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永全专利>正文

一种假肢内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644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假肢内衬套,包括弹力纺织布,加强层,凝胶,盲端与外部连接片,内衬套外侧四周拼接有弹力纺织布;内衬套内侧为凝胶,所述凝胶与所述弹力纺织布之间设有加强层,内衬套顶端为固定有外部连接片的盲端,底端为椎形开口末端,所述外部连接片处固定有硅橡胶,所述硅橡胶内部固定有铝件;所述凝胶厚度自盲端至末端逐渐变薄;所述弹力纺织布末端裁剪为球面状,贴合更多的残肢末端;相邻所述弹力纺织布之间采用对接方式形成弹力纺织布结合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具有弹力的纺织布制作而成,顶端采用铝件制作盲端进行固定,使用方便,舒适。舒适。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假肢内衬套


[0001]本技术属于康复用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假肢内衬套。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假肢套使用材质过于硬质,使用过程中不具有舒适感,对于使用假肢套的人而言,使用不方便,并且在康复训练中无法取得显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假肢内衬套。本技术具有使用方便,造型美观,在康复训练中起到使用效果完好的特点。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假肢内衬套,包括弹力纺织布,加强层,凝胶,盲端与外部连接片,内衬套外侧四周拼接有弹力纺织布;内衬套内侧为凝胶,所述凝胶与所述弹力纺织布之间设有加强层,内衬套顶端为固定有外部连接片的盲端,底端为椎形开口末端,所述外部连接片处固定有硅橡胶,所述硅橡胶内部固定有铝件;所述凝胶厚度自盲端至末端逐渐变薄;所述弹力纺织布末端裁剪为球面状,贴合更多的残肢末端;相邻所述弹力纺织布之间采用对接方式形成弹力纺织布结合处,
[0006]进一步的,所述内衬套整体呈锥形,凝胶盲端厚度大于凝胶末端厚度,近盲端椎体凝胶的厚度不超过凝胶末端厚度的两倍。
[0007]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层为一层纺织布,与弹力纺织布采用凝胶粘合。
[0008]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假肢内衬套,通过使用具有弹力的纺织布制作假肢内衬套的外层,提升其外部的拉力,内部的凝胶厚度自盲端向末端逐渐降低,盲端处设有固定件将内衬套进行固定,使用方便,舒适。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侧边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的盲端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

弹力纺织布,2

凝胶,3

加强层,4

硅橡胶,5

铝件,6

盲端,7

末端,8

弹力纺织布结合处。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4]一种假肢内衬套,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弹力纺织布1,加强层3,凝胶2,盲端6与外部连接片,内衬套外侧四周拼接有弹力纺织布1;内衬套内侧为凝胶2,凝胶2与弹力纺织布1
之间设有加强层3,加强层3为一层纺织布,与弹力纺织布1采用凝胶粘合;内衬套顶端为固定有外部连接片的盲端6,底端为椎形开口末端7,外部连接片处固定有硅橡胶4,硅橡胶4内部固定有铝件5;凝胶2厚度自盲端6至末端7变薄;弹力纺织布1末端裁剪为球面状,贴合更多的残肢末端;相邻弹力纺织布1之间采用对接方式形成弹力纺织布结合处8,
[0015]内衬套整体呈锥形,凝胶2盲端厚度大于凝胶末端厚度,近盲端椎体凝胶的厚度不超过凝胶末端厚度的两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肢内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力纺织布,加强层,凝胶,盲端与外部连接片,内衬套外侧四周拼接有弹力纺织布;内衬套内侧为凝胶,所述凝胶与所述弹力纺织布之间设有加强层,内衬套顶端为固定有外部连接片的盲端,底端为椎形开口末端,所述外部连接片处固定有硅橡胶,所述硅橡胶内部固定有铝件;所述凝胶厚度自盲端至末端逐渐变薄;所述弹力纺织布末端裁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全
申请(专利权)人:张永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