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蘑菇式雨水收集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04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蘑菇式雨水收集管结构,它包括收集管本体(1)、底板支座(2)、侧壁(3)、双翼(4)、加强支撑筋(5)、集水口(6)、增厚处理点(7);所述收集管本体(1)为内部中空的蘑菇形状结构;所述底板支座(2)设置于收集管本体(1)底部;所述侧壁(3)一端与底板支座(2)连接,另一端与雨水收集管双翼(4)连接;所述收集管本体(1)内部设置多根加强支撑筋(5);所述集水口(6)设置于靠近底板支座(2)部位的侧壁(3)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排水板配合使用,可以有限对排水板上的雨水进行有组织收集,实现雨水的集中收集和回收再利用,且雨水收集管抗压能力强、排水效果好以及使用寿命长。排水效果好以及使用寿命长。排水效果好以及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蘑菇式雨水收集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管
,特别是一种蘑菇式雨水收集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人口密度急剧增大,城市用地紧张情况日益明显,但是人们对生活的幸福感指数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满足人们对绿色植物和亲近自然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在车库顶板,生活小区种植植被。
[0003]但是传统种植顶板构造形式很容易造成顶板积水现象,加剧顶板荷载,影响建筑物使用寿命,造成植物淹死。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虹吸排水槽,其具体做法为将虹吸排水槽倒扣铺设在排水板上,实现雨水有组织的排水,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认可,在种植屋面、种植顶板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0004]但是现有的种植顶板虹吸排水管多采用梯型或倒换弧形结构,部分虹吸排水管甚至没有设置连接底板,槽体侧壁具有向两侧扩张趋势。有的虹吸排水管材质选择为PVC,在大荷载的作用下,其承载力无法满足需求,容易塌陷,断裂,导致积水不能及时排出,造成顶板的渗漏,影响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蘑菇式雨水收集管。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蘑菇式雨水收集管,它包括收集管本体、底板支座、侧壁、双翼、加强支撑筋、集水口、增厚处理点;所述收集管本体为内部中空的蘑菇形状结构;所述底板支座设置于收集管本体底部;所述侧壁一端与底板支座连接,另一端与雨水收集管双翼连接;所述收集管本体内部设置多根加强支撑筋,所述加强支撑筋将收集管道分为多个通道从而在雨量过大时将收集的雨水分流,降低对收集管道的压力,延长收集管道的使用寿命;所述集水口设置于靠近底板支座部位的侧壁上。
[0007]所述收集管本体、底板支座、侧壁、双翼、加强支撑筋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使得整个雨水收集管具有极好的抗张力强度、抗冲击强度以及化学稳定性,使用寿命更长。
[0008]所述的收集管本体横截面为蘑菇形状,双翼与侧壁成圆弧角连接,双翼与侧壁圆弧角连接相比直角连接设计,抗压及抗变形能力更强。
[0009]所述加强支撑筋位于收集管本体内部,一端连接底板支座,另一端连接收集管本体顶部,提高抗压能力。
[0010]收集管本体上部圆弧形增厚处理点经增厚处理,圆弧形增厚处理能有效降低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流动性较弱而造成应力堆积现象。
[0011]所述收集管本体分别具有多个直通结构、三通结构、四通结构以及弯管结构;所述直通结构、三通结构、四通结构以及弯管结构未设置加强支撑筋,不设置加强支撑筋更方便现场拼装与连接。
[0012]所述直通结构、三通结构和四通结构分别有两种结构,一种结构设置透气观察管,另一种结构未设置透气观察管,透气观察管设置能有效连通大气,避管道内部免负压的产生。
[0013]所述集水口设置于收集管本体的侧壁上,相邻集水口间距不大于30mm,有利于雨水的排放与收集。
[0014]所述集水口为可根据实际设置为圆形、方形或其他任意形状,集水口中心位置与底板支座距离不大于9mm,集水口下方与底板支座距离不大于1mm,集水口更低,更贴合底板,排水效率更高。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精巧,设计合理,与排水板搭配使用,可以有限对排水板上的雨水进行有组织收集,实现雨水的集中收集和回收再利用。整个雨水收集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质制成,使用寿命长,蘑菇型造型,形状优雅,加上加筋设计,整体承重能力更强。双翼及双翼与侧壁圆弧式连接,使得整个雨水收集管拥有二次变形抗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其抗压能力。集水口贴近底板设计,排水效果更佳。同时底板平板设计可实现快速化平铺施工,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7]图2为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侧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未设置透气观察管的直通结构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未设置透气观察管的三通结构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设置透气观察管的四通结构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收集管弯管结构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的未设置透气观察管的四通结构图;
[0023]图8为本技术的设置透气观察管的三通结构图;
[0024]图9为本技术的设置透气观察管的直通结构图;
[0025]图中:1

