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机分布式机头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081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横机分布式机头控制系统,包括横机航空线、通信转接板、扁平带状电缆、驱动控制板、执行部件,所述通信转接板用于和横机主机的通信,所述扁平带状电缆分别和通信转接板、驱动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板与执行部件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1块通信转接板与横机主控通信,经过多路SPI和驱动控制板通信,每路SPI分别控制前床,后床,纱嘴的执行部件;也可用3块通信转接板与横机主控通信,3块板分别经过多路SPI控制前床,后床,纱嘴的执行部件;采用扁平带状电缆线和IDC连接器,这种一根线上多个连接器并联方式,连接各个驱动控制板的电源和SPI通信,大大减少机头的线材,使线材简单方便。使线材简单方便。使线材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横机分布式机头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横机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横机分布式机头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横机机头控制,是由一箱体电控,外加驱动线材连接电机和电磁铁等执行部件,来控制针头动作,箱体电控外挂在机头上,跟随机头运动,各执行部件的线材有箱体电控的控制板经过连接器引出,再穿过横机机头结构上的孔洞等空间,到达执行部件,与之连接。此方案有两大弊端,一直存在于横机生产和安装。
[0003]一是箱体电控种类繁多。由于执行部件在不同的横机系统存在很大差异,为了配合系统的不同,需衍生出很多个箱体电控的硬件版本,例如,按系统分,可以分为单系统,双系统,三系统等,按功能又可以分为,全成型,鞋面机,全电机款,纱嘴电机款,十段选针款,推针电机款,电磁铁款等等,如此种种再进行组合和合并,这样一来,箱体电控的种类就很多了。
[0004]二是驱动线材的种类繁多,同时也不方便布线和更换。由于横机系统的种类多样,执行部件的种类多样,这样就导致线材的种类更加多样,加工和制作更加麻烦。而且线材多了后,客户的安装和布线会麻烦,错误率也提高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横机分布式机头控制系统。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横机分布式机头控制系统,包括横机航空线、通信转接板、扁平带状电缆、驱动控制板、执行部件,所述通信转接板用于和横机主机的通信,所述扁平带状电缆分别和通信转接板、驱动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板与执行部件电性连接;
[0008]所述扁平带状电缆和通信转接板通过IDC板端连接器连接,所述扁平带状电缆和驱动控制板通过IDC刺破连接器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板有独立的MCU和驱动芯片用于控制执行部件。
[0009]所述通信转接板和与驱动控制板之间的通信为SPI通信,所述驱动控制板包括电磁铁控制板、电机控制板、选针器控制板,所述执行部件包括纱嘴电磁铁、电机部件、选针器、度目电机、动作电磁铁,所述电磁铁控制板用于控制纱嘴电磁铁、动作电磁铁,所述电机控制板用于控制电机部件、度目电机,所述选针器控制板用于控制选针器。
[0010]所述横机航空线包括电源接入和通信接入,所述通信转接板是第一转接板,电源接入和通信接入均为路连接到第一通信转接板,所述扁平带状电缆包括第一电缆Ⅰ、第一电缆Ⅱ、第一电缆Ⅲ,该第一电缆Ⅰ、第一电缆Ⅱ、第一电缆Ⅲ分别通向后床位置、纱嘴位置、前床位置。
[0011]所述横机航空线包括电源接入和通信接入,所述通信转接板包括第二转接板Ⅰ、第
二转接板Ⅱ、第二转接板Ⅲ,所述电源接入和通信接入均分为三路分别连接到第二转接板Ⅰ、第二转接板Ⅱ、第二转接板Ⅲ,所述扁平带状电缆包括第二电缆Ⅰ、第二电缆Ⅱ、第二电缆Ⅲ,该第二电缆Ⅰ、第二电缆Ⅱ、第二电缆Ⅲ均至少设有条,且第二电缆Ⅰ、第二电缆Ⅱ、第二电缆Ⅲ分别通向后床位置、纱嘴位置、前床位置。
[0012]所述后床位置安装有选针器,度目电机,动作电磁铁,所述纱嘴位置安装有纱嘴电磁铁、电机部件,所述前床位置安装有选针器,度目电机,动作电磁铁。
[0013]所述执行部件每一个都安装有对应的驱动控制板,每一个驱动控制板都有自己的编号用于区分。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用1块通信转接板与横机主控通信,经过多路SPI和驱动控制板通信,每路SPI分别控制前床位置,后床位置,纱嘴位置的执行部件;也可用3块通信转接板与横机主控通信,3块板分别经过多路SPI控制前床位置,后床位置,纱嘴位置的执行部件。
[0016](2)、采用扁平带状电缆线和IDC连接器,这种一根线上多个连接器并联方式,连接各个驱动控制板的电源和SPI通信,大大减少机头的线材,使线材简单方便。
