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263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属于聚酰亚胺薄膜技术领域,该聚酰亚胺薄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二胺单体35.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聚酰亚胺薄膜
,涉及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聚酰亚胺(PI)薄膜是一种极具竞争优势的耐高温绝缘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柔性印刷电路基材、微电子集成电路、电池包装与特种电器等领域。然而在这些领域中,微电子处于高密度和高速化运行状态,使得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散发大量的热量。由于聚酰亚胺本身几乎为热的不良导体,传统的聚酰亚胺薄膜导热系数大约为0.16W/(m
·
K),导热性能差,容易积累热量,影响电子元器件的稳定、寿命及运行安全并限制了相关产业的升级。为了满足线路板和器件日益增大的导热(散热)需求,就必须考虑让绝缘材料具有较大的热导率,由此推动了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的研发和生产。
[0003]参考中国专利CN111630088A公开的包含两种以上的填料的高导热性聚酰亚胺薄膜,该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碳系或硼系填料以及金属氧化物系填料,从而提高聚酰亚胺薄膜的平面方向导热率以及厚度方向导热率,但是当导热填料用量较少时,填料虽能均匀分散于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二胺单体35.4

50.6份、非质子极性溶剂120

200份、芳香族二酐单体41.2

62.1份、导热填料4.5

10.6份、分散剂0.5

1.1份;其中二胺单体由如下步骤制得:步骤S1,将4
’‑

‑4‑
硝基

[1,1
’‑
联苯]
‑2‑
腈、K2HPO4、N,N

二甲基乙酰胺混合均匀,冷却至0℃,加入三氟甲磺酰氯,光源照射反应7

8h,加入去离子水,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后经洗涤、干燥、旋蒸,得到中间体1;步骤S2,将中间体1、九水合硫化钠、N,N

二甲基乙酰胺混合,升温至170℃反应24h,过滤,滤饼经水洗、烘干,得到中间体2;步骤S3,将中间体2、冰醋酸、高锰酸钾混合,升温至80℃反应2h,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去离子水析出粗产物,重结晶,得到中间体3;步骤S4,将中间体3、钯碳催化剂、无水乙醇混合,加入水合肼,升温至70

75℃反应,过滤,滤液蒸干溶剂,重结晶,得到二胺单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光源波长为280

78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导热填料由如下步骤制得: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分散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伟民刘承伟李静陆妮许小丽徐海徐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