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克梅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231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包含消毒单元和与消毒单元连接的置物单元,消毒单元设置有消毒部和壳体,置物单元设置有用于放置器材的第一表面,置物单元设置有位于壳体内部的消毒区和位于壳体外部的取物区,其中,置物单元还设置有能够使器材在消毒区和取物区之间变换位置的移动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置物单元和消毒单元的一体化设计,使消毒杀菌和放取器材的过程连续化,增加消毒灭菌的高效性,避免外部对消毒杀菌过程的污染。避免外部对消毒杀菌过程的污染。避免外部对消毒杀菌过程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其通过对患者患病过程中的各种组织结构或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验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其检测患者的方式依赖基础医学对相关方法的研究与改进。检验科在对患者进行身体指标判断时常常需要使用如镊子等需要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而这些医疗器械在对不同样品或患者进行使用时需要进行杀菌消毒。
[0003]目前对于器械消毒的方式有很多种。专利号为CN196196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低温消毒灭菌方法及其装置,其处理方式包含以超声波、紫外线及臭氧结合水溶液中的消毒剂进行快速脱附、破坏、分解反应,该装置对于器械的消毒杀菌方法并不彻底,对于能够在极端环境生活的病毒细菌做不到彻底灭杀。针对这种情况,专利号为CN110152027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临床检验器材消毒装置,该装置的消毒灭菌装置包含紫外线灯和消毒液等物理或化学方式进行消毒灭菌的组件。
[0004]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还需要考虑灭菌消毒前后和过程中器材的避污拿取和搁置的稳定性。专利号为CN210277787U的中国专利一种医疗器材消毒装置包括输送带和清洗箱,输送带包括有第一段输送带、第二段输送带和第三段输送带,第一段输送带和第三段输送带均为水平设置,第二段输送带为倾斜设置,第一段输送带和第二段输送带均设置在清洗箱内,清洗箱上部设置有入器口,第二段输送带端部正上方的入器口处设置有限位口,限位口两侧均设置有L型板,L型板之间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与L型板间隙配合, L型板上部设置有定位螺栓,清洗箱右侧连接有联通槽一,联通槽一连接有烘干箱,烘干箱上部设置有电热丝,电热丝上侧的烘干箱顶部设置有排风扇,烘干箱右侧连接有联通槽二,联通槽二右侧连接有消毒箱,消毒箱内设置有上下两层紫外线消毒管,输送带从上下两层紫外线消毒管之间穿出,消毒箱右侧连接有联通槽三。其通过流水线的形式将消毒、烘干过程分离并完成器械的传送。由于箱体的分离,一些器械可能在传送过程中的暴露空隙由于沾染的消毒后废液或空气而污染,仅适用于一些普通器械的消毒灭菌。
[0005]一体化的灭菌烘干和传送能够在整个消毒杀菌的过程中以最大程度避免因自身或外部带入引起的器械污染。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专利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专利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包含消毒单元和与消毒单元连接的置物单元,消毒单元设置有消毒部和壳体,置物单元设置有用于放置器材的第一表面,置物单元设置有位于壳体内部的消毒区和位于壳体外部的取物区,其中,置物单元还设置有能够使器材在消毒区和取物区之间变换位置的移动平台。
[000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移动平台表面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按照能够在消毒区和取物区之间移动的方式两端围绕旋转皮带轮。
[000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移动平台设置有能够与塑封器材的装置对接的连接末端。
[001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壳体设置有部分开合壳体,部分开合壳体按照能够将消毒区与取物区连通或隔离的方式设置于消毒区与取物区中间。
[001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移动平台下部设置有通过移动平台倾斜补偿其所在的坡面高度使移动平台处于平行于水平面的状态的高度调节组件。