收集管本体,2

底板支座,3

侧壁,4

双翼,5

加强支撑筋,6

集水口,7

增厚处理点,8

透气观察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7]如图1

图7所示,一种蘑菇式雨水收集管,它包括收集管本体1、底板支座2、侧壁3、双翼4、加强支撑筋5、集水口6、增厚处理点7;所述收集管本体1为内部中空的蘑菇形状结构;所述底板支座2设置于收集管本体1底部;所述侧壁3一端与底板支座2连接,另一端与雨水收集管双翼4连接;所述收集管本体1内部设置多根加强支撑筋5;所述集水口6设置于靠近底板支座2部位的侧壁3上。
[0028]所述收集管本体1、底板支座2、侧壁3、双翼4、加强支撑筋5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
[0029]所述的收集管本体1横截面为蘑菇形状,底板支座2宽为70mm,侧壁3高为20mm,双
翼4宽为30mm,壁厚为2.5mm,双翼4与侧壁3成圆弧角连接。
[0030]所述加强支撑筋5位于收集管本体1内部,一端连接底板支座2,另一端连接收集管本体1顶部,所述加强支撑筋5壁厚为3.0mm。
[0031]收集管本体1上部圆弧形增厚处理点7经增厚处理,宽度为20mm。
[0032]所述收集管本体1分别具有多个直通结构、三通结构、四通结构以及弯管结构;所述直通结构、三通结构、四通结构以及弯管结构未设置加强支撑筋5。
[0033]所述直通结构、三通结构和四通结构分别有两种结构,一种结构设置透气观察管8,另一种结构未设置透气观察管8。
[0034]所述集水口6设置于收集管本体1的侧壁3上,相邻集水口6间距为30mm。
[0035]所述集水口6为圆形,其半径为5mm,集水口6下方与底板支座2距离为1mm。
[0036]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收集管本体1按设计连接好并平铺于排水板上,所述底板支座2放置于排水板凹壳处,所述双翼4直接放置于排水板突壳上方,在受到压力时,如果雨水收集管不足以承载压力时,双翼4搭载在突壳上时能够进一步起到很好的承载压力作用,同时所述增厚处理点7和加强支撑筋5也能增加收集管的承载压力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蘑菇式雨水收集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管本体(1)、底板支座(2)、侧壁(3)、双翼(4)、加强支撑筋(5)、集水口(6)、增厚处理点(7);所述收集管本体(1)为内部中空的蘑菇形状结构;所述底板支座(2)设置于收集管本体(1)底部;所述侧壁(3)一端与底板支座(2)连接,另一端与雨水收集管双翼(4)连接;所述收集管本体(1)内部设置多根加强支撑筋(5);所述集水口(6)设置于靠近底板支座(2)部位的侧壁(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蘑菇式雨水收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本体(1)、底板支座(2)、侧壁(3)、双翼(4)、加强支撑筋(5)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蘑菇式雨水收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管本体(1)横截面为蘑菇形状,双翼(4)与侧壁(3)成圆弧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蘑菇式雨水收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撑筋(5)位于收集管本体(1)内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军李雷王丹帝陈林任广陈威安术鑫胡宁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威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