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巴加工后道工序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锅巴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巴加工后道工序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锅巴前道生产过程为:淘米
‑
蒸煮
‑
成型,锅巴后道处理过程为:烘干
‑
油炸
‑
包装,当锅巴有残缺时,若在油炸后发现不合格再将其筛选出,造成生产效率降低且浪费油,尤其当锅巴中有裂纹或边缘有残缺时,在油炸过程中容易出现炸裂或炸碎,导致油炸使用的油槽内积有大量锅巴碎屑,污染油槽内油的质量,因此,最好是在油炸前工位将不合格品筛选出,现有的锅巴加工中大多是人工将不合格品挑出,效率低下,也有一些自动化设备可以筛选出残缺较大的不合格锅巴,但对于中间有裂纹或是残缺较小的锅巴难以筛选出,且锅巴碎屑容易残留在生产线上,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锅巴加工后道工序处理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4]一种锅巴加工后道工序处理装置,包括来料输送机构、出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巴加工后道工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来料输送机构(1)、出料输送机构(2)、以及安装于二者之间的锅巴筛选组件(3);所述锅巴筛选组件(3)包括支撑架(4)、立架(5)以及安装于二者之间的锅巴筛选机构(6),所述锅巴筛选机构(6)包括热成像装置(7)和四组结构对称的夹持机构(8),所述热成像装置(7)位于四组夹持机构(8)的正下方且用以判断锅巴表面是否有裂纹或残缺,四组所述的夹持机构(8)分别位于连接环(9)的十二点、九点、六点、三点方向,所述支撑架(4)上安装电机一(10),所述电机一(10)的输出轴末端连接连接环(9),所述立架(5)上转动连接转轴一(11),所述转轴一(11)外套接异形凸轮(12)且转轴一(11)一端置于连接环(9)内并与连接环(9)同轴设置,所述立架(5)上开有竖槽(24),所述转轴一(11)另一端位于竖槽(24)内的那部分套接有齿轮二(45),所述异形凸轮(12)始终与四组夹持机构(8)抵接,使得四组夹持机构(8)在四个方向上实现对锅巴半成品的夹紧与松开,所述立架(5)上还装有对位于连接环(9)上三点方向的夹持机构(8)进行清理碎屑的清理机构;所述来料输送机构(1)和出料输送机构(2)均为传送带输送装置,所述来料输送机构(1)用以输送烘干后的锅巴半成品,且其高度大于位于连接环(9)上十二点方向的夹持机构(8),所述出料输送机构(2)用以将合格的锅巴半成品输送至油炸工位,且其高度低于位于连接环(9)上六点方向的夹持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锅巴加工后道工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凸轮(12)沿其轴线的十二点和三点方向凸出。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锅巴加工后道工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8)包括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一端连接连接环(9),另一端连接顶盘(15),所述连接杆(14)外套有滑套(16),所述滑套(16)一端设有支撑圆盘(17),另一端设有接触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