[0017](3)、每种执行部件用同一种驱动控制板,有几种部件就做几种驱动板,当应对不同的机头配置时,只需改变驱动控制板的数量即可;另外,此驱动板做的非常小。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横机分布式机头控制系统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种横机分布式机头控制系统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横机航空线;11、电源接入;12、通信接入;2、通信转接板;21、第一转接板;221、第二转接板Ⅰ;222第二转接板Ⅱ;223、第二转接板Ⅲ;3、扁平带状电缆;311、第一电缆Ⅰ;312第一电缆Ⅱ;313第一电缆Ⅲ;321、第二电缆Ⅰ;322、第二电缆Ⅱ;323、第二电缆Ⅲ;4、驱动控制板;41、电磁铁控制板;42、电机控制板;43、选针器控制板;5、执行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所示,一种横机分布式机头控制系统,包括横机航空线1、通信转接板2、扁平带状电缆3、驱动控制板4、执行部件5,所述通信转接板2用于和横机主机的通信,所述扁平带状电缆3分别和通信转接板2、驱动控制板4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板4与执行部件5电性连接;
[0024]所述扁平带状电缆3和通信转接板2通过IDC板端连接器6连接,所述扁平带状电缆3和驱动控制板4通过IDC刺破连接器7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板4有独立的MCU和驱动芯片用于控制执行部件5。
[0025]所述通信转接板2和与驱动控制板4之间的通信为SPI通信,所述驱动控制板4包括电磁铁控制板41、电机控制板42、选针器控制板43,所述执行部件5包括纱嘴电磁铁、电机部件、选针器、度目电机、动作电磁铁,所述电磁铁控制板41用于控制纱嘴电磁铁、动作电磁
铁,所述电机控制板42用于控制电机部件、度目电机,所述选针器控制板43用于控制选针器。
[0026]所述横机航空线1包括电源接入11和通信接入12,所述通信转接板2是第一转接板21,电源接入11和通信接入12均为1路连接到第一通信转接板2,所述扁平带状电缆3包括第一电缆Ⅰ311、第一电缆Ⅱ312、第一电缆Ⅲ313,该第一电缆Ⅰ311、第一电缆Ⅱ312、第一电缆Ⅲ313分别通向后床位置8,纱嘴位置9,前床位置10。
[0027]所述后床位置8安装有选针器,度目电机,动作电磁铁,所述纱嘴位置9安装有纱嘴电磁铁、电机部件,所述前床位置10安装有选针器,度目电机,动作电磁铁。
[0028]所述执行部件5每一个都安装有对应的驱动控制板4,每一个驱动控制板4都有自己的编号用于区分。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2所示,一种横机分布式机头控制系统,包括横机航空线1、通信转接板2、扁平带状电缆3、驱动控制板4、执行部件5,所述通信转接板2用于和横机主机的通信,所述扁平带状电缆3分别和通信转接板2、驱动控制板4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机分布式机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机航空线(1)、通信转接板(2)、扁平带状电缆(3)、驱动控制板(4)、执行部件(5),所述通信转接板(2)用于和横机主机的通信,所述扁平带状电缆(3)分别和通信转接板(2)、驱动控制板(4)电性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板(4)与执行部件(5)电性连接;所述扁平带状电缆(3)和通信转接板(2)通过IDC板端连接器(6)连接,所述扁平带状电缆(3)和驱动控制板(4)通过IDC刺破连接器(7)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板(4)有独立的MCU和驱动芯片用于控制执行部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机分布式机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转接板(2)和与驱动控制板(4)之间的通信为SPI通信,所述驱动控制板(4)包括电磁铁控制板(41)、电机控制板(42)、选针器控制板(4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机分布式机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机航空线(1)包括电源接入(11)和通信接入(12),所述通信转接板(2)是第一转接板(21),电源接入(11)和通信接入(12)均为1路连接到第一通信转接板(2),所述扁平带状电缆(3)包括第一电缆Ⅰ(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祥陈斌强冯晓朋孟祥刘桂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