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170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及移动终端,背光源包括:下增光片,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增光限位结构;灯胶,灯胶上设置有对应增光限位结构的固定结构;胶框,胶框上设置有对应增光限位结构的卡持结构;其中,增光限位结构与固定结构粘接,且增光限位结构与卡持结构卡接。通过在下增光片长度方向的一端上设置增光限位结构,在灯胶上设置对应的增光限位结构的固定结构,并且胶框上设置卡持结构,通过增光限位结构和固定结构,实现下增光片与灯胶粘接,通过卡持结构和增光限位结构,实现下增光片与胶框卡接,最终实现背光源的下增光片与灯胶和胶框的同时固定,有效的防止下增光片在背光源中出现位移,保障背光源的显示效果和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及移动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背光源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背光源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背光技术的逐渐发展,对背光源的显示效果要求也同步升高,其中背光源的显示亮度,就是对背光源显示效果要求的其中之一。但是现有背光源在组装光源的时候,为了辅助固定所述光源,通常设置一灯胶,进而通过灯胶辅助固定所述光源,避免光源在后续工艺过程中出现位移,而影响所述背光源的显示效果;
[0003]但是,现有灯胶结构通常为全封口结构,造成所述灯源(如LED芯片) 发出的部分光线被所述灯胶吸收,造成光线损失,进而影响所述背光源的显示效果。
[0004]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缺陷与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背光源及移动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源中亮度损失的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背光源,其包括:
[0007]下增光片,所述下增光片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增光限位结构;
[0008]灯胶,所述灯胶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增光限位结构的固定结构;
[0009]胶框,所述胶框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增光限位结构的卡持结构;
[0010]其中,所述增光限位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粘接,且所述增光限位结构与所述卡持结构卡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源还包括若干LED芯片,所述胶框对应所述增光限位结构的一端沿宽度方向上还设置有若干U形灯位,所述LED芯片设置于所述U形灯位中;
[0012]所述增光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凸齿、第二限位凸齿以及若干增光凸齿;
[0013]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凸齿和第二限位凸齿设置于所述下增光片宽度方向的两端上,所述增光凸齿间隔设置于所述LED芯片之间。
[00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灯胶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处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限位凸齿粘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凸齿粘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卡持结构包括:
[0016]第一卡持槽,所述第一卡持槽沿宽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U形灯位的一侧;
[0017]第二卡持槽,所述第二卡持槽沿宽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U形灯位的另一侧;
[0018]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自所述第一卡持槽中伸出,所述第二固定件自所述第二卡持槽中伸出,且所述第一限位凸齿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持槽中,所述第二限位凸齿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持槽中。
[0019]进一步的,所述灯胶设置有对应所述U形灯位的U形胶位,且所述LED 芯片的发光
面朝向所述U形胶位的缺口处。
[0020]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源还包括:
[0021]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和扩散片;
[0022]所述下增光片设置于所述扩散片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0023]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扩散片的面为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上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散光结构。
[0024]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LED芯片的端面为入光面,所述入光面设置有若干匀光结构,所述匀光结构沿所述导光板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所述匀光结构沿所述导光板的厚度方向延伸成型。
[0025]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源还包括:
[0026]上增光片和黑框;
[0027]所述上增光片设置于所述下增光片背离所述扩散片的一侧;
[0028]所述黑框设置于所述上增光片背离所述下增光片的一侧。
[0029]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源。
[0030]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及移动终端,所述背光源包括:下增光片,所述下增光片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增光限位结构;灯胶,所述灯胶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增光限位结构的固定结构;胶框,所述胶框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增光限位结构的卡持结构;其中,所述增光限位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粘接,且所述增光限位结构与所述卡持结构卡接。可以理解,通过在所述下增光片长度方向的一端上设置增光限位结构,在所述灯胶上设置对应所述的增光限位结构的固定结构,并且所述胶框上设置卡持结构,进而可以通过所述增光限位结构和固定结构,实现所述下增光片与灯胶粘接,通过所述卡持结构和增光限位结构,实现下增光片与所述胶框卡接,进而最终实现背光源的下增光片与所述灯胶和胶框的同时固定,有效的防止所述下增光片在背光源中出现位移,保障所述背光源的显示效果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技术中提供的背光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中提供的背光源的局部变形立体示意图;
[0033]图3是本技术中提供的背光源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0034]图4是本技术中提供的背光源的灯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技术中提供的背光源的导光板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
[0037]10、背光源;11、下增光片;12、灯胶;13、胶框;14、LED芯片; 15、反射片;16、导光板;17、扩散片;18、上增光片;19、黑框;111、增光限位结构;112、第一限位凸齿;113、第二限位凸齿;114、增光凸齿; 121、固定结构;122、第一固定件;123、第二固定件;124、U形胶位; 125、缺口;131、卡持结构;132、U形灯位;133、第一卡持槽;134、第二卡持槽;161、出光面;162、散光结构;163、入光面;164、匀光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9]随着背光技术的逐渐发展,对背光源的显示效果要求也同步升高,其中背光源的显示亮度,就是对背光源显示效果要求的其中之一。但是现有背光源在组装光源的时候,为了辅助固定所述光源,通常设置一灯胶,进而通过灯胶辅助固定所述光源,避免光源在后续工艺过程中出现位移,而影响所述背光源的显示效果;但是,现有灯胶结构通常为全封口结构,造成所述灯源(如LED芯片)发出的部分光线被所述灯胶吸收,造成光线损失,进而影响所述背光源的显示效果。本技术基于现有技术中背光源中亮度损失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及移动终端,通过在所述下增光片长度方向的一端上设置增光限位结构,在所述灯胶上设置对应所述的增光限位结构的固定结构,并且所述胶框上设置卡持结构,进而可以通过所述增光限位结构和固定结构,实现所述下增光片与灯胶粘接,通过所述卡持结构和增光限位结构,实现下增光片与所述胶框卡接,进而最终实现背光源的下增光片与所述灯胶和胶框的同时固定,有效的防止所述下增光片在背光源中出现位移,保障所述背光源的显示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增光片,所述下增光片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增光限位结构;灯胶,所述灯胶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增光限位结构的固定结构;胶框,所述胶框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增光限位结构的卡持结构;其中,所述增光限位结构与所述固定结构粘接,且所述增光限位结构与所述卡持结构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若干LED芯片,所述胶框对应所述增光限位结构的一端沿宽度方向上还设置有若干U形灯位,所述LED芯片设置于所述U形灯位中;所述增光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凸齿、第二限位凸齿以及若干增光凸齿;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凸齿和第二限位凸齿设置于所述下增光片宽度方向的两端上,所述增光凸齿间隔设置于所述LED芯片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灯胶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处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限位凸齿粘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凸齿粘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结构包括:第一卡持槽,所述第一卡持槽沿宽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U形灯位的一侧;第二卡持槽,所述第二卡持槽沿宽度方向上设置于所述U形灯位的另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自所述第一卡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贤强何东姜发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