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谦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62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防水机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集水盒,所述集水盒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管,且第一输水管与集水盒相连通,所述集水盒的底端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且第二输水管与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的表面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端设置有活性炭板,所述集水盒的内部安装有阻挡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雨水对墙体的沾染,让用户方便的对雨水进行收集使用,提升了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用户可快捷的对活性炭板进行更换和清理,保证该装置良好的过滤效率,可对落叶进行阻挡,保证雨水排出通畅。保证雨水排出通畅。保证雨水排出通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屋檐是建筑物的房顶延伸出墙体的房顶结构,檐高就是建筑物外地坪直接到檐口的高度,檐口也是指下齿形装饰之间的空间,屋檐滴水的地方,主要是用以在降雨时对雨水进行阻挡,防止房顶的雨水直接流在墙体上,在降低雨水对墙体的侵蚀方面有着重大作用;
[0003]现阶段建筑物的檐口在使用过程中还是会有一定雨水滴落在墙体上,并且无法对雨水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无法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阶段建筑物的檐口在使用过程中还是会有一定雨水滴落在墙体上,并且无法对雨水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无法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防水机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集水盒,所述集水盒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管,且第一输水管与集水盒相连通,所述集水盒的底端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且第二输水管与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的表面套设有套管,且套管的顶端延伸至第一输水管的内部,所述套管的顶端设置有活性炭板,所述套管顶端的两侧皆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活性炭板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杆,且第二插杆的底端皆延伸至第二插槽的内部,所述套管表面的两侧皆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输水管两侧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杆,且第一插杆的底端皆延伸至第一插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插杆的一侧皆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插槽内壁的一侧皆开设有压槽,所述压槽的内部皆设置有卡块,且卡块的一端皆延伸至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压槽的内部皆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皆与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皆与压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的底端安装有开关阀,所述集水盒的内部安装有阻挡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输水管的两侧皆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套管内壁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块。
[0007]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上下两侧皆呈斜面状,所述卡块的一端皆呈圆弧状。
[0008]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压槽内部的两侧皆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
[0009]优选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第一挡网,所述第一挡网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挡网,所述第二挡网的底端设置有第三挡网,所述集水盒两侧内壁皆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组所述连接块相互错落分布,所述第一挡网顶端的一侧与第三挡网顶端的一侧皆插设有插块,且插块的底端皆穿过连接块延伸至连接块的外部,所述第一挡网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把,
所述第二挡网顶端的前后两侧与第三挡网顶端的前后两侧皆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第一挡网底端的前后两侧与第二挡网底端的前后两侧皆固定连接有与移动槽相配合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端皆延伸至移动槽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拉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斜状防滑纹。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降低雨水对墙体的沾染,让用户方便的对雨水进行收集使用,提升了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用户可快捷的对活性炭板进行更换和清理,保证该装置良好的过滤效率,可对落叶进行阻挡,保证雨水排出通畅;
[0012]1、通过设置有防水机构,该装置通过活性炭板对从集水盒留下的雨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雨水流入水箱内,从而使得该装置可降低雨水对墙体的沾染,让用户方便的对雨水进行过滤使用,提升了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用户可快捷的对活性炭板进行更换和清理,保证该装置良好的过滤效率,保证该装置的实用性;
[0013]2、通过设置有阻挡机构,通过第一挡网、第二挡网和第三挡网对落叶等杂物进行阻挡,通过推动拉把,使得第一挡网、第二挡网和第三挡网摞起,从而使得该装置可对落叶进行阻挡,保证雨水排出通畅,并且用户可方便的将第一挡网、第二挡网和第三挡网取下进行清洁,避免落叶淤积在第一挡网、第二挡网和第三挡网的表面,保证良好的通水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套管和活性炭板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中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100、防水机构;110、集水盒;111、第一输水管;112、水箱;113、第二输水管;114、套管;115、活性炭板;116、第一插槽;117、第一插杆;118、固定槽;119、压槽;120、卡块;121、弹簧;122、第二插槽;123、第二插杆;124、开关阀;200、阻挡机构;210、第一挡网;211、第二挡网;212、第三挡网;213、连接块;214、插块;215、移动槽;216、移动块;217、拉把。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24]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防水机构100,防水机构100包括集水盒110,集水盒110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管111,且第一输水管111与集水盒110相
连通,集水盒110的底端设置有水箱112,水箱1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113,且第二输水管113与水箱112相连通,第二输水管113的表面套设有套管114,且套管114的顶端延伸至第一输水管111的内部,套管114的顶端设置有活性炭板115,套管114顶端的两侧皆开设有第二插槽122,活性炭板115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杆123,且第二插杆123的底端皆延伸至第二插槽122的内部,套管114表面的两侧皆开设有第一插槽116,第一输水管111两侧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杆117,且第一插杆117的底端皆延伸至第一插槽116的内部,第一插杆117的一侧皆开设有固定槽118,第一插槽116内壁的一侧皆开设有压槽119,压槽119的内部皆设置有卡块120,且卡块120的一端皆延伸至固定槽118的内部,压槽119的内部皆设置有弹簧121,弹簧121的一端皆与卡块120的一侧固定连接,弹簧121的另一端皆与压槽119的内壁固定连接,水箱112的底端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防水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机构(100)包括集水盒(110),所述集水盒(110)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管(111),且第一输水管(111)与集水盒(110)相连通,所述集水盒(110)的底端设置有水箱(112),所述水箱(1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113),且第二输水管(113)与水箱(112)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113)的表面套设有套管(114),且套管(114)的顶端延伸至第一输水管(111)的内部,所述套管(114)的顶端设置有活性炭板(115),所述套管(114)顶端的两侧皆开设有第二插槽(122),所述活性炭板(115)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杆(123),且第二插杆(123)的底端皆延伸至第二插槽(122)的内部,所述套管(114)表面的两侧皆开设有第一插槽(116),所述第一输水管(111)两侧的底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杆(117),且第一插杆(117)的底端皆延伸至第一插槽(116)的内部,所述第一插杆(117)的一侧皆开设有固定槽(118),所述第一插槽(116)内壁的一侧皆开设有压槽(119),所述压槽(119)的内部皆设置有卡块(120),且卡块(120)的一端皆延伸至固定槽(118)的内部,所述压槽(119)的内部皆设置有弹簧(121),所述弹簧(121)的一端皆与卡块(120)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1)的另一端皆与压槽(119)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水箱(112)的底端安装有开关阀(124),所述集水盒(110)的内部安装有阻挡机构(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谦刘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冯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