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00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口罩。该口罩包括:主体以及体温监测模块,体温监测模块包括柔性基材层、热电偶传感器、热敏电阻、天线以及射频识别芯片;其中,柔性基材层设置于主体上,热电偶传感器设置于柔性基材层上以用于感应用户呼出的气体的温度并将该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热敏电阻设置于柔性基材层上以用于检测热电偶传感器的温度,天线设置于柔性基材层上以用于收发电磁波,射频识别芯片与热电偶传感器、热敏电阻以及天线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口罩将射频识别芯片、热电偶传感器、热敏电阻以及天线结合进行实时体温监测,解决了一般温度计交叉感染或者携带不便的问题,且可以对疫情追踪防控起到一定的作用。一定的作用。一定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口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口罩无体温检测的功能,使用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额温枪可能会导致某些疾病交叉感染,额温枪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测温,但是携带不便,无法实时监测体温。
[0003]另外,一般医护人员需要对不同人不同时间的体温数据进行记录,这种工作模式的主要缺点是工作量巨大,而且有可能由于工作疏忽导致数据记录错误。特别是疫情高发的情况下,各个小区,楼房社区都需要对来往人员佩戴口罩并对体温进行检测,所以测温口罩对疫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口罩,该口罩上设置有射频识别芯片、热电偶传感器、热敏电阻以及天线,便于进行实时体温监测,能够解决了一般温度计交叉感染或者携带不便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口罩,包括:
[0006]主体;以及
[0007]体温监测模块,所述体温监测模块包括柔性基材层、热电偶传感器、热敏电阻、天线以及射频识别芯片;
[0008]其中,所述柔性基材层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热电偶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材层上以用于感应用户呼出的气体的温度并将该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材层上以用于检测所述热电偶传感器的温度,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材层上以用于收发电磁波,所述射频识别芯片与所述热电偶传感器、所述热敏电阻以及所述天线均电连接以用于进行电磁波转换、信号处理以及数据存储。
[0009]实际使用时,将口罩的主体佩戴于用户的面部,用户呼吸时,热电偶传感器能够对用户呼出的气体的温度进行感应并能够将该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传输至射频识别芯片。热电偶传感器转换成的电信号传输给射频识别芯片后,经射频识别芯片处理后,通过天线转化为电磁波,发送给外部的射频识别装置,外部的射频识别装置接收到天线的电磁波,与热敏电阻测得的温度信号一起处理后得到用户的体温值。可见,本技术将口罩、射频识别芯片、热电偶传感器、热敏电阻以及天线结合进行实时体温监测,解决了一般温度计交叉感染或者携带不便的问题,且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对疫情追踪防控起到一定的作用。
[00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呈长方形设置,所述柔性基材层包括第一直条段和第二直条段,所述第一直条段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条段垂直于所述第一直条段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直条段形成“T”字形结构,所述热电偶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直条段,所述射频识别芯片和所述热敏电阻均设置于所述
第一直条段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直条段并沿所述第一直条段的长度方向延伸。整个体温监测模块的集成化程度更高,更加适于设置在口罩的主体上。
[00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热电偶传感器包括多段第一金属段和多段第二金属段,所述第一金属段和所述第二金属段均沿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金属段和所述第二金属段交替设置并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段和所述第二金属段在连接处分别构成了热结和冷结两个结点,所述热结位于所述主体的用于口鼻呼吸的区域,所述冷结位于远离所述主体的用于口鼻呼吸的区域,所述热敏电阻靠近所述冷结设置。当用户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将热量传递给热结,该热结温度升高,冷结和热结之间产生温度差,热电偶传感器通过热电效应,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传输给射频识别芯片,经射频识别芯片处理后,通过天线转化为电磁波,发送给外部的射频识别装置,外部的射频识别装置接收到电磁波,与热敏电阻测得的冷结附近的温度信号一起处理后得到用户的体温值,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加工。
[00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所述柔性基材层的方向上,所述柔性基材层的厚度为50um至200um。将柔性基材层的厚度设置为50um至200um,一方面能够保证口罩的轻薄化设置,另一方面还便于对热电偶传感器、热敏电阻、天线以及射频识别芯片进行安装。
[00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口罩还包括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覆盖设置于所述热电偶传感器以及所述天线远离所述柔性基材层的一侧表面,便于对热电偶传感器和天线进行保护。具体地,该防护层为一层钝化层,该钝化层具有防止热电偶传感器和天线被氧化和被腐蚀的作用。
[00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所述防护层的方向上,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2um至4um。将防护层的厚度设置为2um至4um,避免将防护层设置得过厚而造成口罩的厚度较大,还便于对热电偶传感器和天线进行保护。
[00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材层上设置有透气孔。将柔性基材层设置为带有透气孔的结构,可以增加柔性基材层的增加透气性,提高口罩的舒适度。
[001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上设置有鼻夹条,所述鼻夹条独立于所述体温监测模块设置。鼻夹条与体温监测模块两者相互独立,便于加工和安装。
[001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天线采用金属丝制作而成并在所述主体上形成鼻夹条,天线可以作为鼻夹条使用,能够提高口罩的集成度,降低口罩的生产成本。
[001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热电偶传感器为薄膜式热电偶传感;和/或,
[0019]所述热敏电阻为NTC热敏电阻。
[0020]本技术中使用薄膜式热电偶传感器,可以随着口罩一起形变,有助于贴附在脸上。NTC热敏电阻又称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它的电阻值随温度增大而减小,便于对热电偶传感器处的温度进行检测。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口罩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中的热电偶传感器能够对用户呼出的气体的温度进行感应并能够将该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至射频识别芯片。热电偶传感器转换成的电信号传输给射频识别芯片后,经射频识别芯片处理后,通过天线转化为电磁波,发送给外部的射频识别装置,外部的射频识别装置接收到电磁波,与热敏电阻测得的温度信号一起处理后得到用户的体温值。可见,本技术将口罩、射频识别芯片、热电偶传感器、热敏电阻以及天线结合进行实时体温监测,解决了一般温度计交叉感染或者携带不便的问题,且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对疫情追踪防控起到一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口罩的主视图;
[0025]图2是图1中的口罩的体温监测模块的主视图;
[0026]图3是图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以及体温监测模块,所述体温监测模块包括柔性基材层、热电偶传感器、热敏电阻、天线以及射频识别芯片;其中,所述柔性基材层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热电偶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材层上以用于感应用户呼出的气体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材层上以用于检测所述热电偶传感器的温度,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柔性基材层上以用于收发电磁波,所述射频识别芯片与所述热电偶传感器、所述热敏电阻以及所述天线均电连接以用于进行电磁波转换、信号处理以及数据存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呈长方形设置,所述柔性基材层包括第一直条段和第二直条段,所述第一直条段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条段垂直于所述第一直条段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直条段形成“T”字形结构,所述热电偶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直条段,所述射频识别芯片和所述热敏电阻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直条段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直条段并沿所述第一直条段的长度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传感器包括多段第一金属段和多段第二金属段,所述第一金属段和所述第二金属段均沿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宁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慧光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