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炒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980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炒茶机,包括设备底架,所述设备底架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底脚,设备底架一侧设有炒制机械臂,设备底架另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炒锅固定架,炒锅固定架上共同设有茶叶炒锅固定圈,茶叶炒锅固定圈内设有茶叶炒锅,设备底架上还设有加热源,茶叶炒锅在加热源正上方,炒制机械臂顶端设有翻炒机构,翻炒机构包括轴向阵列分布的翻炒臂,翻炒臂上均设有翻炒板,翻炒板下端设有波浪翻炒纹,如图所示,翻炒板上还设有阵列分布的固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翻料均匀,提高了茶叶的炒制效率,同时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翻炒时速度均匀,降低了茶叶翻炒过程中因为翻炒不均匀造成的损失,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炒茶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炒茶机。

技术介绍

[0002]茶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茶按制作工序分为绿茶、白茶、红茶等六大类。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茶叶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瓣阔卵形;萼片阔卵形至圆形;
[0003]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板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

30度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1

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锅温比生锅略低。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锅温比二青锅更低,约130

150℃。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内,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这样反复操作,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与炒青绿茶先杀青后揉捻的制茶技术显然不同,既可以利用湿热条件下叶子较柔软,可塑性好的机会,促进粗老叶成条,又可以克服冷揉进断梗、碎片、露筋等弊病。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现有的人工炒茶工序作业效率低,并且作业人员容易烫伤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现提出一种自动炒茶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炒茶机,翻料均匀,提高了茶叶的炒制效率,同时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翻炒时速度均匀,降低了茶叶翻炒过程中因为翻炒不均匀造成的损失,提高了产品质量。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自动炒茶机,包括设备底架,所述设备底架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底脚,设备底架一侧设有炒制机械臂,设备底架另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炒锅固定架,炒锅固定架上共同设有茶叶炒锅固定圈,茶叶炒锅固定圈内设有茶叶炒锅,设备底架上还设有加热源,茶叶炒锅在加热源正上方,炒制机械臂顶端设有翻炒机构,翻炒机构包括轴向阵列分布的翻炒臂,翻炒臂上均设有翻炒板;
[0007]所述翻炒板下端设有波浪翻炒纹,如图所示,翻炒板上还设有阵列分布的固定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炒制机械臂上设有伸缩端,伸缩端上设有机械主臂一侧设有延长臂,机械主臂内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上设有连接链
条,延长臂内还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第二齿轮,连接链条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伺服电机转动,驱动转轴转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翻炒机构包括连接转轴的主轴,主轴下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气缸,气缸下端设有伸缩杆,翻炒臂固定在伸缩杆上,翻炒臂下端均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有卡槽,卡槽上设有贯穿卡槽的固定孔,卡槽内设有翻炒板固定块,翻炒板固定块上设有固定螺钉,翻炒板安装在翻炒板固定块上,翻炒板之间还设有软刷。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1、本专利技术翻料均匀,提高了茶叶的炒制效率,同时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翻炒时速度均匀;
[0012]2、本专利技术降低了茶叶翻炒过程中因为翻炒不均匀造成的损失,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自动炒茶机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自动炒茶机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自动炒茶机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自动炒茶机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专利技术翻炒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专利技术翻炒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一种自动炒茶机,包括设备底架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设备底架1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底脚11,设备底架1一侧设有炒制机械臂2,设备底架1另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炒锅固定架3,炒锅固定架3上共同设有茶叶炒锅固定圈31,茶叶炒锅固定圈31内设有茶叶炒锅4,设备底架1上还设有加热源7,茶叶炒锅4在加热源7正上方,炒制机械臂2顶端设有翻炒机构5,翻炒机构5包括轴向阵列分布的翻炒臂55,翻炒臂55上均设有翻炒板6;
[0023]翻炒板6下端设有波浪翻炒纹61,如图5所示,翻炒板6上还设有阵列分布的固定孔62。
[0024]炒制机械臂2上设有伸缩端2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伸缩端21上设有机械主臂22一侧设有延长臂24,机械主臂22内设有伺服电机23,伺服电机23的输出端设有第一齿轮231,第一齿轮231上设有连接链条232,延长臂24内还设有转轴25,转轴25上设有第二齿
轮251,连接链条232连接第一齿轮231与第二齿轮251,伺服电机23转动,驱动转轴25转动。
[0025]翻炒机构5包括连接转轴25的主轴51,如图1、图6所示,主轴51下端设有固定板52,固定板52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气缸53,气缸53下端设有伸缩杆54,翻炒臂55固定在伸缩杆54上,翻炒臂55下端均设有连接头56,连接头56上设有卡槽561,卡槽561上设有贯穿卡槽561的固定孔562,卡槽561内设有翻炒板固定块57,翻炒板固定块57上设有固定螺钉571,翻炒板6安装在翻炒板固定块57上,翻炒板6之间还设有软刷58。
[0026]使用时,加热源7给茶叶炒锅4加热,连接链条232连接第一齿轮231与第二齿轮251,伺服电机23转动,驱动转轴25转动,翻炒板6与软刷58给茶叶炒锅4内的茶叶翻炒,伸缩杆54控制高度。
[002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炒茶机,包括设备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底架(1)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底脚(11),设备底架(1)一侧设有炒制机械臂(2),设备底架(1)另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炒锅固定架(3),炒锅固定架(3)上共同设有茶叶炒锅固定圈(31),茶叶炒锅固定圈(31)内设有茶叶炒锅(4),设备底架(1)上还设有加热源(7),茶叶炒锅(4)在加热源(7)正上方,炒制机械臂(2)顶端设有翻炒机构(5),翻炒机构(5)包括轴向阵列分布的翻炒臂(55),翻炒臂(55)上均设有翻炒板(6);所述翻炒板(6)下端设有波浪翻炒纹(61),如图(5)所示,翻炒板(6)上还设有阵列分布的固定孔(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制机械臂(2)上设有伸缩端(21),伸缩端(21)上设有机械主臂(22)一侧设有延长臂(24),机械主臂(22)内设有伺服电机(23),伺服电机(23)的输出端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文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磐石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