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洪基专利>正文

多画面广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960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画面广告机,其结构特征是将每幅画面都分成若干子画面的有序排列,每个子画面都按序悬挂在特定导轨的背面,运行时各行其道,自然下垂,各画面相对运动时采取柔性互让的运动结构,或阶梯分层的结构,从而使画面在相对运动中没有摩擦或摩擦最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作广告机,各种多画面展示牌等。(*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广告机,尤其是一种多画面广告机。本技术是采用一种实现多画面展示的方法而设计的广告机或展示牌,可单面和双面展示,可实现多画面展示。它包括左、右立柱组件、画面组件、外框组件、动力及传动组件、照明及自动控制系统、内框组件、装饰板、柱、基座等,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按1997年5月7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149168A的专利技术专利和ZL专利号95245539.0的技术专利而实现的广告机。在实践中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无法作为一种实用的产品进入市场,究其原因,是这种多画面叠现或遮现的广告机,其叠现或遮现的方法,在理论上似乎是可行的,但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这种方法在理论上就存在严重的缺陷,其关键就在于在多画面叠现或遮现的运动过程中,相互的磨擦与挤压是不可避免的,以至于在叠现或遮现的运动过程中,各画板框之间必须产生扭曲变形,但结构又要保证各画板框的平整,这就带来了不可克服的矛盾,势必带来画板框的撕裂,实际使用中也正是这样,我们经过了大量的实验与测试,终于认识到,按上述专利的思路,无论作如何改正,都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放弃上述专利的思路,于是提出了另一种实现叠现或遮现的有效方法,经过长期的实验与试制,设计了本技术广告机。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多画面广告机,它能有效地解决在多画面叠现或遮现运动过程中的相互摩擦与挤压问题,保证各画板框的平整,防止各画板框之间产生扭曲变形,甚至撕裂。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画面广告机,包括左、右立柱组件画面组件,外框组件、动力及传动组件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组件的每幅画面都是若干子画面的有序排列,每个子画面都按序悬挂在导轨的背面,运动时各行其道,自然下垂,各画面相对运动采取柔性互让的运动结构,或阶梯分层的结构,使画面在相对运动中没有摩擦或摩擦最小。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每个画面都是若干子画面的有序排列,有效地消除了多画面叠现或遮现运动,过程中的相互摩擦与挤压,确保各画板框的平整而无扭曲变形及撕裂现象的发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画面广告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多画面广告机结构示意图的右视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广告机画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附图3画面结构示意图的右视图;其中11A是固定画及活动画挂条;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广告机的动力及传动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广告机的子画面板的示意图;图7是子画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的广告机的机构传动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所述的广告机是一种实施例的画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右视图;图11是本技术所述的广告机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画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活动画面浮动柱10部位的放大图;图13是本新型无挤压摩擦画面结构原理图。