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002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该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包括:并联逆变器以及三相电感;所述并联逆变器的直流侧连接待并网直流电源,交流侧通过所述三相电感并网;所述三相电感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并联逆变器的对应相;其中,所述三相电感的中心抽头连接电网,所述中心抽头将所述三相电感分为两部分,两部分电感串联用于逆变器之间的环流抑制,两部分电感并联用于并网电流滤波,由此能在不额外增加电感或变压器元件的基础上,抑制并网逆变器的共模漏电流的基本消除,降低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统的体积和重量。统的体积和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并网逆变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将光伏电池、风机、微型燃汽轮器、储能装备等分布式电源产生的电能有效的接入电网中,并网逆变器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0003]电压源型逆变器,尤其是传统的两电平逆变器,是并网逆变器最常用的拓扑结构。然而,受电力电子器件原理的影响,逆变器只能工作在离散的开关状态,利用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来实现并网电流控制,因此必然会发出高频的脉冲共模电压,受发电系统对地杂散电容的影响,其与电网之间存在零序杂散回路,高频的脉冲共模电压会在杂散回路中产生共模漏电流。该漏电流会造成逆变系统潜在的安全隐患,引起额外的电网电流畸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抑制。利用共模滤波器进行抑制或者利用变压器进行隔离,是常用的并网逆变器共模漏电流抑制方法,但这种技术会增大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另外,基于两个逆变器并联系统的零共模调制能理论上实现零共模电压,明显抑制系统共模漏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逆变器以及三相电感;所述并联逆变器的直流侧连接待并网直流电源,交流侧通过所述三相电感并网;所述三相电感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并联逆变器的对应相;其中,所述三相电感的中心抽头连接电网,所述中心抽头将所述三相电感分为两部分,两部分电感串联用于逆变器之间的环流抑制,两部分电感并联用于并网电流滤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逆变器包括:两个三相两电平电压源型逆变器,所述两个三相两电平电压源性逆变器在直流侧共用所述待并网直流电源的直流母线,在交流侧由所述三相电感连接对应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并联逆变器,用于驱动和控制所述并联逆变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三相电网电压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电网与所述三相电感的中心抽头之间,用于采集三相电网电压;三相并网电流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电网与所述三相电感的中心抽头之间,用于采集三相并网电流;开关驱动电路,连接并驱动所述并联逆变器;并网逆变器控制器,连接所述三相电网电压检测模块、所述三相并网电流检测模块以及所述开关驱动电路,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三相电网电压、所述三相并网电流控制所述开关驱动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驱动电路为12路开关驱动电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并网逆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逆变器的驱动脉冲由并联逆变器的零共模脉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颖涛董侃祁健赵雷廷陈波王俊刘东辉谢元浩刘伟志董光磊杨宁李岩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铁科纵横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