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笼式飞行器旋翼保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943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飞行器技术领域的一种笼式飞行器旋翼保护罩;包括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分别远离第一固定环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固定环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护杆,多个防护杆分别远离第二固定环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固定环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片,限位片的底端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一限位螺纹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使用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安装在无人飞行器的旋翼上时,可在不影响飞行器飞行的同时为飞行器的旋翼提供防护,对旋翼提供防护,确保无人飞行器的飞行状态,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笼式飞行器旋翼保护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
,具体是一种笼式飞行器旋翼保护罩。

技术介绍

[0002]飞行器是在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空间(太空)飞行的器械。飞行器分为3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在大气层内飞行的称为航空器,如气球、飞艇、飞机等。它们靠空气的静浮力或空气相对运动产生的空气动力升空飞行。在太空飞行的称为航天器,如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探测器、航天飞机等。它们在运载火箭的推动下获得必要的速度进入太空,然后依靠惯性做与天体类似的轨道运动。
[0003]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也出现在生活中,这些无人驾驶飞行器在地貌探测、搜索救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有的技术中,多数小型无人飞行器均使用多旋翼配合使用带动飞行器飞行,而这些小型飞行器的旋翼多数无防护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在进行地貌探测或搜索救援时,若有杂物受旋翼影响被吸入旋翼中,则会导致旋翼工作状态被破坏,旋翼损坏等情况,而随着旋翼无法工作,会导致无人飞行器直接坠毁,造成财产损失,同时影响工作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笼式飞行器旋翼保护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笼式飞行器旋翼保护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笼式飞行器旋翼保护罩,包括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分别远离第一固定环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固定环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护杆,多个所述防护杆分别远离第二固定环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底端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一限位螺纹孔,所述第一限位螺纹孔的内壁啮合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第一固定环与第一限位螺纹孔位置相匹配的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二限位螺纹孔,多个所述支撑杆与第二限位螺纹孔位置相匹配的侧壁开设有第三限位螺纹孔,所述限位螺栓贯穿过第一限位螺纹孔的一端与第二限位螺纹孔贯穿啮合连接,所述限位螺栓贯穿过第二限位螺纹孔的一端与第三限位螺纹孔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远离限位片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转动结构。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第二固定环的一端侧壁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螺纹孔,多个所述第一固定螺纹孔的内壁均贯穿啮合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多个所述第一固定螺栓贯穿过第一固定螺纹孔的一端均与位置相匹配的第二固定环啮合连接,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一固定螺纹孔配合使用,将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环进行连接限位。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第二固定环一侧相互远离两端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块相互靠近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通过第三连接块和连接孔配合使用,为转轴提供安装和工作空间。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连接孔相互靠近两端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第二固定环一侧的底端设有第二固定块,通过转轴转动带动杆连接杆转动,进而通过连接杆实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转动效果。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侧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二固定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螺纹孔的内壁啮合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贯穿过第二固定螺纹孔的一端与位置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块啮合连接,通过第二固定螺纹孔和第二固定螺栓将连接杆和第二固定块进行连接限位。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环位置相匹配,所述第二固定块远离第一固定环一侧的侧壁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三固定螺纹孔,多个所述第三固定螺纹孔的内壁均贯穿啮合连接有第三固定螺栓,多个所述第三固定螺栓贯穿过第三固定螺纹孔的一端均与位置相匹配的第一固定环啮合连接,通过第三固定螺纹孔和第三固定螺栓配合使用,将第二固定块和第一固定环进行连接限位。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顶部贯穿开设有安装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块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贯穿口,通过安装螺纹孔方便将本装置与飞行器进行安装,同时方便拆卸。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多个所述防护杆的内部均开设有中空孔,通过中空孔减轻本装置的整体重量,确保飞行器的飞行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连接块配合安装螺纹孔可将第一固定环与旋翼进行活动连接,通过多个支撑杆配合使用,确保第一固定环使用牢固性,通过转动结构将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进行活动连接限位,同时通过转轴配合连接孔带动连接杆转动,可带动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转动效果,方便安装旋翼和对旋翼进行检修;通过限位片配合第一限位螺纹孔、限位螺栓、第二限位螺纹孔和第三限位螺纹孔,可对第二固定环和第一固定环的连接进行限位,确保防护效果;通过多个防护杆对旋翼进行防护,确保在旋翼工作时,杂物不会轻易进入旋翼中,破坏旋翼的工作效果,同时确保无人飞行器的工作状态;通过中空孔减轻防护杆的重量,使本装置在不影响无人飞行器飞行的情况下为旋翼提供防护。本装置使用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安装在无人飞行器的旋翼上时,可在不影响飞行器飞行的同时为飞行器的旋翼提供防护,对旋翼提供防护,确保无人飞行器的飞行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固定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转动结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护杆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第一固定环;2、第二固定环;3、支撑杆;4、第一连接块;5、防护杆;6、第二连接块;7、贯穿口;8、限位片;9、第一限位螺纹孔;10、限位螺栓;11、转动结构;111、第一固定块;112、第一固定螺纹孔;113、第一固定螺栓;114、第三连接块;115、连接孔;116、转轴;117、第二固定块;118、连接杆;119、第二固定螺纹孔;120、第二固定螺栓;121、第三固定螺纹孔;122、第三固定螺栓;12、第二限位螺纹孔;13、第三限位螺纹孔;14、安装螺纹孔;15、中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笼式飞行器旋翼保护罩,包括第一固定环1,第一固定环1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笼式飞行器旋翼保护罩,包括第一固定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1)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3),多个所述支撑杆(3)分别远离第一固定环(1)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4),所述第一固定环(1)的顶部设有第二固定环(2),所述第二固定环(2)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护杆(5),多个所述防护杆(5)分别远离第二固定环(2)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6),所述第二固定环(2)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片(8),所述限位片(8)的底端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一限位螺纹孔(9),所述第一限位螺纹孔(9)的内壁啮合连接有限位螺栓(10),所述第一固定环(1)与第一限位螺纹孔(9)位置相匹配的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二限位螺纹孔(12),多个所述支撑杆(3)与第二限位螺纹孔(12)位置相匹配的侧壁开设有第三限位螺纹孔(13),所述限位螺栓(10)贯穿过第一限位螺纹孔(9)的一端与第二限位螺纹孔(12)贯穿啮合连接,所述限位螺栓(10)贯穿过第二限位螺纹孔(12)的一端与第三限位螺纹孔(13)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1)和第二固定环(2)远离限位片(8)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转动结构(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式飞行器旋翼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11)包括第一固定块(111),所述第一固定块(111)远离第二固定环(2)的一端侧壁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螺纹孔(112),多个所述第一固定螺纹孔(112)的内壁均贯穿啮合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113),多个所述第一固定螺栓(113)贯穿过第一固定螺纹孔(112)的一端均与位置相匹配的第二固定环(2)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笼式飞行器旋翼保护罩,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照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悟空飞行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