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鑫玉专利>正文

一种动物防疫用蜱虫诱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125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09
一种动物防疫用蜱虫诱捕装置。是为了解决目前传统的喷洒药物,杀虫效果一般,而且很容易伤害牲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成包括:分隔箱(2)、四个进虫管(1)和二氧化碳发生器(3),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通过通气管(5)与所述的分隔箱的顶部连通,四个所述的进虫管分布在所述的分隔箱的四个侧面并与所述的分隔箱侧面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的进虫管是由两个半圆板(4)对扣而成,所述的半圆板的弧形内表面开设有多个半环槽(15),所述的半圆板的弧形面上开设有多组进虫孔(8),所述的进虫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的半环槽之间,所述的半环槽内粘接有粘虫带(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蜱虫诱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蜱虫诱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蜱虫诱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物防疫用蜱虫诱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动物防疫工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动物防疫用蜱虫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蜱,又名蜱虫、壁虱、扁虱、草爬子,是一种体形极小的蛛形纲蜱螨亚纲蜱总科的节肢动物寄生物,仅约火柴棒头大小。宿主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虫类和两栖类动物,大多以吸食血液为生,叮咬的同时会造成刺伤处的发炎。蜱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全沟硬蜱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蜱类寻觅宿主的方式:蜱的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二氧化碳很敏感,当与宿主相距15m时,即可感知,由被动等待到活动等待,一旦接触宿主即攀登而上。如栖息在森林地带的全沟硬蜱,成虫寻觅宿主时,多聚集在小路两旁的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候,当宿主经过并与之接触时即爬附宿主;栖息在荒漠地带的亚东璃眼蜱,多在地面活动,主动寻觅宿主;栖息在牲畜圈舍的蜱种,多在地面或爬上墙壁、木柱寻觅宿主。蜱的活动范围不大,一般为数十米。由于蜱虫容易寄生叮咬牲畜,如果蜱虫数量过多,会极大的影响牲畜的生长,传统的喷洒药物,杀虫效果一般,而且很容易伤害牲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物防疫用蜱虫诱捕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物防疫用蜱虫诱捕装置,所述的一种动物防疫用蜱虫诱捕装置包括分隔箱、四个进虫管和二氧化碳发生器,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通过通气管与所述的分隔箱的顶部连通,四个所述的进虫管分布在所述的分隔箱的四个侧面并与所述的分隔箱侧面通过螺钉固定;
[0005]所述的进虫管是由两个半圆板对扣而成,所述的半圆板的弧形内表面开设有多个半环槽,所述的半圆板的弧形面上开设有多组进虫孔,所述的进虫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的半环槽之间,所述的半环槽内粘接有粘虫带;
[0006]所述的分隔箱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和药物瓶,所述的上箱体与所述的下箱体对扣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的上箱体的四个侧面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的进虫管连通的圆孔,所述的下箱体的底面放有所述的药物瓶。
[0007]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动物防疫用蜱虫诱捕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的进虫管外表面粘接有钢丝网。
[0008]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动物防疫用蜱虫诱捕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的进虫管的底部具有支板。
[0009]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动物防疫用蜱虫诱捕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的上箱体的侧面的圆孔上固定有阻隔网。
[0010]作为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动物防疫用蜱虫诱捕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的药物瓶内装有诱蜱信息素。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利用蜱虫趋二氧化碳的特性,通过二氧化碳发生器吹出二氧化碳,同时利用药物瓶中的诱蜱信息素共同对蜱虫进行诱捕,可以提高其诱捕的成功率和效率。
[0013]2、本技术通过进虫管另蜱虫爬入到内部,另蜱虫粘在内部,可以提高其对蜱虫诱捕的效率,同时可以防止蜱虫从一个部位进入导致蜱虫堆积无法对蜱虫有效粘接。
[0014]3、本技术在分隔箱上设置四个进虫管,可以提高进虫的效率和进虫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7]图3为图1的A

A部剖视图;
[0018]图4为图1的B

B部剖视图;
[0019]图5为半圆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分隔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2]1、进虫管;2、分隔箱;3、二氧化碳发生器;4、半圆板;5、通气管;6、支板;7、钢丝网;8、进虫孔;9、粘虫带;10、圆孔;11、上箱体;12、阻隔网;13、药物瓶;14、下箱体;15、半环槽;16、环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技术。
[0024]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动物防疫用蜱虫诱捕装置包括分隔箱2、四个进虫管1和二氧化碳发生器3,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通过通气管5与所述的分隔箱的顶部连通,四个所述的进虫管分布在所述的分隔箱的四个侧面并与所述的分隔箱侧面通过螺钉固定;
[0025]所述的进虫管是由两个半圆板4对扣而成,所述的半圆板的弧形内表面开设有多个半环槽15,所述的半圆板的弧形面上开设有多组进虫孔8,所述的进虫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的半环槽之间,所述的半环槽内粘接有粘虫带9,每个半圆板的端部都具有半圆环形板16,通过此半圆环形板与分隔箱侧面通过螺钉固定;
[0026]所述的分隔箱包括上箱体11、下箱体14和药物瓶13,所述的上箱体与所述的下箱体对扣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的上箱体的四个侧面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的进虫管连通的圆孔10,所述的下箱体的底面放有所述的药物瓶。
[0027]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一种动物防疫用蜱虫诱捕装置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进虫管外表面粘接有钢丝网7,此钢丝网有利于蜱虫的攀爬。
[0028]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动物防疫用蜱虫诱
捕装置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进虫管的底部具有支板6,用于保持装置的稳定。
[0029]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动物防疫用蜱虫诱捕装置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上箱体的侧面的圆孔上固定有阻隔网12。
[0030]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动物防疫用蜱虫诱捕装置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药物瓶内装有诱蜱信息素,诱蜱信息素选用鸟嘌呤、黄嘌呤和腺嘌呤按照25:1:1的配比来模拟蜱虫脱落皮肤发出的集合信息素。
[0031]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诱蜱信息素倒入到药物瓶中,二氧化碳发生器启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从通气管进入到分隔箱内,然后通过四个进虫管散发出,蜱虫具有趋二氧化碳的特性,通过进虫管散发出的二氧化碳来对蜱虫进行吸引,同时利用药物瓶中的诱蜱信息素共同对蜱虫进行诱捕,蜱虫会被吸引从进虫管的进虫孔爬入,在爬入后在诱蜱信息素的吸引下会沿着进虫管内壁爬动,在爬到粘虫带上后被粘住实现诱捕,每一组的多个进虫孔都可以引诱蜱虫的进入,蜱虫在通过进虫孔进入后会爬行一小段距离才会爬到粘虫带上,因此不会出现蜱虫堵塞进虫孔的情况,同时每组进虫孔都可以进入蜱虫,也使得蜱虫分散,增加蜱虫被粘住的区域,提高每次蜱虫的诱捕量,同时保证诱捕的效率和成功率。
[0032]需要声明的是,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技术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物防疫用蜱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动物防疫用蜱虫诱捕装置包括分隔箱、四个进虫管和二氧化碳发生器,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通过通气管与所述的分隔箱的顶部连通,四个所述的进虫管分布在所述的分隔箱的四个侧面并与所述的分隔箱侧面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的进虫管是由两个半圆板对扣而成,所述的半圆板的弧形内表面开设有多个半环槽,所述的半圆板的弧形面上开设有多组进虫孔,所述的进虫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的半环槽之间,所述的半环槽内粘接有粘虫带;所述的分隔箱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和药物瓶,所述的上箱体与所述的下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玉宫庭
申请(专利权)人:王鑫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