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防火材料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138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种碳纤维防火材料复合装置,包括:外壳组件,包括中部呈凸起状的中空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底部对称设置的支撑腿;加热组件,包括按在壳体内腔顶部中央的加热座和安装在加热座上的电热块一;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壳体一侧的伺服电机和贯穿外壳整体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牙盘和伺服电机的牙盘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且输送带的中部高于其两端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辅热组件的设置,有利于对碳纤维防火材料实现双面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影响成品质量;通过壳体的上部对称设置有排风口,排风口内设置有风机的设置,有利于加快壳体内腔散热,防止其内部温度过高时候散热不及时。防止其内部温度过高时候散热不及时。防止其内部温度过高时候散热不及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防火材料复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碳纤维材料
,具体为一种碳纤维防火材料复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碳纤维工业化的路线是前驱纤维炭化工艺法。其主要流程包括:稳定化处理(在200~400℃空气,或用耐燃试剂等化学处理),碳化(400~1400℃,氮气)和石墨化(1800℃以上,氩气气氛下)。为了提高炭纤维与复合材料基质的粘接性能需进行表面处理、上浆、干燥等工序,现有技术中的碳纤维防火材料的复合装置,在对碳纤维防火材料进行干燥的主要工序为热干燥,但是热干燥容易因为温差导致碳纤维和复合材料基质的粘接性出现差异,影响成品质量,为了提高良品率,我们提出一种碳纤维防火材料复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防火材料复合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防火材料复合装置,包括:
[0005]外壳组件,包括中部呈凸起状的中空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底部对称设置的支撑腿;
[0006]加热组件,包括按在壳体内腔顶部中央的加热座和安装在加热座上的电热块一;
[0007]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壳体一侧的伺服电机和贯穿外壳整体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牙盘和伺服电机的牙盘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且输送带的中部高于其两端高度。
[0008]优选的,还包括辅热组件,所述辅热组件包括安装在壳体内腔底部的辅热座和安装在辅热座上的电热块二。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部对称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内设置有风机。
[00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部开设有排湿口,所述排湿口上设置有封闭门。
[0011]优选的,所述电热块一和电热块二数量为多个,且电热块一和电热块二按相等的距离分布。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辅热组件的设置,有利于对碳纤维防火材料实现双面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影响成品质量;通过壳体的上部对称设置有排风口,排风口内设置有风机的设置,有利于加快壳体内腔散热,防止其内部温度过高时候散热不及时;通过壳体的上部开设有排湿口,排湿口上设置有封闭门的设置,使用时,可通过封闭门调节排湿口的大小来整装置的排湿速率,同时减小其热量散失;通过电热块一和电热块二数量为多个,且电热块一和电热块二按相等的距离分布的设置,有利于均匀加热。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剖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图。
[0016]图中:100、外壳组件,110、壳体,111、排风口,111a、风机,112、排湿口,112a、封闭门,120、支撑腿,200、加热组件,210、加热座,220、电热块一,300、驱动组件,310、伺服电机,320、输送带,400、辅热组件,410、辅热座,420、电热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碳纤维防火材料复合装置,能够在碳纤维防火材料干燥时候实现降温和升温的平稳性,解决温差对材料良品率的影响。
[0019]图1

图2展示出的是本技术一种碳纤维防火材料复合装置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

图2,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碳纤维防火材料复合装置,其主体部分包括外壳组件100、加热组件200和驱动组件300。
[0020]外壳组件100用于安装其他组件,构成分层加热的区间,具体的,外壳组件100包括中部呈凸起状的中空壳体110和安装在壳体110底部对称设置的支撑腿120,使用时,将其他组件安装在壳体110组件中,使用时通过加热组件200加热壳体110内腔,由于壳体110组件内部凸起状的内腔,热量会聚集在壳体110内腔上部,使得内腔温度出现分层;
[0021]加热组件200用于壳体110内腔加热,具体的,加热组件200包括按在壳体110内腔顶部中央的加热座210和安装在加热座210上的电热块一220,使用时,对电热块一220供电,电热块一220堆装置内腔加热,进而起到加热物料的作用,加速物料的干燥;
[0022]驱动组件300用于驱动碳纤维防火材料的经过加热组件200,具体的,驱动组件300包括安装在壳体110一侧的伺服电机310和贯穿外壳整体的输送带320,所述输送带320的牙盘和伺服电机310的牙盘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且输送带320的中部高于其两端高度,使用时,将碳纤维无纺布防止在输送带320的上料端,对伺服电机310供电,由伺服电机310驱动输送带320运动,带动碳纤维无纺布运动从外壳组件100较低的位置进入经过加热组件200下侧,经过加热组件200加热,水分散逸,接着从外壳组件100另一端位于较低位置的出口导出。
[0023]其中,本装置还包括辅热组件400,所述辅热组件400包括安装在壳体110内腔底部的辅热座410和安装在辅热座410上的电热块二420,有利于对碳纤维防火材料实现双面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影响成品质量;所述壳体110的上部对称设置有排风口111,所述排风口111内设置有风机111a,有利于加快壳体110内腔散热,防止其内部温度过高时候散热不及时;所述壳体110的上部开设有排湿口112,所述排湿口112上设置有封闭门112a,使用时,可通过封闭门112a调节排湿口112的大小来整装置的排湿速率,同时减小其热量散失;所述电热块一220和电热块二420数量为多个,且电热块一220和电热块二420按相等的距离分布,有利于均匀加热。
[0024]工作原理:在一种碳纤维防火材料复合装置使用的时候,首先将碳纤维复合防火材料的物料放置在装置外壳组件100的上料端,接着启动加热组件200和辅热组件400对外壳组件100内腔预热,此时由于内腔外壳呈凸字形的结构设置,较热的空气向壳体110的上部聚集,其进出口的两端位置较低,温度也较低,预热完成后,启动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将碳
纤维防火材料从状壳体110中的低温区逐渐输送到高温区域,在经过递进式输送到位于低温区的出口处,从而使得物料在烘干时不会因为温差骤变影响物料质量。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防火材料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100),包括中部呈凸起状的中空壳体(110)和安装在壳体(110)底部对称设置的支撑腿(120);加热组件(200),包括按在壳体(110)内腔顶部中央的加热座(210)和安装在加热座(210)上的电热块一(220);驱动组件(300),包括安装在壳体(110)一侧的伺服电机(310)和贯穿外壳整体的输送带(320),所述输送带(320)的牙盘和伺服电机(310)的牙盘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且输送带(320)的中部高于其两端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防火材料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热组件(400),所述辅热组件(400)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达康刘明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美康特种防护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