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吊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18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吊顶结构,其包括埋板(1)、外套管(2)、内套管(3)、钢丝绳(4)和吊顶面板(5);埋板(1)固定于墙壁顶面;外套管(2)的上端与所述埋板(1)固定连接;外套管(2)的下部套接于所述内套管(3)的外部;外套管(2)的侧壁设置有槽孔(6),并且内套管(3)的侧壁在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7),埋板(1)的下部设置有挂环(8),钢丝绳(4)的上端从内套管(3)的内部向外依次穿过所述通孔(7)、槽孔(6)和挂环(8),并以若干个绳卡(9)固定,钢丝绳(4)的下端连接所述吊顶面板(5)。该吊顶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利、高度可调等优点。高度可调等优点。高度可调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的吊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吊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吊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一般认为是天花板的装饰,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可作为电气、通风空调、通信、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以装饰材料划分,常见的吊顶包括石膏板吊顶、矿棉板吊顶、夹板吊顶、异形长条铝扣板吊顶、方形铝扣板吊顶、彩绘玻璃吊顶等,其不仅能美化室内环境,还能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室内空间艺术效果。
[0003]传统吊顶通常由吊杆、龙骨骨架和罩面板等三大部分组成。吊杆又称吊筋,其与天花板固定连接,从而将整个吊顶的荷载传递给结构构件承受。龙骨骨架上部连接吊杆,下部常通过挂件连接罩面板,其作用是支撑固定罩面板并承受作用在吊顶上的其他附加荷载。该种吊顶的外观虽然较为平整统一,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吊顶高度不可调,难以满足一些特定的装饰设计需求。此外,当遇到高低不平的墙壁顶面时,只能按照顶面最低点为基点进行铺设,造成处于高位的顶面空间的浪费,吊顶的空间适用性有待改善。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当前亟需开发一种结构简明且适应性强的吊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便利、高度可调的吊顶结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吊顶结构,所述吊顶结构包括埋板1、外套管2、内套管3、钢丝绳4和吊顶面板5。所述埋板1固定于墙壁顶面,所述外套管2的上端与所述埋板1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管2的下部套接于所述内套管3的外部,所述外套管2的侧壁设置有槽孔6,并且所述内套管3的侧壁在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7,所述埋板1的下部设置有挂环8,所述钢丝绳4的上端从内套管3的内部向外依次穿过所述通孔7、所述槽孔6和所述挂环8,并以若干个绳卡9固定,所述钢丝绳4的下端连接所述吊顶面板5。埋板1的挂环8通常可位于外套管2的槽孔6一侧,例如槽孔6的上方位置附近,以方便安装钢丝绳4并使其均匀受力。该挂环8可以是方形、半圆形、U形或其他适宜的形状。钢丝绳4可以采用非永久性固定方式来固定,这样在需要调节吊顶高度时,可暂时松动绳卡9,然后通过调节固定于外套管2的钢丝绳4长度来调节吊顶面板5的高度,从而实现调节吊顶高度的效果。
[0007]根据本技术的吊顶结构,其中,所述吊顶结构还包括外套管支架10,所述外套管支架10为倒



字形或倒



字形;所述外套管支架10的上部固定于所述埋板1,下部连接所述外套管2的上端。
[0008]根据本技术的吊顶结构,其中,所述外套管2的下部内侧表面设置有内牙螺纹,并且所述内套管3的上部外侧表面设置有相配合的外牙螺纹;外套管2上的槽孔6为径向设置的条状槽孔。外套管2的长度通常不小于内套管3长度的2倍。为增强连接牢固性并具有
一定抗弯强度,外套管2套接内套管3的重叠长度一般不小于100mm。外套管2的槽孔6为径向设置且呈条状,使内套管3与外套管2在不同重叠长度下,均可让内套管3的通孔7位于槽孔6的范围之内,从而方便将钢丝绳4从内套管3向外套管2之外穿出。条状槽孔的长度可依需要确定。另外,当调节固定于外套管2的钢丝绳4长度以调节吊顶高度的同时,也可以相应地调节内套管3套接于外套管2内的重叠长度。例如,当调高吊顶时,可相应地增加内套管3与外套管2的重叠长度,即向上调节内套管3;相反地,当调低吊顶时,则可减少内套管3与外套管2的重叠长度,即向下调节内套管3。
[0009]根据本技术的吊顶结构,其中,所述钢丝绳4的直径为5

15mm。绳卡9的间距不小于钢丝绳4直径的6倍。绳卡又称钢丝绳夹、钢丝绳夹头、钢丝绳卡扣等,主要用于钢丝绳的绳端固定或连接。一般而言,绳卡9的U形环的内侧净距比钢丝绳直径大1

