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粒复合吸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68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陶粒复合吸声板,涉及吸声板材领域,包括:壳体、陶粒层和隔声层,在壳体内设置有供噪音依次穿过的陶粒层和隔声层,隔声层与壳体内壁之间具有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隔声层与壳体内壁之间具有空腔,少部分噪音在通过陶粒层和隔声层后进入该空腔,并在该空腔内反复震荡,直到衰减为零,提高了吸声、隔音效果,而且设置陶粒层替代岩棉、玻璃棉等纤维材料,提高了结构的强度,不易破损且耐候性好,在使用年限内功能不会降低,报废后自然降解不会造成固废污染。解不会造成固废污染。解不会造成固废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粒复合吸声板


[0001]本技术涉及吸声板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陶粒复合吸声板。

技术介绍

[0002]声环境是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中,人们需要环境安静、听音清楚,房间内的声音效果与顶、墙、地面的建筑材料的声学特性关系很大,当室内大量使用混凝土、石膏板、玻璃、金属板、石材、瓷砖等密实硬质的声音反射性材料时,由于声音反射的混响叠加作用,会造成室内声音嘈杂,而且含混不清。
[0003]在室内安装吸声装饰板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一般地,吸声装饰板由具有一定吸声系数的吸声材料制成,吸声材料由吸声系数来分别,材料的吸声系数NRC小于0.2的材料是反射材料,NRC大于0.2的材料被认为是吸声材料,吸声系数体现吸声材料吸收声音的能力;传统吸声材料一般有矿棉板、木丝板、玻纤棉、岩棉、微孔海绵、聚酯纤维板、穿孔金属板、穿孔木板等,然而,这些矿物纤维吸声材料的缺点是:材料强度差、美观度差、存在纤维粉尘等,长期使用还容易出现变形、开裂或剥落,报废时填充物无法自然降解,对周边环境造成固废污染。
[0004]使用陶土烧制的陶粒是一种在制作过程中内部天然形成了大量微孔的颗粒状材料,陶粒内部丰富的微孔本身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长期以来,人们大多采用陶粒作为填充骨料或层积过滤材料,未曾有人利用陶粒内部的微孔结构进行建筑吸声,即使有使用陶粒作为吸声板材的案例,也仅仅是利用作为骨料的陶粒之间空隙吸声,但是这种吸声效率低,隔声效果差,达不到工程要求。
[0005]申请号为“201820816164.5”,名称为“水泥陶粒吸声板”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泥陶粒吸声板,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底框,底框包括长方形的底板和四周凸起的边框,底框内设有填充体,填充体为双层结构,内层为泡沫吸音棉层、外层为水泥陶粒层,水泥陶粒层的外表面为凹凸状,且水泥陶粒层的最高平面与边框的端面齐平,噪音经过水泥陶粒层以及泡沫吸音棉层后,会有部分未被吸收的噪音通过底框传递出去,吸音、隔音效果较差,而且报废时填充物无法自然降解,对周边环境造成固废污染。
[0006]因此人们亟需一种可提高吸声效果、隔音效果、强度高且不会造成固废污染的陶粒复合吸声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粒复合吸声板,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提高了吸声效果与隔音效果、强度高且不会造成固废污染。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陶粒复合吸声板,包括壳体、陶粒层和隔声层,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供噪音依次穿过的所述陶粒层和所述隔声层,所述隔声层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具有空腔。
[0009]优选的,所述陶粒层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具有空腔。
[0010]优选的,所述陶粒层与所述隔声层一体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全封闭设置,所述外壳体紧贴套设在所述内壳体外。
[0012]优选的,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陶粒层与所述隔声层的凹槽。
[0013]优选的,所述外壳体一端开口设置,所述内壳体从所述外壳体的开口露出,所述外壳体相对开口端的一端四周延伸形成与露出所述外壳体的部分所述内壳体相匹配的插接槽;或者外壳体两端开口设置,内壳体从外壳体的两端开口露出,一端露出外壳体的内壳体上设置有H型槽连接件,H型槽连接件远离内壳体的一面上形成有插接槽。
[0014]优选的,所述插接槽内设置有具有减震作用的胶条,所述外壳体与所述陶粒层和所述隔声层对应的两侧面外设有胶条。
[0015]优选的,所述陶粒层远离所述隔声层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起。
[0016]优选的,所述凸起为正方锥形凸起,若干个所述凸起交错排列设置。
[0017]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8]1、壳体内设置有供噪音依次穿过的陶粒层和隔声层,噪声先经过陶粒层,被陶粒层内的陶粒的微孔结构吸收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穿过陶粒层到达隔声层,隔声层再反射一部分进入到陶粒层内继续被吸收,提高了吸声效果,这部分噪音在被陶粒层吸收的同时,与入射噪音形成抵消或干扰,消除或改变噪音的传播方向,进而降低噪音。
[0019]2、隔声层与壳体内壁之间具有空腔,由于该空腔的存在,一小部分穿过隔声层的噪音会在该空腔内反复震荡,直至最后衰减为零,大大提高了隔音效果。
[0020]3、陶粒层与壳体内壁之间具有空腔,当噪音传播至陶粒层时,会有部分噪音被反射,反射的噪音在该空腔内与入射的噪音形成抵消或干扰,并反复震荡,进而降低噪音。
[0021]4、陶粒层与隔音层的一体设置,隔音层为复合、加强隔声层,大大加强了整体陶粒复合吸声板的结构强度,不易发生变形、开裂或剥落。
[0022]5、壳体分为内壳体和紧贴套设在内壳体外的外壳体,外壳体可作为保护结构保护内壳体,在加强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光照、冷热、风雨以及细菌等因素的影响,提高了陶粒复合吸声板的使用寿命与耐候性。
[0023]6、内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陶粒层与隔声层的凹槽,凹槽的固定作用使得陶粒层与隔声层在内壳体内不会发生位置偏移,进而使得陶粒复合吸声板在运输过程中,内部结构不会发生错位。
[0024]7、陶粒层上交错排列设置若干个凸起,增大了陶粒层的吸音面积,而且交错排列的凸起使得反射的噪音形成发散状态,与入射噪音形成抵消或干扰,消除或改变噪音的传播方向,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陶粒复合吸声板外壳体连接式封顶块的结构图;
[0027]图2为本技术陶粒复合吸声板外壳体连接式中间块的结构图;
[0028]图3为本技术陶粒复合吸声板H型槽连接件连接式封顶块的结构图;
[0029]图4为本技术陶粒复合吸声板H型槽连接件连接式中间块的结构图;
[0030]图5为本技术陶粒复合吸声板正面剖视图;
[0031]图6为本技术陶粒复合吸声板内部结构图;
[0032]其中,1、壳体;2、外壳体;3、内壳体;4、陶粒层;5、隔声层;6、凹槽;7、空腔;8、插接槽;9、胶条;10、H型槽连接件;1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粒复合吸声板,以解决现有技术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粒复合吸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陶粒层和隔声层,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供噪音依次穿过的所述陶粒层和所述隔声层,所述隔声层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具有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粒复合吸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粒层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具有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粒复合吸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粒层与所述隔声层一体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粒复合吸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全封闭设置,所述外壳体紧贴套设在所述内壳体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粒复合吸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陶粒层与所述隔声层的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粒复合吸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一端开口设置,所述内壳体从所述外壳体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文霞李博识谭江殷祥芬黄国锋陈焕荣孙平赵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远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