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防挛缩及压疮的弹性分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11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手部防挛缩及压疮的弹性分指器,包括手握件和指环件,所述指环件具有指环底座,所述手握件与指环底座呈可拆卸连接关系,使手握件或指环底座的更换更为方便。所述指环件具有多个指环孔,根据手指的大小将每一所述指环孔的孔径设为相等或不相等,所述指环孔包括第一指环孔和至少一第二指环孔,并在第一指环孔的侧部设置用于供拇指抵压的抵压部,可有效避免拇指抵压在食指上。在食指上。在食指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部防挛缩及压疮的弹性分指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工具
,具体而言,涉及手部防挛缩及压疮的弹性分指器。

技术介绍

[0002]挛缩是指人体肌肉骨骼系统中的软组织,如韧带、肌肉或肌腱的缩短、弹性减少,而引致关节的活动度减少或关节变形。一般痉挛型脑瘫、肌肉萎缩症、中枢神经系统受损、长期卧床及缺乏活动能力之类的人比较容易出现挛缩和压疮的情况,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针对上述的挛缩情况,市场上出现有专用于防止手指挛缩、压疮的医疗工具,包括有防挛缩手套、挛缩护理球及握力球等。但是这些医疗工具的使用后的效果不明显,同时结构和功能上达不到市场发展的需求,在使用过程中,食指与拇指无法实现较好的分隔,容易出现食指与拇指的抵压情况,及实际应用中指环部分与球体是一体成型的,这样就会导致任意一部分损坏了就需要整体更换掉,不环保和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手部防挛缩及压疮的弹性分指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分指器的指环部件与手握部件无法分离更换,及在实际使用中拇指容易抵压到是食指上,造成再次抵压损伤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手部防挛缩及压疮的弹性分指器,包括手握件和指环件,所述指环件具有指环底座和抵压部,所述手握件与指环底座呈可拆卸连接关系;
[0005]所述指环件具有多个指环孔,每一所述指环孔的孔径相等或不相等;
[0006]所述抵压部设于所述指环孔的外侧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指环孔包括第一指环孔和至少一第二指环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抵压部设于所述第一指环孔的外侧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指环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指环孔的孔径。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手握件为弹性的圆体。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手握件上部设有扣槽,所述指环底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扣槽相卡扣连接的扣件,所述手握件两侧设有连通扣槽的孔,并在该孔内装配按键,所述按键与孔的内壁通过弹簧连接,按键穿过所述孔抵触至扣件。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手握件为弹性的不规则体。
[0013]进一步地,所述手握件的上部设置b面磁体,所述指环底座的底部设置a面磁体,所述手握件和指环底座通过a面磁体与b面磁体的磁性相异而相互吸合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手握件外部对应指环孔部位设有相应的指压区,且手握件内部对应所述指压区部位设有感应部件,所述感应部件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发音装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手握件按照对应的尺寸外套有吸汗层,所述吸汗层套接手握件后留有开口部,开口部与所述指环底座的底部通过魔术贴相互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手部防挛缩及压疮的弹性分指器,包括手握件和指环件,所述指环件具有指环底座,所述手握件与指环底座呈可拆卸连接关系,使手握件或指环底座的更换更为方便。所述指环件具有多个指环孔,根据手指的大小将每一所述指环孔的孔径设为相等或不相等,所述指环孔包括第一指环孔和至少一第二指环孔,并在第一指环孔的侧部设置用于供拇指抵压的抵压部,可有效避免拇指抵压在食指上。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弹性分指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手握件与指环底座卡扣连接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手握件与指环底座磁吸连接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弹性分指器的套接在手握件上的吸汗层与指环底座魔术贴连接的示意图。
[0022]图中:1

手握件、11

扣槽、12

抵压区、2

指环件、21

指环孔、211

第一指环孔、212

第二指环孔、22

指环底座、221

扣件、23

抵压部、3

吸汗层、4

魔术贴、41

a面、42

b面、5

按键、6

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5]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6]参照图1至5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0027]本技术提供手部防挛缩及压疮的弹性分指器,包括手握件1和指环件2,所述指环件2具有指环底座22和抵压部23,所述手握件1与指环底座22呈可拆卸连接关系。所述指环件2具有多个指环孔21,每一所述指环孔21的孔径相等或不相等。
[0028]针对上述附图的对应方案,下面展开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
[0029]第一实施例
[0030]请参照图1至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该弹性分指器包括手握件1和指环件 2,所述手握件1设为圆体状,且手握件1的尺寸大小规格可根据实际使用进行选择,所述指环件2通过其指环底座22与手握件1为可拆卸连接关系。确切地说,所述手握件1上部设有扣槽11,所述指环底座22的底部设有扣件221,所述扣槽11与扣件221呈相卡扣连接关系。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所述手握件1 与指环件2连接一体时,直接将指环底座22底部的扣件221卡扣在
手握件1上部的扣槽11中,即可完成手握件1与指环件2的连接。
[0031]还在所述手握件1两侧设有连通所述扣槽11的孔,并在该孔内装配按键5,在所述孔的内壁上下侧设有弹簧6,所述按键5与孔的内壁通过所述弹簧6可恢复地弹性连接,所述按键5穿过孔抵触至扣件221。需要将所述扣件221脱离扣槽11时仅需要操作所述按键5,使按键5的内端抵触到扣件221并将扣件221 推离扣槽11,由此,实现了指环底座22与手握件1相互分离的目的。
[0032]根据上述方案,所述指环件2具有多个指环孔21,且每一所述孔的孔径大小可设为相等或不等,具体可根据实际应用做出改变与调整,本实施例优选的是,将所述第一指环孔211设为比第二指环孔212的孔径要大。确切地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手部防挛缩及压疮的弹性分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握件和指环件,所述指环件具有指环底座和抵压部,所述手握件与指环底座呈可拆卸连接关系;所述指环件具有多个指环孔,每一所述指环孔的孔径相等或不相等;所述抵压部设于所述指环孔的外侧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防挛缩及压疮的弹性分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环孔包括第一指环孔和至少一第二指环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部防挛缩及压疮的弹性分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设于所述第一指环孔的外侧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部防挛缩及压疮的弹性分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环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指环孔的孔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部防挛缩及压疮的弹性分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件为弹性的圆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部防挛缩及压疮的弹性分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件上部设有扣槽,所述指环底座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丽严丽云刘牧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