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道远专利>正文

全电子自动控制文字图案发光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1837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电子自动控制文字图案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外壳(1)、装于外壳上的发光显示屏(2)、装于外壳内的控制电路及备用电池,其特征在于电路的组成具有: a. 一个主电源供电电路,其组成是变压器(B↓[1])单独绕组(L↓[3])与四个晶体二极管(D↓[6]、D↓[7]、D↓[8]、D↓[9])组成桥式整流,经电容(C↓[5])滤波,输出直流至逆变器电路, b. 一个充电电源电路,其组成是变压器(B↓[1])单独绕组(L↓[2])与四个晶体二极管(D↓[1]、D↓[2]、D↓[3]、D↓[4])组成桥式整流,经电容(C↓[1])滤波输出直流, c. 一个逆变器电路,其组成是正电一路经变压器(B↓[2])的初级线圈(L↓[5])接晶体三极管(T↓[2])集电极,另一路经电阻(R↓[10])分别接晶体三极管(T↓[2])基、R↓[15]、R↓[16])及比较电路(a、R↓[2]、DZ↓[1]、R↓[3]、R↓[4]),a比较器一个极(a↓[1])分别经电阻(R↓[2])接充电电源正、经晶体管(DZ1])接晶体三极管(T↓[1])集电极,一个极(a↓[2])分别经电阻(R↓[3])接电池(E)正、经电阻(R↓[4])接三极管(T↓[1])集电极,三极管(T↓[1])发射极接负,基极经电阻(R↓[1])接充电电源正,输出极(a↓[3])经电阻(R↓[14])接晶体三极管(T↓[4])基极,该管的发射极接负,集电极经电阻(R↓[13])接三极管(T↓[3])基极,三极管(T↓[3])发射极接充电电源正、集电极经恒流源接电池正、电池负级经电阻(R↓[8])接负, e. 一个放电及保护电路,其组成是b比较器的一个极(b↓[1])经电阻(R↓[7])接正、经晶体管(DZ2])接负,一个极(b↓[2])经电阻(R↓[5]、R↓[6])分别接正、负极,输出极(b↓[3])经电阻(R↓[19])接晶体三极管(T↓[8])基极、该管发射极接负。集电极接晶体三极管(T↓[9])基极,三极管(T↓[9])发射极接负,集电极经电阻(R↓[18])接晶体三极管(T↓[7])基极、三极管(T↓[7])发射极接电池正、集电极分别接晶体二极管(D↓[12])正极、晶体三极管(T↓[10])发射极,三极管(T↓[10])基极分别经…。(*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公共埸所交通道口的发光显示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全电子自动控制文字图案发光显示装置。目前用于公共埸所、交通道口的发光显示装置,一般采用电灯、日光灯、玻璃电致发光屏。日光灯发光显示属于早期产品,功耗大,寿命短,易损坏。后期产品使用玻璃电致发光屏,但其致命缺点为可靠性差,二层玻璃之间密封稍不严,潮气浸入即失效,同时功耗大,寿命短。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功耗低,可靠性高的全电子自动控制文字图案发光显示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电子自动控制文字图案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外壳、装于外壳上的发光显示屏、装于外壳内的控制电路及备用电池,其特征在于电路的组成具有一个电源供电电路,其组成是变压器B1单独绕组L3与四个晶体二极管D6、D7、D8、D9组成桥式整流,经电容C5滤波,输出直流至逆变器电路;一个充电电源电路,其组成是变压器B1单独绕组L2与四个晶体二极管D1、D2、D3、D4组成桥式整流,经电容C1滤波输出直流;一个逆变器电路,其组成是正电一路经变压器B2的初级线圈L5接晶体三极管T2集电极,另一路经电阻R10分别接晶体三极管T2基极、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道远
申请(专利权)人:丁道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