在中间段2b的两端,并位于中间段2b的同一侧,使得箱体2整体呈“U”形。
[0020]过滤器6最好采用高效过滤器,并在过滤器6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压差变送器9,用于检测过滤器6两端的压差,并配备有报警器,当压差达到设定限值时,提醒清洗或更换过滤器。
[0021]结合图1、图2所示,过滤器6最好采用横向抽拉滑轨安装在箱体2内,横向抽拉滑轨分别由上下相对设置的两个“U”形折弯板10构成,U形折弯板10的底部焊接在箱体2内壁上。当过滤器的过滤效果不能满足要求时,报警器提醒更换或清洗;过滤器的更换频率较高,采用抽拉结构,方便客户自行更换,不需要售后人员进行维护。
[0022]消毒杀菌模块7最好采用紫外线消毒杀菌模块。吸风口3内还安装有防尘过滤网,能对进风进行初过滤,回风则没有必要配备防尘过滤网,以节约成本。箱体2安装在房间的吊顶层内,并位于相邻两个不同房间的交界位置处。
[0023]风机1最好带有压差控制模块/空气品质控制模块,可根据室内压差信号/空气品质信号来控制风机风量,保证室内压差/空气品质。手动/电动密闭阀8用于切断管路,当关闭机组时,密闭阀门联动关闭。
[0024]结合图3所示,无管道通风用动力分布式支路风机模块配合新风机组11、排风机组5使用。室外空气通过新风机组11引入1
#
房间后,由管道通风用动力分布式支路风机模块直接传输至2
#
房间,以此接力传递,直至n
#
房间,最后再由排风机组5经高效过滤、消杀等处理后无污染地排放至室外。
[0025]新风机组、模块无管道通风用动力分布式支路风机模块、排风机组联合运行,综合调控保障室内空气品质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管道通风用动力分布式支路风机模块,包括风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2),箱体(2)由依次相连的吸风段(2a)、中间段(2b)和排风段(2c)组成,所述风机(1)安装在中间段(2b)内,在吸风段(2a)前端开有吸风口(3)、排风段(2c)的后端开有排风口(4),分别用于接入相邻的不同房间,在吸风口(3)处安装有手动/电动密闭阀(8),在吸风口(3)、排风口(4)与风机(1)之间的箱体(2)内分别安装有过滤器(6)和消毒杀菌模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管道通风用动力分布式支路风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段(2a)、排风段(2c)分别垂直相连地安装在中间段(2b)的两端,并位于中间段(2b)的同一侧,使得箱体(2)整体呈“U”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管道通风用动力分布式支路风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6)采用高效过滤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成侯昌垒居发礼黄雪丁艳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