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水稻白背飞虱成虫种群数量的诱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101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监测水稻白背飞虱成虫种群数量的诱测装置,包括:收集盒、底座、顶板、蓄电组和太阳能板,所述底座顶部设有顶板,且底座顶部设有收集盒,所述顶板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组,且蓄电组的输入端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底座与顶板轴心处设有水稻根茎,在底部插筒和限位机构的配合作用下,转动伸缩柱,使得螺纹杆与螺纹套筒啮合并伸入其中,从而伸缩柱配合收入到伸缩筒内部,此时水稻根茎顶部脱离与顶部插槽的插接,可用于更换新的水稻根茎,实现了对水稻根茎的限位固定作用,方便吸引白背飞虱进入装置内部,同时也方便更换新鲜的水稻根茎,通过卡板与卡槽的作用下,实现收集盒与底座的连接。座的连接。座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监测水稻白背飞虱成虫种群数量的诱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白背飞虱成虫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监测水稻白背飞虱成虫种群数量的诱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白背飞虱昆虫名,属同翅目,飞虱科。分布在中国英白、水稻种植区。寄主于水稻、英白、玉米、大麦、小麦、甘蔗、高粱、稗草、早熟禾等。以成、若虫群集于稻丛基部,刺吸茎叶组织汁液。虫量大,受害重时引起稻株瘫痪倒伏,俗称“冒穿”,导致严重减产或失。
[0003]为了检测水稻田中白背飞虱具体种群数量和分类,常规的诱虫灯属于悬挂式,不方便用在水稻田中,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监测水稻白背飞虱成虫种群数量的诱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方便运用到水稻田中且方便安装使用的监测水稻白背飞虱成虫种群数量的诱测装置。
[0005]本技术提供的监测水稻白背飞虱成虫种群数量的诱测装置包括:收集盒、底座、顶板、蓄电组和太阳能板,所述底座顶部设有顶板,且底座顶部设有收集盒,所述顶板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组,且蓄电组的输入端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底座与顶板轴心处设有水稻根茎,所述底座顶部对应水稻根茎底部的位置设有底部插筒,且底部插筒通过轮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底部对应水稻根茎顶部的位置设有可对水稻进行限位且方便更换根茎的限位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伸缩筒、伸缩柱、顶部插槽、螺纹套筒和螺纹杆,所诉顶板顶部固定有伸缩筒,且伸缩筒内部滑动插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对应水稻根茎的一端开设有顶部插槽,且顶部插槽与水稻根茎顶部滑动插接,所述伸缩筒内部固定有螺纹套筒,且伸缩柱内部对应伸缩筒的位置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套筒啮合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收集盒顶部外壁等距固定有六个卡板,且底座对应卡板的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板与卡槽活动卡接,所述底座与收集盒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与顶板外圈固定有竖杆,且竖杆靠近水稻根茎一侧固定安装有诱虫灯管,所述诱虫灯管与蓄电组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相邻所述竖杆远离诱虫灯管一侧表面上固定有连接圈,且连接圈一侧开设有出口,所述连接圈出口处安装有锁扣。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外壁等距转动连接有三个插脚,且插脚底部呈锥形。
[00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监测水稻白背飞虱成虫种群数量的诱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监测水稻白背飞虱成虫种群数量的诱测装置:
[0013]1、在底部插筒和限位机构的配合作用下,转动伸缩柱,使得螺纹杆与螺纹套筒啮
合并伸入其中,从而伸缩柱配合收入到伸缩筒内部,此时水稻根茎顶部脱离与顶部插槽的插接,可用于更换新的水稻根茎,实现了对水稻根茎的限位固定作用,方便吸引白背飞虱进入装置内部,同时也方便更换新鲜的水稻根茎;
