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回填区室外管网抗差异沉降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26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8
一种高回填区室外管网抗差异沉降管道结构;包括有管沟、支架、原管道和软管;所述管沟上、沿其长轴向间隔设置有沉降缝;所述支架设置在管沟的底板上、位于沉降缝的两侧;所述支架包括有下连接板、立杆和上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在管沟的底板上;所述立杆焊接在下连接板上;所述上连接板焊接连接在立杆的顶部;在上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卡箍;所述原管道架设在支架上,并且通过卡箍固定;该原管道在沉降缝的位置处断开;所述软管设置在原管道的断开位置处,并且软管与原管道之间采用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差异沉降中管道因位移造成破损的技术问题。道因位移造成破损的技术问题。道因位移造成破损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回填区室外管网抗差异沉降管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高回填区室外管网抗差异沉降管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场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等级为I(轻微)~Ⅱ级(中等);根据规范要求本项目需采取结构措施和检漏防水措施,并应采用严格防水措施。室外给排水管线及采暖管线需采用管廊敷设。项目处于高填方区,结构高差沉降达200mm,管道漏水引起基础遇水沉降的风险,若采用传统的管沟结构,会存在差异沉降中管道因位移造成破损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回填区室外管网抗差异沉降管道结构,要解决传统的差异沉降中管道因位移造成破损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高回填区室外管网抗差异沉降管道结构;包括有管沟、支架、原管道和软管;所述管沟上、沿其长轴向间隔设置有沉降缝;所述支架设置在管沟的底板上、位于沉降缝的两侧;所述支架包括有下连接板、立杆和上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在管沟的底板上;所述立杆焊接在下连接板上;所述上连接板焊接连接在立杆的顶部;在上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卡箍;所述原管道架设在支架上,并且通过卡箍固定;该原管道在沉降缝的位置处断开;所述软管设置在原管道的断开位置处,并且软管与原管道之间采用法兰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软管为橡胶软管或者金属软管。
[0007]优选的,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钢管;所述原管道与连接钢管之间采用法兰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立杆采用型钢制成;立杆与管沟顶部之间的间距为10cm~30cm。
[0009]优选的,当所述软管为橡胶软管时,软管的长度与两侧支架之间的间距相适应;
[0010]所述软管为金属软管时,软管的长度为L=2D+40cm,D为沉降缝的宽度。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用于处于高填方区的建筑,结构高差沉降达200mm,管道漏水容易引起基础遇水沉降的风险;本技术的做法从结构分缝处管道连接方面入手降低了管沟中管道因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损漏水。
[0013]2、本技术中当软管为金属软管时,软管的长度为L=2D+40cm,留有预留量,可避免建筑物发生沉降时,软管受到应力损伤,解决了传统的差异沉降中管道因位移造成破损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中软管为金属软管时的高回填区室外管网抗差异沉降管道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软管为橡胶软管时的高回填区室外管网抗差异沉降管道结构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管沟、2-支架、2.1-下连接板、2.2-立杆、2.3-上连接板、3-原管道、4-软管、5-沉降缝、6-螺栓、7-法兰、8-连接钢管、9-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2所示,这种高回填区室外管网抗差异沉降管道结构;包括有管沟1、支架2、原管道3和软管4;所述管沟1上、沿其长轴向间隔设置有沉降缝5;所述支架2设置在管沟1的底板上、位于沉降缝5的两侧;所述支架2包括有下连接板2.1、立杆2.2和上连接板2.3;所述下连接板2.1通过螺栓6连接在管沟1的底板上;所述立杆2.2焊接在下连接板2.1上;所述上连接板2.3焊接连接在立杆2.2的顶部;在上连接板2.3的顶部设置有卡箍9;所述原管道3架设在支架2上,并且通过卡箍9固定;该原管道3在沉降缝5的位置处断开;所述软管4设置在原管道3的断开位置处,并且软管4与原管道3之间采用法兰7连接。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软管4为橡胶软管或者金属软管。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软管4的长度根据产品管径和最大允许位移来选择,当所述软管4为橡胶软管时,软管4的长度与两侧支架2之间的间距相适应;所述软管4为金属软管时,软管4的长度为L=2D+40cm,D为沉降缝5的宽度。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软管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钢管8;所述原管道3与连接钢管8之间采用法兰7连接。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杆2.2采用型钢制成;立杆2.2与管沟1顶部之间的间距为10cm~30cm。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箍9为U形卡箍,软管4安装时不存在扭曲,周边留出符合设计要求的空间。
[0024]本实施例中,软管4的防冻、保温及防火要求与原有管道防冻、保温及防火要求措施一致。
[0025]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技术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回填区室外管网抗差异沉降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管沟(1)、支架(2)、原管道(3)和软管(4);所述管沟(1)上、沿其长轴向间隔设置有沉降缝(5);所述支架(2)设置在管沟(1)的底板上、位于沉降缝(5)的两侧;所述支架(2)包括有下连接板(2.1)、立杆(2.2)和上连接板(2.3);所述下连接板(2.1)通过螺栓(6)连接在管沟(1)的底板上;所述立杆(2.2)焊接在下连接板(2.1)上;所述上连接板(2.3)焊接连接在立杆(2.2)的顶部;在上连接板(2.3)的顶部设置有卡箍(9);所述原管道(3)架设在支架(2)上,并且通过卡箍(9)固定;该原管道(3)在沉降缝(5)的位置处断开;所述软管(4)设置在原管道(3)的断开位置处,并且软管(4)与原管道(3)之间采用法兰(7)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若愚折建兵赵民琪
申请(专利权)人:新城控股集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