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顺亿专利>正文

集合式电动招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0179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招牌,其结构主要是在基座框架容置槽空间内设置两组独立比邻拼接的招牌组,并使两组招牌组将不同侧的最外侧预留成槽隙,藉以配合环绕框架的链带预设的拨件而得将其中一招牌组最外侧的招牌拨移至另一招牌组预留的槽隙中,由此构成一种交互式循环展示系统。使两组招牌组的招牌得以依序逐一展示,达到一体多变的招牌广告效果。(*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招牌,特别是集合式电动招牌,其主要于基座框架容置槽空间内设置两组独立比邻拼接的招牌组,并使两组招牌组将不同侧的最外侧预留成槽隙,藉以配合环绕框架的链带预设的拨件而得将其中一招牌组最外侧的招牌拨移至另一招牌组预留的槽隙中,由此构成一种交互式循环展示系统。习用的招牌设置,有以框架上固定压克力长方框的招牌,然而,该招牌只能单一固定于商家店面前,对于类似办公大楼的地方,该招牌即无法使用,且其单一的招牌设置,一次只能针对特定的商家进行广告,对于办公大楼的数十家公司,将无法制成招牌使用。另外,有人将办公大楼内的公司名称作成名牌设置于大厅的墙壁上,但其面积只能于其上填入公司名称,无法再于其上作任何广告。再者,有移动式广告架体,是在广告架体的底面加装轮具,并在其广告板上加装马达,使其广告板得以旋转的方式展现其动态的感觉,并以其轮具而得以推行其广告板移至需要广告之地方,但以其广告板最多只能两面广告变化的单调功效,也无法应用于如办公大楼等多家公司的使用。本技术的创作人从事招牌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业多年,深知其招牌的制造方法及其优缺点,乃致力于研发改进其缺点,以期使招牌更为实用,经由多年的努力研究并屡次试验,终于创作出本技术之集合式电动招牌。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合式电动招牌,用以构成一种交互式循环展示系统并能适用于更多招牌量的展示与变化。本技术的特点是于一基座框架周缘绕设一导轨并形成一隙槽,于导轨内绕置有一链带且其一侧与马达组件传动绕转啮合,于链带预定位置处通过导轨的隙槽枢设有两组拨件并通过弹簧将其与链带相连,而在下框架外侧设有顶压导板,并且顶压导板依链带绕转方向设有一导入口与一导出口,从而使拨件行经顶压导板时,由其导入口与导出口的导持作用而产生对招牌的拨移或释放效果;所述基座框架的空间内设有一容置槽,于容置槽空间内比邻设置两组独立的多片式招牌组,其各招牌两端分别呈顺向的斜面,并在二招牌组的组设上,使其招牌呈略微错离对应关系,且二招牌组不同侧的最外侧与容置槽间预留适当槽隙,另在二招牌组的衔接介面处两侧依招牌转移行进方向分设有一组单向挡止件,用以配合一环绕框架的链带预设的拨件而将其中一招牌组最外侧的招牌拨移至另一招牌组预留的槽隙,并藉其斜面作用而得以顺势将其余招牌往另侧推挤,依此构成一种交互式循环展示系统;所述的下框架外侧预设的顶压导板,设在相对于两组招牌组的两侧位置处,二顶压导板依链带绕转方向而分设有一导入口与一导出口,使拨件行经顶压导板时,由于其导入口与导出口的导持作用而同步拨移或释放两组招牌组的招牌,达到拨移招牌的功效;所述链带配合两组招牌组而设有两组拨件,分别独立拨移招牌在两组招牌组间转移互换;各招牌下段两侧分设有凹槽与凸条,使招牌在组设时获得稳定的拼靠关系。经由上述结构设计,除利用链带拨件达到招牌的拨移转换效能外,由于两组独立招牌组的设置,不但招牌的容置数量可大幅增加,由于其拨移行程短而可缩减招牌变换上的间歇时间,同时获得更多的变化,与习知固定式招牌设计相比,本技术可达到将多数个招牌依序逐一展示的一体多变广告效果,更能符合实际使用的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于俯视状态下的结构关系示意图3是本技术于招牌转移时的结构动作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招牌的拼组结构关系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于招牌限位上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图中的符号说明10-框架 11-容置槽111、112-槽隙12-导轨13-隙槽 14-链带15-马达组件 16、17-拨件161、171-弹簧162、172-滑轮18、19-顶压导板 181、191-导入口182、192-导出20、30-招牌组21、31-招牌 22-滑轮23-凹槽 24-凸条25、26-斜面 21′、31′-招牌41、42-挡止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合式电动招牌,主要是由两组独立比邻拼接的招牌组设置,配合环绕框架的链带预设的拨件而构成一种交互式循环展示系统。