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扶梯围裙板防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18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29
一种自动扶梯围裙板防夹结构,包括有灯带、照明盖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毛刷座的顶部且其靠近围裙板的一端处垂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毛刷座在靠近第一固定板远离围裙板的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卡接部,第二固定板的侧面顶端朝向第一固定板的方向凸设有第二卡接部,照明盖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卡合连接,使得所述照明盖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三者围设形成灯带照明腔室,灯带固定设置在灯带照明腔室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毛刷座原有的结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以增设了照明结构,降低结构设计成本,同时照明结构与毛刷座的连接结构具有拆卸方便的优点,便于快速更换灯条。便于快速更换灯条。便于快速更换灯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扶梯围裙板防夹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扶梯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照明结构的自动扶梯围裙板防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自动扶梯已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代步场合,如地铁、机场、商场,写字楼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承担快速输送的运载任务。但是由于使用的疏忽或自动扶梯本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自动扶梯的梯级与扶梯护壁板之间的间隙夹伤乘客的事故时有发生。为了避免乘客超出梯级范围受到不必要的伤害,通常在自动扶梯梯级的两侧设置围裙板结构。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围裙板与梯级之间缝隙对乘客造成危害的风险,现有大部分的自动扶梯都增设了防夹结构,从而将乘客限制于梯级所及的范围内,避免事故的发生。
[0003]目前常用的围裙板防夹结构参见图1所示,包括有围裙板1、毛刷座2和毛刷3,毛刷座2固定在围裙板1上,并且毛刷座2在靠近梯级的端部处凹设有安装糟,毛刷3朝梯级方向斜向下设置并且通过其端部嵌置在安装槽4与毛刷座2固定连接。同时,为了适应一些光线较弱或灯光昏暗的使用环境,部分自动扶梯的围裙板防夹结构会设置灯带以便于乘客观察梯级站立环境。例如现有公开专利一种围裙板防夹照明装置(公开号CN208378165U)、一种带照明功能的围裙板毛刷组件(公开号CN204873393U)、一种自动扶梯围裙板照明灯(公开号CN202321915U)等,其存在问题大致有:1、灯条与毛刷座为分体式结构或直接照明灯安装在围裙板上,进一步增加结构成本;2、灯条设置在毛刷座上,但是由于结构较为复杂,每次更换灯条较为耗费时间,不利于快速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一种自动扶梯围裙板防夹结构,该防夹结构在毛刷座原有的结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以增设了照明结构,降低结构设计成本,同时照明结构与毛刷座的连接结构具有拆卸方便的优点,便于快速更换灯条。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自动扶梯围裙板防夹结构,包括围裙板、毛刷座和毛刷,所述毛刷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围裙板的侧壁上,所述毛刷座上卡接有倾斜向下设置的所述毛刷,还包括有灯带、照明盖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毛刷座的顶部且其靠近所述围裙板的一端处垂直设置有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毛刷座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围裙板的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面顶端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方向凸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照明盖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合连接,使得所述照明盖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三者围设形成灯带照明腔室,所述灯带固定设置在所述灯带照明腔室内部。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毛刷座为一体成型结构,即
所述毛刷座的顶部具有一呈平面结构的第一固定面,所述毛刷座靠近所述围裙板的一侧朝其顶部方向垂直延伸设置有所述第二固定板且其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方向的侧面构成第二固定面,所述第二固定面的顶部凸设有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灯带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面或所述第二固定面上。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照明盖板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合连接的两端分别为插接端和卡合端,所述插接端具有一插接块且所述插接块与所述照明盖板的盖身形成阶梯结构,所述卡合端处延伸处有一截面呈C形的卡箍结构且所述卡箍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围裙板方向设置。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槽顶与所述第一固定面齐平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面倾斜设置,所述卡接槽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面的槽壁顶端为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面连接的槽壁顶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低于所述第二端设置以使所述卡接槽的第一端与所述卡接槽的槽身构成阶梯式卡接位,所述照明盖板位于所述插接端处的所述插接块与所述卡接槽配合卡接。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卡接槽与所述第一固定面连接的槽壁与所述第一固定面之间具有夹角α,α的范围为120
°
~165
°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卡合球体,所述卡合球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面顶部处且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卡合球体的外圆面弧度与所述照明盖板位于所述卡合端处的所述卡箍结构内侧面弧度相同,所述照明盖板上的所述卡箍结构与所述卡合球体嵌合固定。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卡箍结构的内侧面弧长为L,所述卡合球体的外圆面弧长为l,两者符合关系1/2l<L<l。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照明盖板采用透明塑料,且所述照明盖板的所述卡合端与所述插接端呈倾斜设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扶梯围裙板防夹结构,该结构在现有基础上将毛刷座设计成与灯带一体成型的结构,同时毛刷座和照明盖板的两端分别设计了不同形式的卡接结构,使得照明盖板具有拆卸方便、固定牢靠的优点,便于快速更换灯带。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现有技术中未使用灯带的围裙板防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扶梯围裙板防夹结构中毛刷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扶梯围裙板防夹结构中照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扶梯围裙板防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说明:
[0021]1、围裙板;2、毛刷座;3、毛刷;4、安装槽;5、螺栓;6、灯带;7、照明盖板;8、灯带照明腔室;
[0022]201、第二固定板;202、第一固定面;203、卡接槽;204、第一端;205、第二端;206、卡合球体;207、第二固定面;
[0023]701、插接块;702、卡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参见图2~图4所示,一种自动扶梯围裙板防夹结构,与现有结构相同的是都含有围裙板1、毛刷座2和毛刷3,其中毛刷座2通过螺栓5固定在围裙板1的侧壁上,毛刷座2上卡接有倾斜向下设置的毛刷3。
[0026]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防夹结构还包括有灯带6、透明塑料的照明盖板7、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201。其中,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毛刷座2的顶部且其靠近围裙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扶梯围裙板防夹结构,包括围裙板、毛刷座和毛刷,所述毛刷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围裙板的侧壁上,所述毛刷座上卡接有倾斜向下设置的所述毛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灯带、照明盖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毛刷座的顶部且其靠近所述围裙板的一端处垂直设置有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毛刷座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围裙板的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面顶端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方向凸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照明盖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合连接,使得所述照明盖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三者围设形成灯带照明腔室,所述灯带固定设置在所述灯带照明腔室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梯围裙板防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毛刷座为一体成型结构,即所述毛刷座的顶部具有一呈平面结构的第一固定面,所述毛刷座靠近所述围裙板的一侧朝其顶部方向垂直延伸设置有所述第二固定板且其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方向的侧面构成第二固定面,所述第二固定面的顶部凸设有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灯带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面或所述第二固定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梯围裙板防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盖板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合连接的两端分别为插接端和卡合端,所述插接端具有一插接块且所述插接块与所述照明盖板的盖身形成阶梯结构,所述卡合端处延伸处有一截面呈C形的卡箍结构且所述卡箍结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学明钮子雨仲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森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