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自适应滑膜扰动观测器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观测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自适应滑膜扰动观测器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对高速/高精度直线运动系统的需求,PMLSM(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已在众多工业场景中得到应用,如及半导体制造、数控机床等。在实际PMLSM控制系统中,电流控制的性能表现是决定控制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为实现高精度位置定位及高动态电流响应性能,众多电流控制方法得以被提出。其中,滞环控制、PI(proportional
‑
integral,比例
‑
积分)控制及预测控制是被应用最广泛的几种控制方法。
[0003]滞环控制,又称bang
‑
bang控制,具有算法简单易实现,跟踪误差小、电流响应快、鲁棒性强等优点。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如电流纹波大、开关频率可变等,且这些问题在实际应用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自适应滑膜扰动观测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电机参数失配和部分未建模动力学引起的扰动,构建PMLSM的电气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PMLSM的电气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动态集总扰动进行表示;对所述动态集总扰动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结论;基于分析结论,设计自适应滑膜扰动观测器,设计所述自适应滑膜扰动观测器的滑膜参数,并基于指数趋近律设计其滑膜控制函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滑膜扰动观测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MLSM的电气子系统动力学模型表示为:其中,u
d
/u
q
和i
d
/i
q
分别为d/q轴定子电压及电流,R
s
和L
s
分别为绕组电阻及定子电感,ψ
f
为永磁磁链,ω
e
=πv/τ为电角速度,其中v为动子线速度,τ为极距。下角标“o”表示参数标称值,f
d
,f
q
表示由于参数失配和未建模动力学引起的集总扰动,可通过下式计算:其中,R
s
=R
so
+ΔR
s
,L
s
=L
so
+ΔL
s
,ψ
f
=ψ
fo
+Δψ
f
,ε
d
/ε
q
分别为d/q轴集总未建模动力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滑膜扰动观测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考虑到实际数字控制系统中逆变器的零阶保持特性,所述PMLSM的电气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可改写为离散形式:其中,T
s
为离散采样周期,k为离散采样时刻;根据式,电流方程可用如下矩阵形式表示:I(k+1)=G0I(k)+H0[U(k)
‑
Φ(k)
‑
D(k)];
ꢀꢀꢀꢀ
(4)其中:
I(k)=[i
d
(k) i
q
(k)]
T
,U(k)=[u
d
(k) u
q
(k)]
T
Φ(k)=[0 πv(k)ψ
fo
/τ]
T
,D(k)=[f
d
(k) f
q
(k)]
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滑膜扰动观测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PMLSM的电气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动态集总扰动进行表示,包括:根据公式(4),通过k时刻的已知状态以指令电流,预测计算(k+1)时刻的电流:其中,上标“^”和“*”分别代表估计值和指令值;(k+1)时刻的电压指令可计算为:集总扰动依赖于电机参数失配及系统状态,在忽略未建模动力学(ε
d
/ε
q
)时,动态集总扰动可由式(7)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滑膜扰动观测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动态集总扰动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结论,包括:作出如下两个假设:假设1:假设2:电机参数的失配是缓变的,甚至是时不变的;基于假设1,得到结论:i
d
≈0,d(i
d
)/dt≈0,d2(i
d
)/dt2≈0。根据假设2,可以推出d(ΔR
s
)/dt≈0,d(ΔL
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宝,钟靖龙,陈天航,唐小琦,周向东,杨承博,李虎,余文韬,吉文博,张泽之,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