3mm,若太大则不易卡紧,存在安全隐患。固定钢丝绳4时,绳卡9的压板应扣在钢丝绳4的工作段上,U形环应扣在钢丝绳4的尾段上。绳卡9的具体安装要求可参考GB5976

86《钢丝绳夹》。
[0010]根据本技术的吊顶结构,其中,所述钢丝绳4的下端从吊顶面板5的开孔穿出并连接有法兰盖11,所述法兰盖11固定于吊顶面板5,并且与吊顶面板5具有相同的颜色或图案;所述绳卡9的数量不少于3个。法兰盖11可以为圆形盘状,其既用于将钢丝绳4固定于吊顶面板5,又可遮挡钢丝绳4的绳头以保持美观。
[0011]根据本技术的吊顶结构,其中,所述外套管2采用直径40

60mm镀锌钢管;所述内套管3采用直径30

50mm镀锌钢管;所述外套管支架10采用直径30

60mm镀锌钢管;所述埋板1为5

15mm厚的镀锌钢板。本技术所采用的镀锌钢管或镀锌钢板可以为冷镀锌或热镀锌钢材。冷镀锌又称电镀锌,是利用电解设备将工件经过除油、酸洗后放入成分为锌盐的溶液中,利用电流从正极向负极的定向移动,在工件上沉积一层锌。热镀锌也称热浸锌,是将工件经过除油、除锈,呈现出无污、浸润的表面,立即浸入到预先将锌加热融熔的镀槽中,在工件表面形成锌层。本技术优选采用热镀锌钢材。
[0012]根据本技术的吊顶结构,其中,所述外套管2采用直径50mm镀锌钢管;所述内套管3采用直径40mm镀锌钢管;所述外套管支架10采用直径40mm镀锌钢管;所述埋板1为10mm厚的镀锌钢板。
[0013]根据本技术的吊顶结构,其中,所述埋板1的形状为边长100

300mm的正方形;所述埋板1的四角位置附近分别设置有条状的埋板槽孔,相邻的埋板槽孔彼此垂直。
[0014]根据本技术的吊顶结构,其中,所述挂环8为U形;所述埋板1通过化学锚栓固定于墙壁顶面,所述化学锚栓的直径为8

15mm。化学锚栓是一种由乙烯基树脂为主体原料的高强度锚栓,其通过化学粘接剂将螺杆胶结固定于砼基材钻孔中,以实现对固定件锚固的复合件。
[0015]根据本技术的吊顶结构,其中,所述埋板1的形状为边长200mm的正方形;所述钢丝绳4采用直径9.3mm的钢丝绳;所述挂环8采用直径10mm的镀锌圆钢;所述化学锚栓的直径为10mm。
[00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高度可调的吊顶结构具有但不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的吊顶采用高度可调节的节点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装饰设计要求进行调节,既可以呈现为传统吊顶平整统一的外观,也可以通过对不同位置吊顶面板
设置不同的高度,呈现为现代灵动多变的装饰格调。通过使用可调节的钢丝绳及可调节的内、外套管套接长度,可解决施工现场多个吊点高度、尺寸不一的问题,适用性更强。此外,该吊顶结构有助于避免设备吊装过程及后期因摆动造成的吊顶面板的损坏,并且方便大型挑高空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结构包括埋板(1)、外套管(2)、内套管(3)、钢丝绳(4)和吊顶面板(5);所述埋板(1)固定于墙壁顶面;所述外套管(2)的上端与所述埋板(1)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管(2)的下部套接于所述内套管(3)的外部;所述外套管(2)的侧壁设置有槽孔(6),并且所述内套管(3)的侧壁在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7),所述埋板(1)的下部设置有挂环(8),所述钢丝绳(4)的上端从内套管(3)的内部向外依次穿过所述通孔(7)、所述槽孔(6)和所述挂环(8),并以若干个绳卡(9)固定,所述钢丝绳(4)的下端连接所述吊顶面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结构还包括外套管支架(10),所述外套管支架(10)为倒



字形或倒



字形;所述外套管支架(10)的上部固定于所述埋板(1),下部连接所述外套管(2)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2)的下部内侧表面设置有内牙螺纹,并且所述内套管(3)的上部外侧表面设置有相配合的外牙螺纹;外套管(2)上的槽孔(6)为径向设置的条状槽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4)的直径为5

15mm;绳卡(9)的间距不小于钢丝绳(4)的直径的6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4)的下端从吊顶面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蕾金贵根唐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