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装用船舶外壳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233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涂装用船舶外壳保护装置,包括可拆插接固定在舷侧管内侧端部的柔性的导流管,插接在所述舷侧管内侧的所述导流管内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多个呈发散状且两两相对称布置的用于顶撑所述导流管内壁的顶撑件,多个所述顶撑件中的至少两个呈交叉布置的顶撑件可沿所述导流管的径向可调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涂装用船舶外壳保护装置拆装工序简单,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施工时间短,费用低,可重复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装用船舶外壳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涂装用船舶外壳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制造或维修期间,船体外壳需要喷涂油漆,在油漆未干时,遭遇雨天或其它原因造成的舷侧管排水,水流会冲刷船体外壳未凝固的油漆,造成油漆破坏的船体外壳区域需重新去除旧涂层,打磨后重新喷涂油漆。
[0003]现有技术采用在舷侧管下方焊接圆弧形钢板方法,将水流引导离开船壳,但是采用该种方法具有以下缺点:需预制圆弧形钢板,且使用高空车将焊机吊运到指定高处,为避免漏水,还需要打磨焊接气孔,这样又造成油漆缺损;且在船外壳涂装油漆凝固后,需用高空车将切割机运到指定地点切割圆弧形钢板,并重新打磨切割处,最后在补涂油漆,进一步的,切割下的圆弧形钢板边缘有缺损,回收储存和领取不易,也不适合多次使用。整个修补的工序繁琐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配合,施工时间长,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避免船舶外壳油漆被冲刷的方法具有工序繁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长以及费用高的缺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涂装用船舶外壳保护装置,包括可拆插接固定在舷侧管内侧端部的柔性的导流管,插接在所述舷侧管内侧的所述导流管内设有固定结构;
[0006]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多个呈发散状且两两相对称布置的用于顶撑所述导流管内壁的顶撑件,多个所述顶撑件中的至少两个呈交叉布置的顶撑件可沿所述导流管的径向可调固定。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撑件具有四个,四个所述顶撑件以所述固定座的中心两两相对称布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顶撑件的夹角为直角。
[0008]作为优选方案,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的顶撑件为第一顶撑件,与所述固定座可调固定的顶撑件为第二顶撑件;
[0009]所述第一顶撑件与所述固定座一体成型;
[0010]所述第二顶撑件包括与所述导流管内壁抵接的第二挡片和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的第二滑杆,所述固定座的中心具有空腔,所述第二滑杆穿过所述空腔的内壁延伸至所述空腔内,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可调固定所述第二滑杆的固定件。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空腔的内壁螺纹连接。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滑杆滑动穿过所述空腔的内壁,所述固定件为穿设在所述第二滑杆上的螺母,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空腔的外侧或者设置于所述空腔的侧壁内。
[0013]作为优选方案,第一顶撑件包括与所述导流管内壁抵接的第一挡片和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的第一滑杆;
[0014]所述第一挡片和所述第二挡片均设置为与所述导流管内壁匹配的圆弧状。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流管和所述固定结构的材质均为橡塑材料。
[0016]作为优选方案,位于所述舷侧管外侧的所述导流管的上侧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的面积为所述导流管的1/3。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专利技术的涂装用船舶外壳保护装置包括可拆插接固定在舷侧管内侧端部的柔性导流管,插接在舷侧管内侧的导流管内设有固定结构,利用固定结构将导流管可拆固定在舷侧管的端部内壁;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多个呈发散状且两两相对称布置的用于顶撑导流管内壁的顶撑件,多个顶撑件中的至少两个呈交叉布置的顶撑件可沿导流管的径向可调固定,调节两个交叉的顶撑件能够同时调节与其相对称布置的顶撑件,以使顶撑件能够顶撑在柔性导流管的内壁,使导流管抵接在舷侧管的内侧管壁上,实现固定舷侧管的目的。
[0019]本专利技术的涂装用船舶外壳保护装置无需预制圆弧形钢板,采用固定结构直接固定导流管,不需要采用高空车吊装焊机以及打磨焊接气孔,安装工序简单,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施工时间短,费用低,并且导流管以及固定结构拆卸下来之后可多次重复使用,节省资金。投资费用低廉,不用每次下料切割和弯制钢板,不用吊运焊机和切割机,无需耗费焊接和切割能源,拆除后无需打磨补涂装,安装和拆除简便,无需专业焊工和切割工,无需专用工具,节省人力物力。
[0020]进一步的,本申请的从属权利要求中,与现有的焊接导流圆弧形钢板相比,本申请完成使用塑胶材质,便与运输携带。施工安全,塑胶材质比钢板轻,可徒手轻松拆卸回收,不会出现类似钢板切割时掉落砸到下方人或物体等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涂装用船舶外壳保护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B

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的A

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舷侧管;2、固定座;3、导流管;31、开口;4、第二滑杆;5、螺母;6、顶撑件;61、第一顶撑件;62、第二顶撑件;63、第二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0027]本专利技术的涂装用船舶外壳保护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图3 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涂装用船舶外壳保护装置包括可拆插接固定在舷侧管 1内侧端部的柔性的导流管3,柔性的导流管3可使导流管3在挤压力作用下变形;插接在舷侧管1内侧的导流管3内设有固定结构,利用固定结构将导流管3可拆固定在舷侧管1的端部内壁;固定结构具体包括固定座2,固定座2上设有多个呈发散状且两两相对称布置的用于顶撑导流管3内壁的顶撑件6,多个顶撑件6中的至少两个呈交叉布置的顶撑件6可沿导流管3的径向可调固定,调节两个交叉的顶撑件6能够同时调节与其相对称布置的顶撑件6,以使顶撑件6能够顶撑在柔性导流管3的内壁,使导流管3抵接在舷侧管1的内侧管壁上实现固定舷侧管1的目的。
[0028]其中,本申请中的顶撑件6具有四个,四个顶撑件6以固定座的中心两两相对称布置,相邻的两个顶撑件6的夹角为直角,这样四个顶撑件6呈直接交叉布置,其中两个呈直角的顶撑件6与固定座2可调连接,调节该两个顶撑件6能够挤压导流管3使导流管3抵接舷侧 1管以固定导流管3,使固定结构的左右和上下支撑尺寸扩大或缩小。
[0029]具体的,与固定座2固定连接的顶撑件3为第一顶撑件61,与固定座2可调固定的顶撑件3为第二顶撑件62;第一顶撑件61与固定座2一体成型;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装用船舶外壳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插接固定在舷侧管内侧端部的柔性的导流管,插接在所述舷侧管内侧的所述导流管内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多个呈发散状且两两相对称布置的用于顶撑所述导流管内壁的顶撑件,多个所述顶撑件中的至少两个呈交叉布置的顶撑件可沿所述导流管的径向可调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装用船舶外壳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件具有四个,四个所述顶撑件以所述固定座的中心两两相对称布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顶撑件的夹角为直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装用船舶外壳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的顶撑件为第一顶撑件,与所述固定座可调固定的顶撑件为第二顶撑件;所述第一顶撑件与所述固定座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顶撑件包括与所述导流管内壁抵接的第二挡片和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的第二滑杆,所述固定座的中心具有空腔,所述第二滑杆穿过所述空腔的内壁延伸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有茂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星际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