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框架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347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框架体系,包括中心支柱,所述中心支柱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横柱与第二横柱,所述中心支柱的前后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纵向柱与第二纵向柱,所述中心支柱上分别开设有两个贯穿槽,所述中心支柱的四周表面分别开设有四个榫槽,所述第一横柱的左侧表面设置有榫卯机构,所述第一纵向柱的前侧表面同样设置有榫卯机构。该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框架体系,该装置在对中心支柱上安装连接支柱时方式都是通过榫卯的方式进行拼接,避免在钢结构与钢结构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进而加快了钢结构施工后的速度,同时也减少了焊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减少了焊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减少了焊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框架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结构工程
,具体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框架体系。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以上,国内外对高层钢结构住宅的系统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装配式高层钢结构体系创新势在必行,现有大多数的钢结构住宅建筑施工时采用了大量的焊接,施工速度慢,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最重要的是焊缝的质量不宜控制,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框架体系,具备快速将中心支撑框架进行拼接等优点,解决了中心支撑框架连接安装较为缓慢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框架体系,包括中心支柱,所述中心支柱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横柱与第二横柱,所述中心支柱的前后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纵向柱与第二纵向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框架体系,包括中心支柱(1),所述中心支柱(1)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横柱(2)与第二横柱(3),所述中心支柱(1)的前后两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纵向柱(4)与第二纵向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支柱(1)上分别开设有两个贯穿槽(6),两个所述贯穿槽(6)分别延伸出中心支柱(1)的左右两侧表面与中心支柱(1)的前后两侧表面,所述中心支柱(1)的四周表面分别开设有四个榫槽(16),所述中心支柱(1)内纵向的贯穿槽(6)位于横向的贯穿槽(6)上方,所述中心支柱(1)上纵向的两个榫槽(16)位于横向的两个榫槽(16)的下方,所述第一横柱(2)的左侧表面设置有榫卯机构,所述第一纵向柱(4)的前侧表面同样设置有榫卯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框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机构包括有连接杆(7)与榫块(9),所述连接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横柱(2)的左侧表面上,所述连接杆(7)的左端通过中心支柱(1)上横向的贯穿槽(6)延伸出中心支柱(1)的左侧表面,所述第二横柱(3)的右侧表面开设有连接槽(8),所述连接杆(7)的左端与第二横柱(3)的连接槽(8)进行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框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柱(3)的前侧表面开设有螺纹槽(13),所述螺纹槽(13)延伸进连接槽(8)内,所述螺纹槽(13)内螺纹连接有螺杆(14),所述连接杆(7)位于连接槽(8)内的一端上同样开设有螺纹槽(13),所述螺纹槽(13)分别延伸出连接杆(7)的前后两侧表面,所述螺杆(14)的后端同样与连接杆(7)内的螺纹槽(13)进行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中心支撑框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块(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禄刘炳芳孙树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隆元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