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蓄电池单片极板容量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281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蓄电池单片极板容量的装置,包括具有若干正、负极采样端的电压采集装置、具有若干正、负极输出线的蓄电池充放电机、若干正、负极分流器,正、负极分流器均包括输入端、输出端、连接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定值电阻,正极输出线与对应的正极分流器的输入端相连接,负极输出线与对应的负极分流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电压采集装置的正极采样端依次连接到正极分流器的输入端和负极分流器的输入端,电压采集装置的负极采样端依次连接到正极分流器的输出端和负极分流器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检测蓄电池中单格极板的容量,对单个极板的厚度、重量等偏差做出综合评判,有利于提升测量精度。有利于提升测量精度。有利于提升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检测蓄电池单片极板容量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铅酸蓄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蓄电池单片极板容量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铅酸蓄电池通常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若干单格,单格内设有电池集群,从而构成一个单格蓄电池。每个电池集群则包括正极板、负极板、设置在正负极之间的隔板,而每个电池集群通常包括5片负极板和4片正极板(即所谓负包正),或者是5片正极板和4片负极板(即所谓正包负)。正极板或负极板则包括内部的板栅、涂敷在板栅上的活性物质(铅膏),正极板栅和负极板栅上分别设有与外界电连接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耳或负极耳通过汇流排相互并联。
[0003]需要说明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涂敷在板栅上的活性物质的厚度等会有一定的差异,相应地,会出现单块极板重量不一致的情况。当极板的厚度、重量不均匀时,容易使每单格蓄电池的压缩比不一,也就是说,暂定电池集群装配到单格内时,会存在在有松有紧的情况,继而造成单格压力不一,单格吸酸量不一,进而引起各极极板间的硫酸浓度不均衡,为单格电压的均衡性带来困难。
[0004]可以理解的是,检测极板的重量、厚度等参数是否均匀一致,从而人善的设计要求时非常困难和麻烦的,尤其是对于已经装配完毕的蓄电池而言,要完全拆开外壳体,取出极板进行检测,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极板各点的厚度也会有误差,从而会影响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蓄电池单片极板容量的装置,可方便地检测蓄电池中单格极板的容量,从而对单个极板的厚度、重量等偏差所造成的性能差异做出综合评判,有效地避免直接测量极板厚度、重量等参数所存在的测量难度高,测量精度低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检测蓄电池单片极板容量的装置,包括具有若干正极采样端和若干负极采样端的电压采集装置、具有若干正极输出线和负极输出线的蓄电池充放电机、若干负极分流器、若干正极分流器,所述负极分流器、正极分流器均包括输入端、输出端、连接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定值电阻,蓄电池充放电机的正极输出线与对应的正极分流器的输入端相连接,蓄电池充放电机的负极输出线与对应的负极分流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电压采集装置的正极采样端依次连接到正极分流器的输入端和负极分流器的输入端,将电压采集装置的负极采样端依次连接到正极分流器的输出端和负极分流器的输出端,检测时,正极分流器的输出端与需要检测的蓄电池单格内正极板的正极耳相连接,负极分流器的输入端与需要检测的蓄电池单格内负极板的负极耳相连接。
[0008]首先,本技术的极板容量检测装置包括可测量电压的电压采集装置、用于蓄
电池充放电的蓄电池充放电机、具有定值电阻的若干负极分流器和正极分流器。需要检测时,先剪断所需测量的蓄电池单格内电池集群的负极汇流排或正极汇流排,从而使各正极板、负极板相互独立而不再并联。然后将蓄电池充放电机的正极输出线连接到正极分流器的输入端,将蓄电池充放电机的负极输出线依次连接到负极分流器的输出端。当启动蓄电池充放电机使蓄电池开始以设定的放电电压和放电电流放电时,即可通过电压采集装置采集到相对应的正极板或负极板所构成的回路中定值电阻上的电压,继而计算出该回路的电流值,将该电流值乘以放电时间即可得到该单片极板的容量。
[0009]也就是说,本技术避开了检测单片极板的重量和厚度等难以检测的参数,而改用直接体现单片极板容量的电流、电压、放电时间等参数,既显著地方便了检测又可确保检测数据的精度。
[0010]作为优选,所述蓄电池充放电机的设定放电电流为8A

