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天然橡胶初加工卸胶工序机械的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0418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然橡胶初加工卸胶工序机械的自动控制系统。其控制过程是运胶车到达指定位置后,用机械手上的8把螺旋刀将运胶车中的4块胶块抓起,然后放置到卸胶车上,由卸胶车驶出将其运到指定位置。该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行程开关、电机等元件。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下,通过这些电气元件的相互配合,实现将运胶车中的胶块放到卸胶车上,并自动运送至下一工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使天然橡胶初加工生产线卸胶工序由人工操作变为机器的自动操作,实现了该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为天然橡胶初加工设备的全面自动化实现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可节省大量人力成本,提高天然橡胶初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然橡胶初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然橡胶初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橡胶初加工卸胶工序机械的自动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产品加工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橡胶初加工卸胶工序机械的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橡胶树种植地区主要集中在海南、云南两省,由于海南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目前海南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橡胶种植和生产基地,橡胶加工成了当地的特色产业之一。天然橡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从橡胶树上割采得到的乳胶,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后,即得到市售的天然橡胶。由于天然橡胶具有可塑性、回弹性、耐酸、耐磨等良好的特性,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0003]橡胶液从收购点运来后,橡胶加工厂对其进行初加工,由液体胶变成固体胶块,以便后续加工为各种橡胶制品。整个橡胶初加工生产线分干燥和包装两部分,近十几年来以来,国内研究者在天然橡胶干燥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多集中在对天然橡胶干燥工艺的研究,针对天然橡胶初加工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尚未发现。
[0004]按照生产工艺,本研究团队对整个天然橡胶初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包含的关键工序为:装料部分;烘干部分;卸胶部分;机械手抓胶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橡胶初加工卸胶工序机械的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卸胶工序机械有支架,支架的立柱上部安装有行程开关ST3(1),支架的立柱下部安装有行程开关ST2(14),支架上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机械手(4)和机械手升降电机M2(2);机械手(4)左侧面安装有机械手挡片(6),机械手(4)上部安装有螺旋刀转动电机M3(3),机械手(4)下部安装有8把螺旋刀(5);支架中部安装有卸胶车导轨,卸胶车导轨左侧安装有行程开关ST4(10),卸胶车导轨右侧安装有行程开关ST5(11),卸胶车导轨左侧的支架立柱上安装有卸胶车导轨左侧缓冲块(12)、卸胶车导轨右侧的支架立柱上安装有卸胶车导轨右侧缓冲块(13),卸胶车导轨上有卸胶车(9),卸胶车(9)左侧安装有卸胶车挡片(7),卸胶车(9)右侧安装有卸胶车驱动电机M1(8);机械手(4)下方的地面上安装有运胶车导轨,运胶车导轨上有运胶车(15),运胶车(15)前端安装有运胶车挡片(17),运胶车导轨入口处安装有行程开关ST1(16);支架的立柱下部地面上安装有控制柜,控制柜内有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所需的电气元件,机械现场安装的行程开关ST1(16)、行程开关ST2(14)、行程开关ST3(1)、行程开关ST4(10)、行程开关ST5(11)通过控制柜的进出线孔(46)与控制柜内的PLC(30)的相应输入地址相连,机械现场安装的卸胶车驱动电机M1(8)、机械手升降电机M2(2)、螺旋刀转动电机M3(3)通过控制柜的进出线孔(46)与控制柜内相应的热继电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橡胶初加工卸胶工序机械的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卸胶机械现场布置的电气元件通过进出线孔(46)与控制柜内电气元件的连接,控制柜中的热继电器FR1(43)与卸胶机械现场的卸胶车驱动电机M1(8)相连,控制柜中热继电器FR2(44)与卸胶机械现场的机械手升降电机M2(2)相连,控制柜中的热继电器FR3(45)与卸胶机械现场的螺旋刀转动电机M3(3)相连,行程开关ST1(16)接PLC(30)的输入地址X001,行程开关ST2(14)接PLC(30)的输入地址X002,行程开关ST3(1)接PLC(30)的输入地址X003,行程开关ST4(10)接PLC(30)的输入地址X004,行程开关ST5(11)接PLC(30)的输入地址X0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橡胶初加工卸胶工序机械的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胶工序机械PLC(30)控制电路的连接,选择开关SA(18)的1档接PLC(30)的输入地址X000,选择开关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珍陈家林苏恒宇樊军庆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