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电子自动控制文字图案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外壳(1)、装于外壳上的发光显示屏(2)、装于外壳内的控制电路及备用电池,其特征在于电路的组成具有: a. 一个主电源供电电路,其组成是变压器(B↓[1])单独绕组(L↓[3])与四个晶体二极管(D↓[6]、D↓[7]、D↓[8]、D↓[9])组成桥式整流,经电容(C↓[5])滤波,输出直流至逆变器电路, b. 一个充电电源电路,其组成是变压器(B↓[1])单独绕组(L↓[2])与四个晶体二极管(D↓[1]、D↓[2]、D↓[3]、D↓[4])组成桥式整流,经电容(C↓[1])滤波输出直流, c. 一个逆变器电路,其组成是正电一路经变压器(B↓[2])的初级线圈(L↓[5])接晶体三极管(T↓[2])集电极,另一路经电阻(R↓[10])分别接晶体三极管(T↓[2])基、R↓[15]、R↓[16])及比较电路(a、R↓[2]、DZ↓[1]、R↓[3]、R↓[4]),a比较器一个极(a↓[1])分别经电阻(R↓[2])接充电电源正、经晶体管(DZ1])接晶体三极管(T↓[1])集电极,一个极(a↓[2])分别经电阻(R↓[3])接电池(E)正、经电阻(R↓[4])接三极管(T↓[1])集电极,三极管(T↓[1])发射极接负,基极经电阻(R↓[1])接充电电源正,输出极(a↓[3])经电阻(R↓[14])接晶体三极管(T↓[4])基极,该管的发射极接负,集电极经电阻(R↓[13])接三极管(T↓[3])基极,三极管(T↓[3])发射极接充电电源正、集电极经恒流源接电池正、电池负级经电阻(R↓[8])接负, e. 一个放电及保护电路,其组成是b比较器的一个极(b↓[1])经电阻(R↓[7])接正、经晶体管(DZ2])接负,一个极(b↓[2])经电阻(R↓[5]、R↓[6])分别接正、负极,输出极(b↓[3])经电阻(R↓[19])接晶体三极管(T↓[8])基极、该管发射极接负。集电极接晶体三极管(T↓[9])基极,三极管(T↓[9])发射极接负,集电极经电阻(R↓[18])接晶体三极管(T↓[7])基极、三极管(T↓[7])发射极接电池正、集电极分别接晶体二极管(D↓[12])正极、晶体三极管(T↓[10])发射极,三极管(T↓[10])基极分别经…。(*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公共埸所交通道口的发光显示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全电子自动控制文字图案发光显示装置。目前用于公共埸所、交通道口的发光显示装置,一般采用电灯、日光灯、玻璃电致发光屏。日光灯发光显示属于早期产品,功耗大,寿命短,易损坏。后期产品使用玻璃电致发光屏,但其致命缺点为可靠性差,二层玻璃之间密封稍不严,潮气浸入即失效,同时功耗大,寿命短。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功耗低,可靠性高的全电子自动控制文字图案发光显示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电子自动控制文字图案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外壳、装于外壳上的发光显示屏、装于外壳内的控制电路及备用电池,其特征在于电路的组成具有一个电源供电电路,其组成是变压器B1单独绕组L3与四个晶体二极管D6、D7、D8、D9组成桥式整流,经电容C5滤波,输出直流至逆变器电路;一个充电电源电路,其组成是变压器B1单独绕组L2与四个晶体二极管D1、D2、D3、D4组成桥式整流,经电容C1滤波输出直流;一个逆变器电路,其组成是正电一路经变压器B2的初级线圈L5接晶体三极管T2集电极,另一路经电阻R10分别接晶体三极管T2基极、接电容C4回负、接电阻R11和线圈L6回负,三极管T2发射极接负;一个充电及保护电路,其组成包括电池E、晶体三极管T1、T4、T3、恒流源T5、T6、R15、R16及比较电路a、R2、DZ1、R3、R4,a比较器一个极a1分别经电阻R2接充电电源正、经晶体管DZ1接晶体三极管T1集电极,一个极a2分别经电阻R3接电池E正、经电阻R4接三极管T1集电极,三极管T1发射极接负,基极经电阻R1接充电电源正,输出极a3经电阻R14接晶体三极管T4基极,该管的发射极接负,集电极经电阻R13接三极管T3基极,三极管T3发射极接充电电源正、集电极经恒流源接电池正、电池负级经电阻RE接负;一个放电及保护电路,其组成是b比较器的一个极b1经电阻R7接正、经晶体管DZ2接负,一个极b2经电阻R5、R6分别接正、负极,输出极b3经电阻R19接晶体三极管T8基极、该管发射极接负。