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结构及其加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329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结构及其加热方法,包括:在双层玻璃之间嵌入加热膜,加热膜上引出两条电极线与控制器和供电模块连接,加热膜通电后产生热量;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双层玻璃的一侧,用于检测安装湿度传感器一侧的玻璃的湿度;供电模块用于提供电能;控制器与供电模块、湿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湿度生成控制指令。该结构操作简便,极大地方便人们使用,保证能够快速除冰、除霜、除雾汽,解决在冬季低温环境下的车窗玻璃的雾化问题。温环境下的车窗玻璃的雾化问题。温环境下的车窗玻璃的雾化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结构及其加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温加热
,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结构及其加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冬季和阴雨天气会导致车舱内外温差较大,出现冷凝现象,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小水珠,大量小水珠附着在车窗内表面,影响驾驶员视线,严重时会造成人身财产安全的损失。目前常规的车窗玻璃雾化解决方案分为两大类:一是打开空调暖气对着玻璃吹,从而去除玻璃上的雾气,缺点是两侧和后挡风玻璃的雾气消除速度比较慢;二是使用除雾剂,缺点是除雾剂维持的时间较短。缺少一种可以快速去除玻璃雾气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玻璃结构,该结构可以防止玻璃雾化。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玻璃结构的加热方法。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玻璃结构,包括:双层玻璃、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和供电模块;
[0007]在所述双层玻璃之间嵌入加热膜,所述加热膜上引出两条电极线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加热膜通电后产生热量;
[0008]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双层玻璃的一侧,用于检测安装所述湿度传感器一侧的玻璃的湿度;
[0009]所述供电模块用于提供电能;
[0010]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供电模块、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湿度生成控制指令。
[00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玻璃结构,在双层玻璃之间安装加热膜,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相连,结构简单,便于布置,在玻璃内侧具有湿度传感器,能够自动判别车窗玻璃是否存在起雾现象,在低温或阴雨天玻璃雾化之前,对加热膜通电,通过加热膜产生热量,防止玻璃雾化,加热膜可以快速升温,且升温均匀可控,更加节能高效,除雾效果明显且寿命长,操作简便,极大地方便人们使用,保证能够快速除冰、除霜、除雾汽。
[0012]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玻璃结构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3]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膜包括基底层,发热层和防水层,在所述基底层上镀一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热材料的薄膜形成所述发热层,在所述发热层上贴附一层防水层,在所述发热层引出一正一负两个电极,通电后产生热量。
[001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进一步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湿度和预设湿度调整所述加热膜的通电时间和通电强度。
[0015]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膜为全透明或半透明。
[0016]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结构安装位置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或建筑物。
[0017]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结构安装在汽车上时,所述供电模块为汽车动力电池或外接电源。
[0018]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模块为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设置于玻璃外侧。
[001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玻璃结构的加热方法,包括:
[0020]采集玻璃一侧的湿度;
[0021]在所述湿度大于预设湿度时,生成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为加热膜供电。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玻璃结构的加热方法,通过采集玻璃一侧的湿度;在湿度大于预设湿度时,生成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为加热膜供电。该方法可以防止玻璃雾化,雾化效果明显,成本低,易于实现。
[0023]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玻璃结构的加热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2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指令包括通电时间和通电强度。
[0025]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加热膜供电之后,还包括:
[0026]判断加热后的湿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湿度,在湿度不大于所述预设湿度时,停止加热或调整控制指令。
[0027]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8]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9]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玻璃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玻璃结构实例图;
[0031]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加热膜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玻璃结构的加热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4]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玻璃结构及其加热方法。
[0035]首先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玻璃结构。
[0036]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玻璃结构示意图。
[0037]如图1所示,该玻璃结构包括:双层玻璃、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和供电模块。
[0038]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部分模块未示出。
[0039]如图2所示,为一种具体实例,在双层玻璃之间嵌入加热膜,加热膜上引出两条电极线与控制器和供电模块连接,加热膜通电后产生热量;
[0040]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双层玻璃的一侧,用于检测安装湿度传感器一侧的玻璃的湿度;
[0041]供电模块用于提供电能;
[0042]控制器与供电模块、湿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湿度生成控制指令。
[0043]进一步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玻璃结构的一侧,例如,将该玻璃结构用于车辆时,车辆内部温度比外部温度高时,玻璃内侧将会产生大量雾气,此时,将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玻璃内部,即车舱内,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玻璃内侧的湿度。
[0044]进一步地,加热膜包括基底层,发热层和防水层,在基底层上镀一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热材料的薄膜形成发热层,在发热层上贴附一层防水层,在发热层引出一正一负两个电极,通电后产生热量。
[0045]可以理解的是,玻璃内采用了一种关键功能材料MOSH。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热材料(MOSH)安装在两层玻璃之间,同时安装有控制面板,用来调控加热保温的温度和速率。该薄膜具有无污染、质量轻、成本低等优点,可快速均匀加热玻璃,40秒左右达到预定温度,且布置方式简单便捷,寿命长达40年。加热过程中升温速率和加热的最高温度可有通电电流和通电时间决定,由此可以解决在冬季低温环境下的车窗玻璃的雾化问题。
[0046]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加热膜采用了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热材料(MOSH),利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热材料制作加热膜,加热膜引出两条电源线,为一正一负。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湿度大于某个阈值时,加热膜开始工作,保证玻璃不会雾化。
[0047]作为一种制作方式,涂覆有MOSH材料的加热膜制备方法为:
[0048]1)提供基材作为基底层;
[004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玻璃、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和供电模块;在所述双层玻璃之间嵌入加热膜,所述加热膜上引出两条电极线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加热膜通电后产生热量;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双层玻璃的一侧,用于检测安装所述湿度传感器一侧的玻璃的湿度;所述供电模块用于提供电能;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供电模块、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湿度生成控制指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包括基底层,发热层和防水层,在所述基底层上镀一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热材料的薄膜形成所述发热层,在所述发热层上贴附一层防水层,在所述发热层引出一正一负两个电极,通电后产生热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进一步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湿度和预设湿度调整所述加热膜的通电时间和通电强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明洪吉超赤骋唐伟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格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