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式加热的间接热脱附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385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式加热的间接热脱附处理设备,包括:间接热脱附窑体、加热源整体单元、扬料单元,所述间接热脱附窑体为双层结构,其主要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外层排气口、内层排气口。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立体式加热的间接热脱附处理设备,改变了热源分布方式,优化了窑体内部结构,在相同的时间内提高修复产量,并可在相同预设温度下,降低能耗。能耗。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式加热的间接热脱附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体式加热的间接热脱附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其中大量化工场、农药厂等工业厂房需要搬迁,留下了大批有机物污染场地。间接热脱附技术作为目前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主流技术之一,应用越来越广泛。间接热脱附设备一般由进料系统、脱附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组成,其中核心单元之一是脱附系统,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土壤热脱附的效率和系统能耗。而与直接热脱附系统不同之处,间接热脱附系统的原理是通过间接加热,将污染土壤加热至目标污染物的沸点以上,然后通过控制系统温度和物料停留时间有选择地促使污染物气化挥发,使目标污染物与土壤颗粒分、去除。
[0003]目前,间接热脱附设备加热方式一般由燃烧器产生的火焰均匀加热回转窑外部,从而达到间接加热的目的,加热的主要热源为助燃器。现有的间接热脱附设备设有多个燃烧器,主要集中分布在窑体底部,这种分布方式导致窑体加热不均匀,窑体顶部和底部的温差较大(100

150℃),进而导致窑体内部能量分布不均匀,而污染土壤堆积在窑体底部,与高温部位接触的土壤量有限,修复效率低;同时,窑体内部结构,限制了土壤与高温窑体接触的时间,升温效率低,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间接热脱附在加热修复过程中两个问题,一是在多个加热源情况下,采样集中式分布方式,无法保证热量的均匀分布,从而导致与高温部位接触的土壤量受限,修复效率低;二是有机污染土壤在脱附系统回转窑转动时易堆积,仅土壤堆体内部无法有效的与窑体接触或接触时间短,升温速率低,从而导致达到预定温度时脱附系统回转窑能耗较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0006]提供一种立体式加热的间接热脱附处理设备,其包括:间接热脱附窑体、加热源整体单元、扬料单元,
[0007]所述间接热脱附窑体为双层结构,其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外层排气口、内层排气口,所述内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且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设置有作为导热腔体的间隙,
[0008]所述加热源整体单元包括多个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均匀分布于窑体顶部和底部,以采用均匀分布加热的方式对间接热脱附窑体进行立体式加热升温,所述外层排气口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上,并与导热腔体相连通,所述内层排气口与内壳体相连通,
[0009]所述扬料单元包括扬料板、导料板, S型结构的所述导料板和所述扬料板与内壳
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导料板位于靠近进料口的内壳体前部,所述扬料板位于内壳体的中部,且靠近出料口的内壳体后部不设置扬料板。
[0010]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为空心圆柱体结构。
[0011]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同心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
[0012]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间接热脱附窑体的顶部和底部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所述燃烧器。
[0013]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层排气口的一端连通设置于所述内壳体上,另一端与烟气处理装置相连接。
[0014]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内壳体前部的长度为内壳体总长度的1/4~1/6。
[0015]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内壳体后部的长度为内壳体总长度的1/4~1/6。
[0016]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扬料板的长度为内壳体直径的1/2~2/3。
[0017]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扬料板的边缘为锯齿状结构。
[0018]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扬料板与内壳体侧壁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0~15
°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了热源分布方式,优化了窑体内部结构,在相同的时间内提高修复产量,并可在相同预设温度下,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1]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立体式加热的间接热脱附处理设备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立体式加热的间接热脱附处理设备一较佳实施例中扬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2,本技术实施例包括:
[0025]一种立体式加热的间接热脱附处理设备,改变原有的热源分布方式,同时优化窑体内部结构,在相同的时间内提高修复产量;并可在相同预设温度下,降低能耗。其为大型工程的间接热脱附应用设备,适用于大、中、小型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应用范围广泛,适合国内有机污染修复工程污染物种类多、污染状况复杂的特点,便于控制修复成本和提高修复效率。
[0026]一种立体式加热的间接热脱附处理设备,其主要包括2个结构单元,其中:
[0027](1)立体式加热单元
[0028]所述立体式加热单元实现了多个加热源热量的均匀分布,确保间接热脱附系统窑体内部温度快速均匀上升。
[0029]所述立体式加热单元包括间接热脱附窑体、加热源整体单元。
[0030]所述间接热脱附窑体为双层结构,其主要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外层排气口3、内层排气口4。
[0031]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为空心圆柱体结构,所述内壳体同心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且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设置有间隙,作为导热腔体8。
[0032]所述加热源整体单元包括多个燃烧器5,所述间接热脱附窑体的顶部和底部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所述燃烧器,即使燃烧器均匀分布于窑体顶部和底部,以采用均匀分布加热的方式对窑体进行立体式加热升温。通过均匀布置燃烧器,保证窑体内部温度场均匀,大大增加高温窑体面积,使大部分土壤均可以与高温窑体接触,提升加热效率。
[0033]所述外层排气口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上,并与导热腔体相连通,所述内层排气口的一端连通设置于所述内壳体上,另一端与烟气处理装置相连接。当污染土壤进入内壳体且多个燃烧器进行均匀分布式加热时,所述内壳体中经高温加热污染土壤而产生的烟气通过内层排气口输送至烟气处理装置,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外壳体内未直接与污染土壤接触烟气可以直接排放。
[0034](2)扬料单元
[0035]所述扬料单元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式加热的间接热脱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间接热脱附窑体、加热源整体单元、扬料单元,所述间接热脱附窑体为双层结构,其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外层排气口、内层排气口,所述内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且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设置有作为导热腔体的间隙,所述加热源整体单元包括多个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均匀分布于窑体顶部和底部,以采用均匀分布加热的方式对间接热脱附窑体进行立体式加热升温,所述外层排气口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上,并与导热腔体相连通,所述内层排气口与内壳体相连通,所述扬料单元包括扬料板、导料板, S型结构的所述导料板和所述扬料板与内壳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导料板位于靠近进料口的内壳体前部,所述扬料板位于内壳体的中部,且靠近出料口的内壳体后部不设置扬料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加热的间接热脱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为空心圆柱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式加热的间接热脱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同心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姜玉肖李辉辉田立斌高运志姜鸿喆杨柳青田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精英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