[0014]2、通过卡板与卡槽的作用下,实现收集盒与底座的连接。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收集盒与底座连接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底座顶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收集盒;11、卡板;2、底座;21、底部插筒;22、卡槽;23、轮架;3、竖杆;31、连接圈;32、锁扣;4、顶板;5、蓄电组;6、太阳能板;7、水稻根茎;8、限位机构;81、伸缩筒;82、伸缩柱;821、顶部插槽;83、螺纹套筒;84、螺纹杆;9、插脚;10、诱虫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收集盒与底座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底座顶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限位机构8结构示意图。监测水稻白背飞虱成虫种群数量的诱测装置包括:收集盒1、底座2、顶板4、蓄电组5和太阳能板6。
[002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2顶部设有顶板4,且底座2顶部设有收集盒1,所述顶板4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组5,且蓄电组5的输入端安装有太阳能板6,蓄电组5主要由太阳能电池、蓄电组5、控制器和逆变器组成,与太阳能板6配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0023]参考图1所示,所述底座2与顶板4轴心处设有水稻根茎7,所述底座2顶部对应水稻根茎7底部的位置设有底部插筒21,且底部插筒21通过轮架23与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顶板4底部对应水稻根茎7顶部的位置设有可对水稻进行限位且方便更换根茎的限位机构8,在底部插筒21和限位机构8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对水稻根茎7的限位固定作用,方便吸引白背飞虱进入装置内部,同时也方便更换新鲜的水稻根茎7。
[0024]参考图4所示,所述限位机构8包括伸缩筒81、伸缩柱82、顶部插槽821、螺纹套筒83和螺纹杆84,所诉顶板4顶部固定有伸缩筒81,且伸缩筒81内部滑动插接有伸缩柱82,所述伸缩柱82对应水稻根茎7的一端开设有顶部插槽821,且顶部插槽821与水稻根茎7顶部滑动插接,所述伸缩筒81内部固定有螺纹套筒83,且伸缩柱82内部对应伸缩筒81的位置固定有螺纹杆84,所述螺纹杆84与螺纹套筒83啮合连接,转动伸缩柱82,使得螺纹杆84与螺纹套筒83啮合并伸入其中,从而伸缩柱82配合收入到伸缩筒81内部,此时水稻根茎7顶部脱离与顶部插槽821的插接,可用于更换新的水稻根茎7。
[0025]参考图2所示,所述收集盒1顶部外壁等距固定有六个卡板11,且底座2对应卡板11的位置开设有卡槽22,所述卡板11与卡槽22活动卡接,所述底座2与收集盒1相连通,将收集盒1的卡板11穿过卡槽22,随后转动收集盒1,将卡板11与卡槽22错位,从而实现收集盒1与底座2的连接。
[0026]参考图1和图3所示,所述底座2与顶板4外圈固定有竖杆3,且竖杆3靠近水稻根茎7一侧固定安装有诱虫灯管10,所述诱虫灯管10与蓄电组5电性连接,通过太阳能板6和蓄电组5的发电,诱虫灯管10吸引白背飞虱并杀死,实体通过底座2落入到收集盒1内部。
[0027]参考图3所示,相邻所述竖杆3远离诱虫灯管10一侧表面上固定有连接圈31,且连接圈31一侧开设有出口,所述连接圈31出口处安装有锁扣32,转动连接圈31的出口处,可更换水稻根茎7,在使用时连接圈31起到了防护的作用。
[0028]参考图1所示,所述底座2底部外壁等距转动连接有三个插脚9,且插脚9底部呈锥形,锥形的插脚9更方便插入到水稻田上。
[0029]工作原理:转动伸缩柱82,使得螺纹杆84与螺纹套筒83啮合并伸入其中,从而伸缩柱82配合收入到伸缩筒81内部,此时水稻根茎7顶部脱离与顶部插槽821的插接,可用于更换新的水稻根茎7,通过太阳能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监测水稻白背飞虱成虫种群数量的诱测装置,包括:收集盒(1)、底座(2)、顶板(4)、蓄电组(5)和太阳能板(6),所述底座(2)顶部设有顶板(4),且底座(2)顶部设有收集盒(1),所述顶板(4)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组(5),且蓄电组(5)的输入端安装有太阳能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与顶板(4)轴心处设有水稻根茎(7),所述底座(2)顶部对应水稻根茎(7)底部的位置设有底部插筒(21),且底部插筒(21)通过轮架(23)与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顶板(4)底部对应水稻根茎(7)顶部的位置设有可对水稻进行限位且方便更换根茎的限位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水稻白背飞虱成虫种群数量的诱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8)包括伸缩筒(81)、伸缩柱(82)、顶部插槽(821)、螺纹套筒(83)和螺纹杆(84),所述顶板(4)顶部固定有伸缩筒(81),且伸缩筒(81)内部滑动插接有伸缩柱(82),所述伸缩柱(82)对应水稻根茎(7)的一端开设有顶部插槽(821),且顶部插槽(821)与水稻根茎(7)顶部滑动插接,所述伸缩筒(81)内部固定有螺纹套筒(8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恒民刘季商邹圣华季伟伟王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