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池滤料检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114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06
过滤池滤料检查装置,涉及自来水净化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滤池的出水管连接,包括连接管、内窥镜和内封垫,连接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管,连接管两端的管口内径小于连接管中间管身的内径;内封垫为两个,分别竖直设置在连接管中间段的两端,靠近连接管两端的管口,内封垫圆心处设置有通孔;内窥镜包括探头和导线,导线从连接管中穿过,并穿过两个内封垫中间的通过,探头与导线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管与滤池的出水管连接,在连接管内设置内封垫,将内窥镜穿过连接管,利用内窥镜伸入滤池中进行检查,通过连接管内的内封垫减少检查过程中的水源浪费,通过内窥镜快速检查滤池内滤料的具体状况,保证滤料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自来水厂水处理效果。来水厂水处理效果。来水厂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池滤料检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来水净化领域,尤其是一种检查方便,连接牢固的过滤池滤料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来水供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地表水进入水库,水库经由引水渠流向自来水厂,在自来水厂完成消毒净化后流入地下自来水管网,然后通过管网接入各个小区,在水泵和水箱的协作下,从水龙头流出来,供人们使用。
[0003]目前,自来水厂通用的处理过程如下:
[0004]1、首先必须把水源从江河湖泊中抽取到自来水厂,不同的地区取水口是不同的,水源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饮水质量;
[0005]2、然后经过混凝、沉淀、过滤、送入清水池并进行消毒后,由送水泵高压输入自来水管网;
[0006]3、最终通过管网分流到用户的水龙头。
[0007]水源进入自来水厂后,需要经过预处理,预处理后,进入澄清工艺,即混凝、沉淀和过滤,处理对象主要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水中杂质通过药物,形成大颗粒的絮凝,此步骤在絮凝池中完成,俗称反应池;而后经沉淀池进行矾花与水的重力分离;之后再待滤水进入滤池,使细微残余的杂质颗粒经专用的滤料进行过滤;过滤后,水中加入氯,杀死细菌、病毒和其它致病微生物,并保证出厂水有适量的余氯量,以抑制水中残存细菌的繁殖,同时防止管网再度被污染,最后成品水流入清水池后,经吸水井由二级泵房的泵机加压进入城市供水管网。
[0008]在滤池过滤过程中,需要随时关注滤料的清洁度和余量,避免滤料过脏以及不足而造成过滤不净的问题,但是现有滤池的结构并不便于观察滤料情况,通常需要将滤池内的水全部放出后才能看见底部的滤料,但是滤池的进水、出水均为全自动控制,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因此目前均是根据技术人员经验添加滤料和更换滤料,无法保障过滤效果,若经常人工放水观察滤料,又会造成大量水资源被浪费,不但增加了自来水的过滤成本,而且还会降低自来水的产出,不能保证供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就是现有自来水处理过程中,滤池结构不合理,不便于根据滤料清洁度和余量,及时更换添加,难以保证过滤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检查方便,连接牢固的过滤池滤料检查装置。
[0010]本技术的过滤池滤料检查装置,与滤池的出水管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检查装置包括连接管、内窥镜和内封垫,连接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管,连接管两端的管口内径小于连接管中间管身的内径;内封垫为两个,分别竖直设置在连接管中间段的两端,靠近连接管两端的管口,内封垫圆心处设置有通孔;内窥镜包括探头和导线,导线从连接管中穿过,
并穿过两个内封垫中间的通过,探头与导线一端连接。
[0011]所述的连接管一端外壁上设置有螺纹,该螺纹与滤池出水管内壁的螺纹匹配。
[0012]在使用时,首先将探头放入滤池的出水管管口内,然后将连接管通过螺纹拧紧在出水管上,然后打开出水管上的阀门,使得出水管内部开启,然后捏住导线,令探头伸入滤池内部,开启内窥镜,即可通过探头查看滤池内部的情况,检查滤料的清洁程度以及余量,及时更换或补充滤料;在检查过程中,会有少许的水从连接管内渗出,但是由于连接管内设置了两个内封垫,在探头伸入滤池的过程中,导线通过摩擦带动内封垫向滤池方向移动,内封垫能够起到一定的封堵作用,减少滤池内水的流出;检查完成后,抽动导线,通过导线将探头收回,当探头回收至连接管端头时,不能再抽动导线,即可关闭出水管上的阀门,最后取下连接管即可。
[0013]本技术的过滤池滤料检查装置,结构合理、设计科学,操作简便,通过连接管与滤池的出水管进行连接,在连接管内设置内封垫,将内窥镜穿过连接管,利用内窥镜伸入滤池中进行检查,通过连接管内的内封垫减少检查过程中的水源浪费,通过内窥镜快速检查滤池内滤料的具体状况,保证滤料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自来水厂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连接管1,内封垫2,探头3,导线4,螺纹5。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一种过滤池滤料检查装置,与滤池的出水管连接,该检查装置包括连接管1、内窥镜和内封垫2,连接管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管,连接管1两端的管口内径小于连接管1中间管身的内径;内封垫2为两个,分别竖直设置在连接管1中间段的两端,靠近连接管1两端的管口,内封垫2圆心处设置有通孔;内窥镜包括探头3和导线4,导线4从连接管1中穿过,并穿过两个内封垫2中间的通过,探头3与导线4一端连接。连接管1一端外壁上设置有螺纹5,该螺纹5与滤池出水管内壁的螺纹5匹配。
[0017]在使用时,首先将探头3放入滤池的出水管管口内,然后将连接管1通过螺纹5拧紧在出水管上,然后打开出水管上的阀门,使得出水管内部开启,然后捏住导线4,令探头3伸入滤池内部,开启内窥镜,即可通过探头3查看滤池内部的情况,检查滤料的清洁程度以及余量,及时更换或补充滤料;在检查过程中,会有少许的水从连接管1内渗出,但是由于连接管1内设置了两个内封垫2,在探头3伸入滤池的过程中,导线4通过摩擦带动内封垫2向滤池方向移动,内封垫2能够起到一定的封堵作用,减少滤池内水的流出;检查完成后,抽动导线4,通过导线4将探头3收回,当探头3回收至连接管1端头时,不能再抽动导线4,即可关闭出水管上的阀门,最后取下连接管1即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池滤料检查装置,与滤池的出水管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检查装置包括连接管(1)、内窥镜和内封垫(2),连接管(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管,连接管(1)两端的管口内径小于连接管(1)中间管身的内径;内封垫(2)为两个,分别竖直设置在连接管(1)中间段的两端,靠近连接管(1)两端的管口,内封垫(2)圆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旭陈云祥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堪正管线探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