[001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消毒部包括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对消毒装置密封空间进行消毒杀菌的超声波反应器、循环泵组件、氧化反应组件、消毒给药组件和负压管线。
[001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壳体在消毒装置处于密封的状态下与消毒区连接,壳体设置有内侧保温防护层和外侧隔离防护层。
[001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消毒区设置有容纳器材的置物架,置物架为底部开设消毒孔的中心凹陷的平面。
[001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消毒区的移动平台设置至少一条用于废液排放的沟槽,沟槽通过设置于壳体外部与沟槽连接的排液阀实现沟槽与壳体外部的连通或隔离。
[001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置物单元的第一表面设置有防滑层。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本装置通过置物单元和消毒单元的一体化设计,使消毒杀菌和取样的过程连续化,增加消毒灭菌的高效性;
[0018](1)通过设置传送带装置,使器材不需要通过操作者的手持进入消毒区,即避免对消毒区的污染,同时也避免对消毒后器材的污染;
[0019](2)通过设置一体化的消毒单元,使烘干和消毒灭菌过程不需要更换器材位置和容纳空间,即避免更换位置产生污染,又能够使消毒区时刻保证干燥状态,在不使用的过程中该密封空间保持洁净。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置物架的结构框架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收集槽的结构框架图。
[0024]附图标记列表
[0025]100:消毒单元
ꢀꢀꢀꢀꢀꢀꢀꢀꢀꢀꢀꢀꢀꢀꢀꢀꢀꢀꢀꢀꢀꢀ
200:置物单元
[0026]110:消毒部
ꢀꢀꢀꢀꢀꢀꢀꢀꢀꢀꢀꢀꢀꢀꢀꢀꢀꢀꢀꢀꢀꢀꢀꢀ
120:壳体
[0027]121:部分开合壳体
ꢀꢀꢀꢀꢀꢀꢀꢀꢀꢀꢀꢀꢀꢀꢀꢀꢀꢀ
122:漏液孔
[0028]123:收集槽
ꢀꢀꢀꢀꢀꢀꢀꢀꢀꢀꢀꢀꢀꢀꢀꢀꢀꢀꢀꢀꢀꢀꢀꢀ
124:排液阀
[0029]125:隔离防护层
ꢀꢀꢀꢀꢀꢀꢀꢀꢀꢀꢀꢀꢀꢀꢀꢀꢀꢀꢀꢀ
126:握把
[0030]210:消毒区
ꢀꢀꢀꢀꢀꢀꢀꢀꢀꢀꢀꢀꢀꢀꢀꢀꢀꢀꢀꢀꢀꢀꢀꢀ
211:沟槽
[0031]ꢀꢀꢀꢀꢀꢀꢀꢀꢀꢀꢀꢀꢀꢀꢀꢀꢀꢀꢀꢀꢀꢀꢀꢀ
220:取物区
[0032]230:移动平台
ꢀꢀꢀꢀꢀꢀꢀꢀꢀꢀꢀꢀꢀꢀꢀꢀꢀꢀꢀꢀꢀꢀ
231:传送带
[0033]232:T形平台
ꢀꢀꢀꢀꢀꢀꢀꢀꢀꢀꢀꢀꢀꢀꢀꢀꢀꢀꢀꢀꢀꢀꢀ
233:支撑柱
[0034]234:置物平面
[0035]236:置物架
ꢀꢀꢀꢀꢀꢀꢀꢀꢀꢀꢀꢀꢀꢀꢀꢀꢀꢀꢀꢀꢀꢀꢀꢀ
240:第一平面
[0036]250:第一侧
ꢀꢀꢀꢀꢀꢀꢀꢀꢀꢀꢀꢀꢀꢀꢀꢀꢀꢀꢀꢀꢀꢀꢀꢀ
300:器材
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包含消毒单元(100)和与消毒单元(100)连接的置物单元(200),所述消毒单元(100)设置有消毒部(110)和壳体(120),所述置物单元(200)设置有用于放置器材(300)的第一表面(240),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单元(200)设置有位于所述壳体(120)内部的消毒区(210)和位于所述壳体(120)外部的取物区(220),其中,所述置物单元(200)还设置有能够使所述器材(300)在所述消毒区(210)和所述取物区(220)之间变换位置的移动平台(2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230)表面设置有传送带(231),所述传送带(231)按照能够在所述消毒区(210)和所述取物区(220)之间移动的方式两端围绕旋转皮带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230)设置有能够与塑封器材的装置对接的连接末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检验科器材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0)设置有部分开合壳体(121),所述部分开合壳体(121)按照能够将所述消毒区(210)与所述取物区(220)连通或隔离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消毒区(210)与所述取物区(220)中间。5.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克梅陆春凤黎霞
申请(专利权)人:赵克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