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的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伺服电机的控制系统,尤其是指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0003]就目前而言,现有的伺服电机一般呈长方形设置,其一端设置有动力输出端,并且在电机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线槽,通过排线将其与外部的控制和驱动设备电连接。现有的伺服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有如下不足之处:1、排线复杂,需要专门进行布线,线路容易老化导致故障率居高不下;2、安装的时候占用空间较大,需要配套比较齐备的电器柜。
[0004]就目前而言,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可以采用控制及驱动嵌入式的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信号输入接口、光纤通讯模块、编码器接口电路、ARM处理器、电机驱动电路以及直流电源V,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时序控制电路、电机保护电路以及驱动工作电路,所述外部信号输入接口、光纤通讯模块均与所述ARM处理器双向连接,所述编码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ARM处理器的使能端相连,所述时序控制电路的使能端连接于所述ARM处理器的输出端,所述时序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电机保护电路的使能端,所述电机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驱动工作电路的使能端,所述驱动工作电路包括:接受U相控制信号高端信号UH和低端信号UL的第一隔离栅极驱动电路、第一自举升压电路、第一MOS管输出极;接受V相控制信号VH和VL的第二隔离栅极驱动电路、第二自举升压电路、第二MOS管输出极;以及接受W相控制信号WH和WL的第三隔离栅极驱动电路、第三自举升压电路、第三MOS管输出极;其中第一隔离栅极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1、电阻R1和电阻R2,第一自举升级电路包括二极管D2和电容C6组成,第一MOS管输出极由N沟道MOS管Q1和N沟道MOS管Q3组成,U相控制信号高端信号UH和低端信号UL经过驱动芯片U1内部隔离后,高端信号UH由驱动芯片U1输出到N沟道MOS管Q1,低端信号UL由驱动芯片U1输出到N沟道MOS管Q3,并且通过驱动芯片U1内部产生的时序控制电路实现以上电路的通断状态,当N沟道MOS管Q1截止,N沟道MOS管Q3导通时,直流电源V通过二极管D2给电容C6充电,此时电容C6上的电压接近直流电源V的电压,当N沟道MOS管Q1导通,N沟道MOS管Q3截止时,电容C6上的电压在N沟道MOS管Q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建立一个驱动电路,供驱动芯片U1驱动N沟道MOS管Q1使用,此时电容C6放电,当N沟道MOS管Q1/N沟道MOS管Q3工作时将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电容C6上将反复进行充/放电动作,由于C6充电快,放电慢,故在C6上将保持一个足够高的栅极驱动电压,驱动芯片U1和N沟道MOS管Q1能正常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一体化伺服电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栅极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2、电阻R3和电阻R11,第二自举升级电路包括二极管D3和电容C7组成,第二MOS管输出极由N沟道MOS管Q2和N沟道MOS管Q4组成,V相控制信号高端信号VH和低端信号VL经过驱动芯片U2内部隔离后,高端信号VH由驱动芯片U2输出到N沟道MOS管Q2,低端信号VL由驱动芯片U2输出到N沟道MOS管Q4,并且通过驱动芯片U2内部产生的时序控制电路实现以上电路的通断状态,当N沟道MOS管Q2截止,N沟道MOS管Q4导通时,直流电源V通过二极管D3给电容C7充电,此时电容C7上的电压接近直流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雄峰,吴俊,黄玉明,吴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宏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