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内径小于进口内径的热脱附样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674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出口内径小于进口内径的热脱附样品管,解决已有样品管解吸出来的样品气体被惰性气体稀释,导致气相色谱仪检测精度低的问题。管体外径相等,上部分管体的内径为解吸出口的内径,下部分管体内径为载气入口的内径,上部分管体的内径小于下部分管体的内径,上、下部分管体连接处与楔形解吸端过滤器配合,载气入口与圆柱形过滤器配合,两过滤器之间是填料。按峰高计算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样品管的峰高比传统样品管高25%。的峰高比传统样品管高25%。的峰高比传统样品管高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口内径小于进口内径的热脱附样品管


[0001]本技术与热脱附样品管有关。

技术介绍

[0002]本技术所述的热脱附样品管也叫热解吸样品管,是检测空气质量、空气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气相色谱仪重要前处理设备。由于空气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很低,一般气相色谱仪灵敏度无法满足要求,但是尽管含量很低人们随时都在呼吸,它的累计量很大,有检测的必要性。所以需要采用一种将被检测物质通过一种装有吸附剂的样品管吸附浓缩后再通过热脱附解吸进样。但是传统的样品管体积较大,更重要的是样品管内径是一致的,除有吸附剂部分外剩余空的长度大约有15到20毫米,这是由样品管解吸时需要与进出的管路连接,一般从吸附的反方向通以惰性气体,同时对样品管加热。两端连接要占据样品管一部分长度,加热器也有一定范围,要使所有填料都受热,所以样品管内的填料只能是中间部分。解吸出口部分就是空的,这部分体积在解吸过程中被惰性气体和样品气体填充,是一个流动状态,解吸出来的样品气体被惰性气体稀释,如果包含后续样品气体的这些解吸出来的气体直接进样进入气相色谱仪检测显然被测组分响应没有未被稀释的样品气体高,影响检测下限;如果解吸出来的气体需要进入冷阱再聚焦,聚焦效果也会收到影响,因为有太多的气体去吹扫冷阱填料使冷阱聚焦效果变差,影响再解吸后获得的分辨率,这是热脱附最关键的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气相色谱仪检测精度、提高色谱峰分辨率或冷阱再聚焦效果的出口内径小于进口内径的热脱附样品管。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出口内径小于进口内径的热脱附样品管,其管体外径相等,上部分管体10的内径为解吸出口14的内径,下部分管体内径为载气入口15的内径,上部分管体的内径小于下部分管体的内径,上、下部分管体连接处与楔形解吸端过滤器11配合,载气入口15与圆柱形过滤器13配合,两过滤器之间是填料12。
[0006]1、上、下部分管体内径比小于1/2,管体外径为6.35。
[0007]本技术的优点如下:
[0008]试比较一下图1和图2的样品管解吸出口4和解吸出口14,这里样品管1和样品管10的外径都是一致的,载气入口5和载气入口15内径也是一致的,一般为4.5毫米,图2中的解吸出口14的内径按一般值0.5计算,出口长度假设是L,单位为毫米,图1的解吸出口4管内部体积为4.5
²
X3.14XL=63.59L立方毫米,图2的解吸出口14管内部体积为0.5
²
X3.14XL=0.79L立方毫米,这种情况如果其他条件都一样的前提下用图2的样品管解吸出来的组分浓度就是使用图1样品管浓度的81倍((63.59L)/(0.79L)=81),显然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意味着:1、再直接解吸的情况下使用图2的样品管的系统组分检测下限要地22.18倍,灵敏度也
就提高了相应的倍数;2、能大大提高色谱峰分辨率。而且结合新一代的热脱附解吸样品管柱面加热技术专利技术(专利号:ZL 2013 1 0023569.5)能使一级热脱附效果大大提高,同时灵敏度大大提高。当然实际提高倍数还取决于吸附解吸的复杂过程。
[0009]本技术的样品管减少了样品管的出口的内径,大大减少了出口的死体积,相同条件下被测组分的检测下限会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传统样品管的外形图和剖面图。
[0011]1是样品管,2是阻挡填料的过滤器、3是填料、4是样品管吸附进气口和解吸出口、5是样品管吸附出口和解吸载气入口。
[0012]图2是本技术样品管图。
[0013]10是样品管体、11是样品管解吸端过滤器、12是填料、13是过滤器、14是样品管解吸出口、15是样品管解吸载气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1
[0015]出口内径小于进口内径的热脱附样品管,其管体外径相等,上部分管体10的内径为解吸出口14的内径,下部分管体内径为载气入口15的内径,上部分管体的内径小于下部分管体的内径,上、下部分管体连接处与楔形解吸端过滤器11配合,载气入口15与圆柱形过滤器13配合,两过滤器之间是填料12。上、下部分管体内直径比为1:4.5,上、下部分管体长度分别为15、74,管体外直径为6.3。
[0016]实验例
[0017]传统样品管与本技术的传统样品管的色谱峰分辨率的对比试验。
[0018]传统样品管如图所示,内直径为4.5,管体外直径为6.35,长度为89。
[0019]本技术样品管如图2所示,上、下部分管体内直径分别为1、4.5,上、下部分管体长度分别为15、74,管体外直径为6.35。
[0020]上述两种样品管按国标GB50325测试,使用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AutoTD50S自动热脱附解吸仪和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的7890A气相色谱仪,进样400纳克的混合标样,获得的苯的峰面积和峰高是:图1所示相同内径的传统样品管苯峰面积69.69PA.S、峰高15.82PA;图2所示的本技术样品管的苯峰面积73.99PA.S、峰高19.77PA。按峰高计算采用本技术技术的样品管的峰高比普通样品管(图1)高25%(19.77/15.82=1.2497),这个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这里的单位PA和PA.S是美国安捷伦公司7890A气相色谱仪工作站的数据单位,不影响比例计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出口内径小于进口内径的热脱附样品管,其特征在于,其管体外径相等,上部分管体(10)的内径为解吸出口(14)的内径,下部分管体内径为载气入口(15)的内径,上部分管体的内径小于下部分管体的内径,上、下部分管体连接处与楔形解吸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启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