有关本技术的结构组成、技术手段及功效达成方面,配合附图及实施例具体说明于后请参阅图1的结构示意图、图2、4、5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及图3的结构动作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在结构设计上,主要是在基座框架10的空间内设有一容置槽11,在容置槽11空间内比邻设置两组独立的多片式招牌组20、30,其各招牌21、31各具有滑轮22并使其下段两侧分设有凹槽23与凸条24以获得稳定的拼组关系,且各招牌21、31两端分别呈顺向的斜面25、26,而在二招牌组20、30的组设上,系使其招牌21、31呈略微错离对应关系形态,且在二招牌组20、30的衔接介面处两侧依招牌转移行进方向分设有一组单向挡止件41、42,该等挡止件41、42具有单向弹性压抵特性而可于招牌21、31通过后不致反向退回,另在二招牌组20、30设置上使不同侧的最外侧与容置槽11间预留适当槽隙111、112;在基座框架10周缘绕设一导轨12并形成一隙槽13,于导轨12内绕置有一链带14并受一侧马达组件15传动绕转,在链带14预定位置处通过导轨12的隙槽13枢设有两组倒L型拨件16、17并在拨件16、17横向端部与链带14间各勾设有弹簧161、171,藉该弹簧161、171使拨件16、17具有枢摆及复位效能,而倒L拨件16、17的纵向端部则衔接一滑轮162、172以增进其动作的滑顺性,另在下框架10外侧相对于两组循环机构20、30的两侧另分设一顶压导板18、19,使二顶压导板18、18依链带14绕转方向而分设有一导入口181、191与一导出口182、192,从而使拨件16、17行经顶压导板18、19时,可以依其导入口181、191与导出口182、192的导持作用而产生对招牌21、31的拨移或释放效果;依此结构组成,藉由该两组独立比邻拼接的招牌组20、30的交错组合状态设置及槽隙111、112的交错预留的设计,使其在招牌21、31的转移变换动作上,当链带14受一侧马达组件15控制循环绕转时,其二拨件16、17行经顶压导板18、19的导入口181、191位置时,受限于其形态而使拨件16、17偏转扣持二招牌组20、30最外侧的招牌21、31,同时拨件16、17的弹簧161、171呈拉张状态,随着链带14的绕转及顶压导板18、19的导持,使拨件16、17将招牌21、31往另一招牌组30、20的槽隙111、112拨移,利用招牌31、32端部斜面配合而形成顺势推挤作用,待拨件16、17通过顶压导板18、19的导出口182、192后,即利用弹簧161、171的回复作用使拨件16、17复原并释放招牌21、31,而招牌21、31正好完全转移至另一招牌组30、20的最外侧并将其他招牌往另侧推挤退位,而原来位于第二张的招牌21′、31′则外移递补,而于另侧则再次形成槽隙,据此形成两组招牌组20、30的招牌21、31形成交互循环逐一展示效能,配合招牌的两面图案印制,特能达一体多变的招牌广告展示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针对招牌展示所作的集合式电动招牌结构设计,利用两组独立招牌组的比邻拼接组设,并使两组招牌组将不同侧的最外侧预留成槽隙,藉以配合环绕框架的链带预设的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合式电动招牌,其特征主要是在一基座框架周缘绕设一导轨并形成一隙槽,于导轨内绕置有一链带且其一侧与马达组件传动绕转啮合,在链带预定位置处通过导轨的隙槽枢设有两组拨件并通过弹簧将其与链带相连,而在下框架外侧设有顶压导板,并且顶压导板依链带绕转方向设有一导入口与一导出口,所述基座框架的空间内设有一容置槽,在容置槽空间内比邻设置两组独立的多片式招牌组,其各招牌两端分别呈顺向的斜面,并在二招牌组的组设上,其招牌呈略微错离对应关系,且二招牌组不同侧的最外侧与容置槽间预留适当槽隙,另在二招牌组的衔接介面处两侧依招牌转移行进方向分设有一组单向挡止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顺亿
申请(专利权)人:廖顺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