图14是本技术所述的电路原理方框图(原图8) 以上各附图标记名称如下1.左、右立柱组件2.画面组件3.外框组件4.动力及传动组件5.内框组件6.装饰板柱7.基座8.固定画面板19-22.Ⅰ-Ⅳ号活动子画面板10.活动画面浮动柱11.固定画面紧固钉11A.固定画及活动画挂条12.挠性拉线13.从动链轮14.链条15.主动链轮16.电动机16A.至活动画(Ⅰ-Ⅳ)挂条下部的挠性拉线12A.至活动画(Ⅰ-Ⅳ)挂条上部的挠性拉线17.挂钉安装孔23.凹槽24.左连接板25.画条26.右连接板25A.至另一侧画面挂条上部的挠性拉线30A.至另一侧画面挂条下部的挠性拉线36.垫套43.秒脉冲44.计数器45.计数器46.触发器47.开关本技术最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广告机的核心部分是由图1和图2中左、右立柱组件1与画面组件2组装成的大部件和动力及传动组件4等两大部件,分别叫做画组部件和传动部件,画组部件是由画面组件和左、右立柱组件1上的画板挂条构成的,如图3和图4所示,它是按照与本技术同日递交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专利方法实施的,具体构造为一、把要展示的画面分解成若干有序子画面,每个子画面都有一定的重叠部分,其展现部分与重叠部分的宽度之和等于子画面板的宽度,如图6所示,图6画出的是每面能展现5幅完整画面的各子画面板集合中的一条。图6中8是固定子画面板有序集合中的一条,同样道理,图6中19、20、21、22分别是第Ⅳ、Ⅲ、Ⅱ、Ⅰ号活动子画面板有序集合中的一条。每一集合中究竟需要多少条有序子画面板,由设计设定,但是,各集合的条数是相同的,而且重叠部分的宽度必须要大于图6凹槽23的深度,挂钉安装孔17将固结上与图4中挂条11A连接的零件,将喷绘好的5幅画面经裁切和粘贴,就得到5组条数相同的有序子画面板的集合,以备挂画用。二、图1中的左、右立柱组件1是支撑画面和按预定设置转换画面的核心组件,所选画面板材料与框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要接近,在画的连接部分,如图3和图4所示,在立柱上有固定画及活动画挂条11A,各挂条在整机中有严格的精度要求,活动挂条在换画运动中有导轨保证其运动精度,如图13所示,活动画面挂条由第Ⅰ位置上移时,带动活动画面19-22沿箭头方向斜平移至第Ⅱ个位置,确保各画面间无挤压摩擦现象。在挂画时将上面准备好的各组有序子画面板集合按下列循序与挂条连结。先在固定挂条的最上端挂上固定子画面板集合的第一条,然后分别在Ⅰ号、Ⅱ号、Ⅲ号、Ⅳ号挂条的最上端挂上相应活动子画面板集合的第一条,再挂上固定子画面板集合的第二条,依次循序,直到挂完为止。这时,展示在外面的应该是固定子画面板8,至于画面板与挂条的连接有三种连接结构,分别是1.如图10所示,通过垫套36的高度有序排列,达到各画面循环展示时的无挤压磨擦的效果;各画面可通过定位钉实现画面基板标准化,从而使画面可机外贴画,便于更换。2.如图3,图11和图12所示,画面上下移动产生的前后位移,通过浮动柱10的前后位移来补偿,达到减少活动画面展示过程中的挤压磨擦,从而提高画面展现过程的重复性精度及其使用寿命。3.将固定子画面板8的挂钉安装孔17上提1个或几个孔位,以便活动子画面板在运动中可作柔性退让,减少挤压磨擦。三、活动挂条通过挠性拉线与链条连接。如图5、图8所示,该动力、传动系统其4套,统一由一个控制器来控制,从而完成4幅活动画面的循环展现,每个广告机使用多台电动机,每台电动机控制1幅(单面)或2幅(双面)画面。画幅的变换是通过挂有活动画面板集合的活动画面挂条由挠性拉线12带动上下往复运动来实现的,如图8所示,活动挂条11A的两端各与一条挠性拉线12的一端连接,而另一端与传动链条14连接,当链条14由主动链轮15和从动链轮13带动时,形成挠性拉线12的两端成一拉一推的状态。挂条14即向一个方向运动,当链轮逆向旋转时,挠性拉线12一拉一推的状态也反了过来,挂条11A即反向运动,升上来的各画板正好将原展示的各固定子画面板8遮住,从而展示了新的画面,由受控制的电动机16带动各活动子画面板19-22轮流升与降,即可达到循环展示各画面的目的。四、一共有四个活动子画面面板,由四组挠性拉线12与四个马达16分别控制四个活动子画面板19-22的运动与停止的状态。从而完成4幅活动画面的循环展现。也可由单个马达来驱动各组运动。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画面广告机,包括左、右立柱组件,画面组件、外框组件、动力及传动组件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组件的每幅画面都是子画面的有序排列,每个子画面都按序悬挂在导轨的背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洪基吴佶宁
申请(专利权)人:潘洪基吴佶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