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汤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42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煮汤锅,属于炊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锅体和下锅体,所述上锅体堆叠在所述下锅体的上方,所述上锅体的底部设有延伸至所述下锅体内部的筛漏,所述筛漏用于盛放猪筒骨,所述下锅体的内壁设有隔段,在所述隔段上设有筛网,所述筛网用于铺放螺蛳,所述下锅体的底部设有出汤口,所述出汤口设有开关阀,所述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出汤口打开和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人工手动去除浮沫耗时耗力的问题。耗力的问题。耗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煮汤锅


[0001]本技术属于炊具设备
,涉及一种用于熬制螺蛳高汤的煮汤锅。

技术介绍

[0002]螺蛳粉是广西柳州的著名美食,其中,螺蛳和猪筒骨混合熬制成的高汤是螺蛳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锅味美鲜香的高汤需要长时间的慢火熬炖;而现有的汤锅在熬制螺蛳汤的过程中,猪筒骨经过长时间的熬煮,高汤表面会出现很多的浮沫,浮沫不仅会影响高汤的口感,而且还会影响顾客的食欲,通常需要烹饪人员手动用勺子定时撇去高汤表面上浮沫,这种去除浮沫的方法存在耗时耗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煮汤锅,可以解决现有人工手动去除浮沫耗时耗力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锅体和下锅体,所述上锅体堆叠在所述下锅体的上方,所述上锅体的底部设有延伸至所述下锅体内部的筛漏,所述筛漏用于盛放猪筒骨,所述下锅体的内壁设有隔段,在所述隔段上设有筛网,所述筛网用于铺放螺蛳,所述下锅体的底部设有出汤口,所述出汤口设有开关阀,所述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出汤口打开和关闭。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上锅体的顶部设有锅盖。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上锅体和所述下锅体的外壁两侧均设有提手,所述提手便于提起放下所述上锅体和所述下锅体。
[000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筛漏将螺蛳和猪筒骨分开且在同一锅内进行熬煮,螺蛳铺设在筛网上防止螺蛳沉底堵住出汤口,高汤从出汤口流出,处于高汤表面的浮沫在随着高汤水位线的下降而向下降,利用螺蛳作为过滤物将浮沫阻隔在上方,防止浮沫从出汤口流出,具有无需人工手动去除浮沫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下锅体;11、隔段;12、筛网;13、出汤口;14、开关阀;2、上锅体;21、筛漏;3、锅盖;4、提手;5、螺蛳;6、猪筒骨。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11]如图1所示的煮汤锅,包括上锅体2和下锅体1,上锅体2堆叠在下锅体1的上方,上锅体2的底部设有延伸至下锅体1内部的筛漏21,筛漏21用于盛放猪筒骨6,下锅体1的内壁设有隔段11,在隔段11上设有筛网12,筛网12用于铺放螺蛳5,下锅体1的底部设有出汤口
13,出汤口13设有开关阀14,开关阀14用于控制出汤口13打开和关闭;上锅体2的顶部设有锅盖3;上锅体2和下锅体1的外壁两侧均设有提手4,提手4便于提起放下上锅体2和下锅体1。
[0012]使用时,筛网12放在隔段11上,倒入螺蛳5铺满在筛网12上,将下锅体1提放到炉台上,再将上锅体2提放堆叠在下锅体1上,往筛漏21内放入猪筒骨6和其他佐料,倒入清水没过猪筒骨6,盖上锅盖3后开火进行熬煮,熬煮好的螺蛳5高汤从从出汤口13流出,利用螺蛳5作为过滤物对浮沫进行过滤,得到的高汤纯净无杂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煮汤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锅体和下锅体,所述上锅体堆叠在所述下锅体的上方,所述上锅体的底部设有延伸至所述下锅体内部的筛漏,所述下锅体的内壁设有隔段,在所述隔段上设有筛网,所述下锅体的底部设有出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异月陈俊浩陈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桂鼎丰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