集电极接晶体三极管T9基极,三极管T9发射极接负,集电极经电阻R18接晶体三极管T7基极、三极管T7发射极接电池正、集电极分别接晶体二极管D12正极、晶体三极管T10发射极,三极管T10基极分别经电阻R22、R23接电池正极和晶体三极管T11集电极,三极管T10集电极接逆变器电路正极,三极管T11发射极接负、基极经电阻R21接d比较器输出极d3,三极管T9基极经电阻R20接C比较器输出极C3,C比较器一个极C1分别接b、d比较器的一个极b1、d1,C比较器一个极C2分别经电阻R9、R8接负、接晶体二极管D5正极、接晶体三极管T12发射极、三极管T12集电极接负,基极接电池正极,d比较器一个极d2接C比较器一个极C2;一个故障显示电路,其组成是红灯LED1一端接负、一端经电阻R26接正,绿灯LED2一端接负,一端经电阻R24接晶体三极管T6发射极,黄灯LED3一端接正,一端经电阻R25接晶体三极管T12发射极。本技术的发光显示屏为塑料电致发光屏。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而易见优点1.采用塑料电致发光屏,克服了玻璃电致发光屏的缺点,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功耗为2mw/cm2,寿命可达25000小时。2.采用0.1c恒流充电,确保可充电池最长使用寿命。3.采用全电子自动控制,使控制动作准确,灵敏、可靠,无火花产生使装置适于在易燃埸合安全使用。4.自动控制电路与可充电电池的彻底关断性,保证了可充电电池无意外损坏可能性,方便了用户。如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原理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外观示意图;本技术的电路原理、组成及连接关系已在技术方案一节中详细说明,以下对本技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由外壳1、装于外壳上的塑料电致发光屏2,装于外壳内的控制电路及备用电池组成。本技术装置选用目前电光源中功耗低寿命长、可靠性高的塑料电致发光屏作文字、图案指示标志显示屏。塑料电致发光屏为无灯丝固体发光材料,属冷光源。它具有使用寿命长,功耗低可靠性高等特点。线路图中R1、T1接法和R2、DZ1、R3、R4地线接法实现了失市电后,过充电保护电路与可充电电池的彻底关断性。本技术装置中,通过将a比较器中取样比较电路R2、DZ1、R3、R4的地线通过T1再接地,这样有市电时,控制电路电源电压9V经R1使T1导通,使其有效接地,这时过充电保护电路中取样比较电路正常工作,起到了对可免电电池电压实施临控功能,当可充电电池电压到达允许最大值时,a比较器输出翻转,呈低电平,使T4、T3截止,切断充电电流达到过充电保护目的。在无市电时,控制电路电源电压消失,T1截止,从而使a比较器取样比较电路地线悬置,不能有效地接地,使过充电保护电路与可免电电池彻底关断。线路图中,b比较器、R5、R6、R7、DZ2取样比较电路供电接法,控制过放电开关管T7的附属电路接法,电源切换及其附属电路接法,这样综合设计的电路,实现了过放电后与可充电电池的彻底关断性。当可充电电池电压降到允许最低值时,b比较器输出翻转呈高电平,T8导通,将T9、T7截止,由于T7截止后,可充电电池也就停止了对控制电路电源和电源切换电路电源供电,使其全部失电截止。这样过放电保护之后,实现了电路全部与可充电电池彻底关断。线路图中R5、R6、R7、DZ2、D5、R8、R9、b、c、d取样比较电路接法和T8、T9、T7、D12、T10、T11、R22、R23电路接法,这样综合设计的电路、实现了装置电路与可充电电池在过放电保护后彻底关断条件下、市电可充电电池供电自动切换功能。当有市电时,b比较器输出呈低电平、T8截止。C比较器输出呈低电平,T9截止,T7也截止。d比较器呈低电平、T11截止,T10也截止。D12负端为控制电路电源电压,D12正端浮置,D12截止。这时,可充电电池除过充电保护电路中取样有流至电流外,其他回路均无可充电电池供给的电流。在无市电时,C2、C3上存的电荷将维持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b比较器输出仍为低电平,T8仍截止。而c、d由于其接法和C2、R8、R9数值选择,使c、d反向端尽快下降。而C3、R7、DZ2数值选择在c、d同向端尽量保持一段时间。这样使c、d迅速翻转都呈高电平,导致T9导通,T11导通,从而使T7、T10、D12导通。这时控制电路、主电源电路都由晶体管自动切换或可充电电池供电、装置继续正常发光。主电路逆变器电源直接取自单独绕组L3经D6-D9整流、C5简单滤波之后,由于逆变器频率高于市电频率,所以简单滤波后的直流电源已能满足逆变的要求。这样消除了稳压器上的压降,大大降低了自耗功率和温度,提高了电路可靠性。充电电流直接取自L2绕组经D1-D4整流,C1滤波之后。由于对可充电电池采用了0.1恒流充电,并有过充电保护电路,所以简单滤波后的直流就能满足可充电电池0.1C恒流充电的电源要求,这样也消除了稳压器上的压降,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自耗功率和温度。故障显示电路采用R26、LED1(红),R24、LED2(绿),R25、L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道远,
申请(专利权)人:丁道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