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秀丽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玻璃除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217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玻璃除雾装置,涉及汽车用品领域,针对现有的除雾装置存在的可调节范围小,易产生除雾死角,除雾精确度低、效果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内侧设置有风速调节结构,所述风速调节结构包括伺服电机、转动轴、转动柱、链条和扇叶,所述防护壳体内侧安装有半导体板,所述防护壳体侧壁设置有挡风结构,所述挡风结构包括挡风板、螺纹转动杆和风板调节旋钮,所述防护壳体的侧壁设置有风速调节旋钮和温度调节旋钮,所述防护壳体顶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防护壳体底端设置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且操作简单,可调节性强,适用范围广,避免除雾死角,除雾精确度高,除雾效果好。除雾效果好。除雾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玻璃除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玻璃除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挡风玻璃会因车内外温差而起雾,汽车玻璃一旦起雾严重,视线就会受到阻碍,呆滞驾驶时看不清前方的道路情况,存在安全隐患,汽车玻璃除雾是很有必要的,但有些汽车不具备除雾功能,或除雾功能损坏,需要使用除雾装置进行除雾。
[0003]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汽车玻璃除雾装置,在使用过程仍存在不足,无法根据除雾角度和位置需求进行全方位调整,可调节范围小,易产生除雾死角,且温度和风速难以进行调节,适用范围小,除雾精确度低,效果不好,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玻璃除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玻璃除雾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除雾装置存在的可调节范围小,易产生除雾死角,除雾精确度低、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汽车玻璃除雾装置,包括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内侧设置有风速调节结构,所述风速调节结构包括伺服电机、转动轴、转动柱、链条和扇叶,所述防护壳体内侧安装有半导体板,所述防护壳体侧壁设置有挡风结构,所述挡风结构包括挡风板、螺纹转动杆和风板调节旋钮,所述防护壳体的侧壁设置有风速调节旋钮和温度调节旋钮,所述防护壳体顶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防护壳体底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侧壁安装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连接转动杆和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远离防护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底座。
[0007]优选的,所述转动块呈倒置的T型,所述转动块内嵌于底座,且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转动杆贯穿转动块远离底座的一端,且连接转动杆与转动块转动匹配。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与连接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以连接转动杆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固定块均与防护壳体的侧壁一致。
[0009]优选的,所述挡风板呈均匀分布在防护壳体侧壁,所述挡风板均内嵌于防护壳体侧壁,且均与防护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螺纹转动杆与挡风板的侧壁均螺纹转动匹配,所述风板调节旋钮与螺纹转动杆螺纹转动匹配,所述挡风板、螺纹转动杆和风板调节旋钮均以防护壳体呈十字交叉的两条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
[0010]优选的,所述扇叶以转动柱的中心线为原点呈环形阵列分布,且与转动柱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和扇叶均以防护壳体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且转动柱均与防护壳体的内侧转动匹配。
[0011]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位于防护壳体的内侧底部,所述转动轴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链条转动连接转动轴和转动柱,且链条与转动轴和转动柱均转动匹配。
[0012]优选的,所述风速调节旋钮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温度调节旋钮与半导体板
电性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设置温度调节旋钮和风速调节旋钮,对半导体板和扇叶的转速进行调节,兼备制冷与制热功能,根据除雾需求对温度和风速进行调节,可调节性强,适用范围广。
[0015]2、通过设置转动块在底座内侧转动,设置连接转动杆在转动块内侧转动,从而根据除雾位置需求对防护壳体进行角度调整,通过防护壳体对除雾角度进行全方位调整,避免除雾死角,优化除雾效果。
[0016]3、通过设置风板调节旋钮对挡风板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对吹风的角度进行微调,提高除雾精确度。
[0017]综上所述,该装置操作简单,可调节性强,适用范围广,避免除雾死角,除雾精确度高,除雾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1中A

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图3中B

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1、防护壳体;2、伺服电机;3、转动轴;4、转动柱;5、链条;6、扇叶;7、半导体板;8、进风口;9、挡风板;10、螺纹转动杆;11、风板调节旋钮;12、固定块;13、风速调节旋钮;14、温度调节旋钮;15、连接转动杆;16、转动块;1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5,一种汽车玻璃除雾装置,包括防护壳体1,所述防护壳体1内侧设置有风速调节结构,所述风速调节结构包括伺服电机2、转动轴3、转动柱4、链条5和扇叶6,所述防护壳体1内侧安装有半导体板7,所述防护壳体1侧壁设置有挡风结构,所述挡风结构包括挡风板9、螺纹转动杆10和风板调节旋钮11,所述防护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风速调节旋钮13和温度调节旋钮14,所述防护壳体1顶端设置有进风口8,所述防护壳体1底端设置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侧壁安装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连接转动杆15和转动块16,所述转动块16远离防护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底座17,所述转动块16呈倒置的T型,所述转动块16内嵌于底座17,且与底座17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转动杆15贯穿转动块16远离底座17的一端,且连接转动杆15与转动块16转动匹配,所述固定块12的侧壁与连接转动杆1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2以连接转动杆15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固定块12均与防护壳体1的侧壁一致,所述挡风板9呈均匀分布在防护壳体1侧壁,所述挡风板9均内嵌于防护壳体1侧壁,且均与防护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螺纹转动杆10与挡风板9的侧壁均螺纹转动匹配,所述风板调节旋钮11与螺纹转动杆10螺纹转动匹配,所述挡风板9、螺纹转动杆10和风
板调节旋钮11均以防护壳体1呈十字交叉的两条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所述扇叶6以转动柱4的中心线为原点呈环形阵列分布,且与转动柱4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4和扇叶6均以防护壳体1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且转动柱4均与防护壳体1的内侧转动匹配,所述伺服电机2位于防护壳体1的内侧底部,所述转动轴3与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链条5转动连接转动轴3和转动柱4,且链条5与转动轴3和转动柱4均转动匹配,所述风速调节旋钮13与伺服电机2电性连接,所述温度调节旋钮14与半导体板7电性连接。
[0026]工作原理:该汽车玻璃除雾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根据除雾需求将该汽车玻璃除雾装置中的底座17与需求进行除雾的汽车玻璃匹配,然后根据匹配位置通过底座17对该汽车玻璃除雾装置进行固定,随时根据使用需求转动温度调节旋钮14和风速调节旋钮13,从而驱动半导体板7和伺服电机2开启,半导体板7工作根据温度调节旋钮14命令对温度进行调节,使之进行制冷或制热,伺服电机2工作使之输出轴转动,输出轴转动使与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玻璃除雾装置,包括防护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1)内侧设置有风速调节结构,所述风速调节结构包括伺服电机(2)、转动轴(3)、转动柱(4)、链条(5)和扇叶(6),所述防护壳体(1)内侧安装有半导体板(7),所述防护壳体(1)侧壁设置有挡风结构,所述挡风结构包括挡风板(9)、螺纹转动杆(10)和风板调节旋钮(11),所述防护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风速调节旋钮(13)和温度调节旋钮(14),所述防护壳体(1)顶端设置有进风口(8),所述防护壳体(1)底端设置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侧壁安装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连接转动杆(15)和转动块(16),所述转动块(16)远离防护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底座(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玻璃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16)呈倒置的T型,所述转动块(16)内嵌于底座(17),且与底座(17)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转动杆(15)贯穿转动块(16)远离底座(17)的一端,且连接转动杆(15)与转动块(16)转动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玻璃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2)的侧壁与连接转动杆(1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2)以连接转动杆(15)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固定块(12)均与防护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蔡秀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