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264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市政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包括雨水汇集管道、分流主管道以及分流支管道,所述雨水汇集管道的顶部开设有雨水进口,所述雨水汇集管道的侧边开设溢流出口,所述溢流出口与所述分流主管道通过溢流通道连通,所述雨水汇集管道沿管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低位蓄水段,所述雨水汇集管道在所述低位蓄水段处设置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伸出所述雨水汇集管道的部分连通所述分流支管道,且所述虹吸管的启动液位低于所述溢流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雨量较小的情况下,对雨水进行初步沉淀处理,减少杂质后进行重新回收。质后进行重新回收。质后进行重新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市政工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顾名思义,对大雨、小雨雨水进行分离处理,大雨、小雨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雨量不同,其次,大雨、小雨雨水中夹杂的杂质不同,在大雨甚至暴雨天气下,雨量较大,城市排水系统压力较大,城市排水管道容易满负荷;小雨天气下,水量较小,此时的城市排水系统压力不大,产生积水的情况较少,且除前期的雨水含有一些杂质外,后期的雨水较为清澈,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重新用于园林或道路清洁,但是现有排水系统均未利用这一排水压力小的时间段对雨水进行处理回收,而是直接排放,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在雨量较小的情况下,对雨水进行初步沉淀处理,减少杂质后进行重新回收。
[0004]本技术的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包括雨水汇集管道、分流主管道以及分流支管道,所述雨水汇集管道的顶部开设有雨水进口,所述雨水汇集管道的侧边开设溢流出口,所述溢流出口与所述分流主管道通过溢流通道连通,所述雨水汇集管道沿管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低位蓄水段,所述雨水汇集管道在所述低位蓄水段处设置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伸出所述雨水汇集管道的部分连通所述分流支管道,且所述虹吸管的启动液位低于所述溢流出口。
[0005]进一步,所述雨水汇集管道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汇集管道和位于下部的第二汇集管道,所述第一汇集管道的管身和第二汇集管道的管身通过两块连接板形成的连接通道连通,所述雨水进口设置在所述连接通道的正上方,所述溢流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汇集管道上,所述第二汇集管道由多条呈V型结构的管道子段头尾连通形成,所述管道子段的最低处形成所述低位蓄水段。
[0006]进一步,所述低位蓄水段处还设置有连通低位蓄水段和分流主管道的冲洗管道,所述冲洗管道在位于低位蓄水段的进口处设置有液位阀,所述液位阀上连接有液位感应装置,且所述液位阀的启动液位高于所述虹吸管的启动液位。
[0007]进一步,所述液位阀包括铰接在所述冲洗管道管口的翻转板,所述液位感应装置为通过拉索与所述翻转板连接的浮球。
[0008]进一步,所述虹吸管位于所诉低位蓄水段的管口处设置有防堵网盖。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包括雨水汇集管道、分流主管道以及分流支管道,雨水汇集管道沿管道的长度方向设置
有多个低位蓄水段,所述低位蓄水段处设置有虹吸管,雨水进入低位蓄水段时,不会直接进行排放,而是蓄积在低位蓄水段,在蓄积的过程中,雨水中的杂质可以得到沉积,直到水位到达虹吸管的启动液位才会进一步进入分流支管道进行回收;在雨量较大的情况下,雨水从溢流出口直接排入分流主管道,避免了积水。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雨水汇集管道1、第一汇集管道101、第二汇集管道102、连接通道103、分流主管道2、分流支管道3、雨水进口4、溢流出口5、溢流通道6、低位蓄水段7、虹吸管8、管道子段9、冲洗管道10、翻转板11、浮球12、防堵网盖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包括雨水汇集管道1、分流主管道2以及分流支管道3,所述雨水汇集管道1的顶部开设有雨水进口4,所述雨水汇集管道1的侧边开设溢流出口5,所述溢流出口5与所述分流主管道2通过溢流通道6连通,所述雨水汇集管道1沿管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低位蓄水段7,所述雨水汇集管道1在所述低位蓄水段7处设置有虹吸管8,所述虹吸管8伸出所述雨水汇集管道1的部分连通所述分流支管道3,且所述虹吸管8的启动液位低于所述溢流出口5。
[0016]在小雨状态下,雨水进入雨水汇集管道1在低位蓄水段7处蓄积,将杂质进行沉淀,当蓄积水位达到虹吸管8的启动液位时,雨水从虹吸管8进入分流支管进行回收利用,当液位降低虹吸管8所允许的最低液位时,虹吸作用被打断,雨水开始重新蓄积,如此反复实现对小雨雨水的沉降处理以及分流回收利用;在大雨天气情况下,雨水的进水速度大于虹吸管8虹吸的速度,液位不断上升,从溢出口进入分流主管道2进行排放,提高排水速度,避免出现积水。
[0017]本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汇集管道1的具体结构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汇集管道101和位于下部的第二汇集管道102,所述第一汇集管道101的管身和第二汇集管道102的管身通过两块连接板形成的连接通道103连通,所述雨水进口4设置在所述连接通道103的正上方,所述溢流出口5设置在所述第一汇集管道101上,所述第二汇集管道102由多条呈V型结构的管道子段9头尾连通形成,所述管道子段9的最低处形成所述低位蓄水段7。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低位蓄水段7处还设置有连通低位蓄水段7和分流主管道2的冲洗管道10,所述冲洗管道10在位于低位蓄水段7的进口处设置有液位阀,所述液位阀上连接有液位感应装置,且所述液位阀的启动液位高于所述虹吸管8的启动液位,在出现大雨天气也就是液位高于虹吸管8的启动液位时,液位阀被开启,低位蓄水段7中的水可以经过冲洗
管道10进入分流主管道2中,同时将沉积在低位蓄水段7中的淤泥杂质等冲走。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液位阀包括铰接在所述冲洗管道10管口的翻转板11,所述液位感应装置为通过拉索与所述翻转板11连接的浮球12,结构简单,成本低。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虹吸管8位于所诉低位蓄水段7的管口处设置有防堵网盖13,避免虹吸管8被堵塞。
[002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包括雨水汇集管道、分流主管道以及分流支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汇集管道的顶部开设有雨水进口,所述雨水汇集管道的侧边开设溢流出口,所述溢流出口与所述分流主管道通过溢流通道连通,所述雨水汇集管道沿管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低位蓄水段,所述雨水汇集管道在所述低位蓄水段处设置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伸出所述雨水汇集管道的部分连通所述分流支管道,且所述虹吸管的启动液位低于所述溢流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汇集管道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汇集管道和位于下部的第二汇集管道,所述第一汇集管道的管身和第二汇集管道的管身通过两块连接板形成的连接通道连通,所述雨水进口设置在所述连接通道的正上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珺胡金勇赖杨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谷际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