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底泥污染治理用加药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253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底泥污染治理用加药搅拌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加药箱,所述加药箱的上端设置有进药口,所述加药箱的下端连接有出药管,所述出药管上安装有泵体;所述安装框架的下端安装有水平移动机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用于带动电机箱移动,所述电机箱内安装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轴向下穿过所述电机箱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为竖向伸缩轴,所述传动轴的下端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传动轴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罩体,所述罩体与电机箱之间通过液压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提高混合效率,提高反应充分度,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底泥污染治理用加药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底泥污染治理用加药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内河道型水库受污染程度日益增加,主要是由于水库周围垃圾堆积产生的渗滤液、水库周围污水管道生活污水渗漏以及初期雨水汇入水库水体中,污染物输入量超过了其自身的自净能力,部分污染物沉积至水库底部,导致水库水体逐渐恶化,并呈现出反复性恶化状态。此外由于水库水体处于半封闭状态,换水周期长,自净能力弱,水生态系统不完善,导致水库中部分污染沉积至底泥中,逐年累积,对水库水体造成持续性污染和破坏。
[0003]当前国内用于底泥治理的方式主要为原位处理和异位处理,原位处理技术是通过就地处理污泥,避免污泥转移的高昂费用和二次污染,同时能避免水库底泥流失。现有原位处理技术主要是向底泥中投加底泥改良药剂,通过药剂对水体中还原性物质进行氧化去除、对氮、磷等元素进行降解或吸收,从而解决底泥污染的问题。
[0004]目前对于水库底泥的处理均采用原位处理技术,原位处理底泥改良剂大多通过不放水的方式进行投加,但目前现有深水药剂投加处理设备均存在药剂投加损失较大、作业面不完全、混合反应不充分、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混合效率,提高反应充分度,自动化程度高的基于智能控制的底泥污染治理用加药搅拌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底泥污染治理用加药搅拌装置,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加药箱,所述加药箱内放置有药剂,所述加药箱的上端设置有进药口,所述加药箱的下端连接有出药管,所述出药管上安装有泵体;所述安装框架的下端安装有水平移动机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用于带动电机箱移动,所述电机箱内安装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轴向下穿过所述电机箱连接有传动轴,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轴与电机箱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所述传动轴为竖向伸缩轴,所述传动轴的下端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传动轴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罩体,所述转轴和搅拌叶片位于所述罩体内,所述罩体与电机箱之间通过液压缸连接,所述出药管的下端与罩体连通。
[0008]这样,加药箱内放置有药剂,药剂为现有药剂,通过泵体和出药管带动药剂到达罩体下方,通过水平移动机构带动罩体和出药管移动,出药管为软管,防水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通过转轴带动搅拌叶片进行转动,传动轴为竖向伸缩轴,可以通过液压缸带动罩
体移动进而实现竖向伸缩轴的伸缩,从而对罩体的位置进行调整。
[0009]其中,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框架的丝杠箱,所述丝杠箱内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箱的下端设置有长条孔,所述丝杠上旋接配合有螺母,所述螺母通过连接块与所述电机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滑动配合在所述长条孔内;所述丝杠箱外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丝杠箱与所述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动作,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带动螺母块、连接块和电机箱移动。
[0010]其中,所述竖向伸缩轴为三级伸缩轴。结构简单。
[0011]其中,所述三级伸缩轴包括外筒、中筒和内筒,所述中筒位于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所述外筒正对中筒竖向设置有中滑槽,所述中筒外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滑动配合在中滑槽内的中滑块,所述中筒正对内筒竖向设置有内滑槽,所述内筒外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滑动配合在内滑槽内的内滑块。利用中滑槽和下滑槽对中筒和下筒的运动进行导向,避免竖向伸缩轴在伸缩过程中转动。
[0012]其中,所述液压缸设置有2个,所述液压缸的缸体正对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外筒外侧安装有轴承,所述支撑杆与轴承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杆和轴承对竖向伸缩轴进行支撑,提高转动稳定性,减少震动。
[0013]综上,本技术具有能够提高混合效率,提高反应充分度,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底泥污染治理用加药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去掉安装框架、水平移动机构和加药箱、加药管之后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传动轴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上、下”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018]如图1

3所示,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底泥污染治理用加药搅拌装置,包括安装框架1,所述安装框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加药箱,所述加药箱内放置有药剂,所述加药箱的上端设置有进药口,所述加药箱的下端连接有出药管3,所述出药管上安装有泵体;所述安装框架的下端安装有水平移动机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用于带动电机箱4移动,所述电机箱内安装有防水电机5,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轴向下穿过所述电机箱连接有传动轴6,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轴与电机箱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所述传动轴为竖向伸缩轴,所述传动轴的下端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8;所述传动轴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罩体9,所述转轴和搅拌叶片位于所述罩体内,所述罩体与电机箱之间通过液压
缸10连接,所述出药管的下端与罩体连通。
[0019]这样,加药箱内放置有药剂,药剂为现有药剂,通过泵体和出药管带动药剂到达罩体下方,通过水平移动机构带动罩体和出药管移动,出药管为软管,防水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通过转轴带动搅拌叶片进行转动,传动轴为竖向伸缩轴,可以通过液压缸带动罩体移动进而实现竖向伸缩轴的伸缩,从而对罩体的位置进行调整。
[0020]其中,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框架的丝杠箱11,所述丝杠箱内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丝杠12,所述丝杠箱的下端设置有长条孔,所述丝杠上旋接配合有螺母13,所述螺母通过连接块与所述电机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滑动配合在所述长条孔内;所述丝杠箱外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丝杠箱与所述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动作,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带动螺母块、连接块和电机箱移动。
[0021]其中,所述竖向伸缩轴为三级伸缩轴。结构简单。
[0022]其中,所述三级伸缩轴包括外筒14、中筒15和内筒16,所述中筒位于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所述外筒正对中筒竖向设置有中滑槽,所述中筒外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滑动配合在中滑槽内的中滑块17,所述中筒正对内筒竖向设置有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底泥污染治理用加药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加药箱,所述加药箱内放置有药剂,所述加药箱的上端设置有进药口,所述加药箱的下端连接有出药管,所述出药管上安装有泵体;所述安装框架的下端安装有水平移动机构,所述水平移动机构用于带动电机箱移动,所述电机箱内安装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轴向下穿过所述电机箱连接有传动轴,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轴与电机箱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所述传动轴为竖向伸缩轴,所述传动轴的下端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传动轴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罩体,所述转轴和搅拌叶片位于所述罩体内,所述罩体与电机箱之间通过液压缸连接,所述出药管的下端与罩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底泥污染治理用加药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框架的丝杠箱,所述丝杠箱内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箱的下端设置有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琨李继强宋克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