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重量模型冲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1430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重量模型冲击装置,属于测试设备领域,包括配重框组件、水平运动机构、升降运动机构、电磁铁组件、悬挂架组件、支撑组件以及电控箱,水平运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升降运动机构相固接,升降运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电磁铁组件的一端相固接,电磁铁组件的另一端与悬挂架组件的一端磁性配合,悬挂架组件的另一端穿过支撑组件与配重框组件相衔接,水平运动机构、升降运动机构、电磁铁组件分别与电控箱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人体重量模型冲击装置,可适用于医疗设备模拟来自人体重量的动载荷试验,既保证测试结果的精准性,又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靠,可完成样品不同位置的模型冲击试验,操作便捷。操作便捷。操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重量模型冲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测试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体重量模型冲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用电气设备对元器件的机械强度、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要求较高,其中,动载荷试验是型式试验的项目之一,通常采用动载荷试验装置对医用电气设备的耐人体重量冲击性能进行动载荷试验。因此,动载荷试验装置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影响动载荷试验结果的精准性。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电动葫芦转动钢丝绳提升重物后再释放的方式进行动载荷试验,手动测量跌落高度,人工误差大,且重量模型晃动存在人员安全风险,试验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人体重量模型冲击装置,采用配重框组件、水平运动机构、升降运动机构、电磁铁组件、悬挂架组件以及支撑组件构成的动载荷试验组件,结合电控箱进行精准控制,使人体重量模型冲击装置可适用于医疗设备模拟来自人体重量的动载荷试验,既保证测试结果的精准性,又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靠,可完成样品不同位置的模型冲击试验,操作便捷。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重量模型冲击装置,包括用以承载配重的配重框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重量模型冲击装置还包括水平运动机构(2)、升降运动机构(3)、电磁铁组件(4)、用以悬挂所述配重框组件(1)的悬挂架组件(5)、用以支撑定位所述悬挂架组件(5)的支撑组件(6)以及电控箱(7);所述水平运动机构(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升降运动机构(3)相固接,所述升降运动机构(3)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铁组件(4)的一端相固接,所述电磁铁组件(4)的另一端与所述悬挂架组件(5)的一端磁性配合,所述悬挂架组件(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组件(6)与所述配重框组件(1)相衔接,所述水平运动机构(2)的信号端、所述升降运动机构(3)的信号端、所述电磁铁组件(4)的信号端分别与所述电控箱(7)的信号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重量模型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架组件(5)包括限位挡块(51)、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导杆组(52)以及悬挂梁(53);所述导杆组(52)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挡块(51)相固接,所述导杆组(5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组件(6)与所述悬挂梁(53)相固接,所述配重框组件(1)悬挂在所述悬挂梁(53)上,所述限位挡块(51)与所述电磁铁组件(4)磁性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重量模型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组(52)包括导向杆(521)以及直线轴承(522);所述直线轴承(522)套接在所述导向杆(521)上,所述直线轴承(522)固定在所述支撑组件(6)上,所述导向杆(521)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挡块(51)相固接,所述导向杆(52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直线轴承(522)与所述悬挂梁(53)相固接。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诺毅刘科亮吴金木曹继忠叶昌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