12A,设定放电电压1.5V

2.0V,设定的放电时间为1min

2min。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充放电机的设定放电电流为10A,设定放电电压1.75V,设定的放电时间为1min。
[0011]通过控制合适的放电电流、放电电压和放电时间,有利于提升检测结果的精度,同时提高检测效率。
[0012]作为优选,单格内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数量均为n、且单格内第一块为负极板、最后一块为正极板,检测时,序号为1至n

1的正极耳依次与序号为1至n

1的正极分流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序号为2至n的负极耳依次与序号为1至n

1的负极分流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0013]由于单格内首尾极板的检测数据会有比较大的偏离,因此,检测时本技术使首尾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极耳处于开路状态。例如,当正、负极板的数量为6时,只检测其中的5块正极板和5块负极板,从而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
[0014]作为优选,负极分流器、正极分流器的数量为5,第1至第5负极分流器各定值电阻依次为14.94毫欧、14.94毫欧、15.04毫欧、15.04毫欧、14.76毫欧,第1至第5正极分流器各定值电阻依次为7.57毫欧、7.57毫欧、7.35毫欧、7.35毫欧、7.56毫欧。
[0015]通过合适地控制各定值电阻的阻值,有利于提升可定值电阻上电压测量值的精度,进而提升单片极板容量的检测精度。
[0016]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方便地检测蓄电池中单格极板的容量,从而对单个极板的厚度、重量等偏差所造成的性能差异做出综合评判,有效地避免直接测量极板厚度、重量等参数所存在的测量难度高,测量精度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极板容量检测装置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电压采集装置
ꢀꢀ
11、正极采样端
ꢀꢀ
12、负极采样端
ꢀꢀ
2、蓄电池充放电机
ꢀꢀ
21、正极输出线
ꢀꢀ
22、负极输出线
ꢀꢀ
3、正极分流器
ꢀꢀ
31、固定条
ꢀꢀ
4、负极分流器
ꢀꢀ
41、输入端
ꢀꢀ
42、输出端
ꢀꢀ
5、蓄电池
ꢀꢀ
51、极耳
ꢀꢀ
52、正极板
ꢀꢀ
53、负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0]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检测蓄电池单片极板容量的装置,包括电压采集装置1、蓄电
池充放电机、若干负极分流器4、若干正极分流器3。
[0021]其中电压采集装置包括用于显示检测电压的液晶显示屏、若干检测通道、用于选择检测通道的通道开关选择按钮、启动按钮、停止按钮、数据存储按钮、每个检测通道包括用导线连接的正极采样端和负极采样端。
[0022]蓄电池充放电机包括用于显示设置程序参数的液晶显示屏、电压设置按钮、电流设置按钮、模式设置按钮(包括充电/放电/静置/结束)、用于选择记录时间长短的记录条件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蓄电池单片极板容量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具有若干正极采样端和若干负极采样端的电压采集装置、具有若干正极输出线和负极输出线的蓄电池充放电机、若干负极分流器、若干正极分流器,所述负极分流器、正极分流器均包括输入端、输出端、连接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定值电阻,蓄电池充放电机的正极输出线与对应的正极分流器的输入端相连接,蓄电池充放电机的负极输出线与对应的负极分流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电压采集装置的正极采样端依次连接到正极分流器的输入端和负极分流器的输入端,将电压采集装置的负极采样端依次连接到正极分流器的输出端和负极分流器的输出端,检测时,正极分流器的输出端与需要检测的蓄电池单格内正极板的正极耳相连接,负极分流器的输入端与需要检测的蓄电池单格内负极板的负极耳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蓄电池单片极板容量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蓄电池充放电机的设定放电电流为8A

12A,设定放电电压1.5V

2.0V,设定的放电时间为1mi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欢余杰吴金熠闫大龙朱双燕黄奕钊
申请(专利权)人: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